近日,中微半导体(深圳)株式会社(下称“中微半导”)科创板IPO回答了第一轮问询。这家和已上岸科创板的中微公司(688012.SH,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株式会社)名字颇为相似,引发了市场关注。
均身处半导体家当链,名字都有“中微半导体”字样,二者的主营业务和行业地位有着若何的异同?中微半导这次闯关科创板,有何值得关注之处?
主营集成电路(IC)设计的中微半导提交了科创板申请上市材料,并于6月25日获上交所受理。9月24日,其回答了第一轮问询,IPO进程向前推进。

本次中微半导科创板IPO拟召募资金7.29亿元,投向大家电和工业掌握MCU(微掌握器,又称作单片机)芯片研发及家当化项目、物联网SoC及仿照芯片研发及家当化项目、车规级芯片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均是当下芯片领域的热门运用处景,在“缺芯潮”的背景下,中微半导的IPO进程备受关注。
随着回答函的表露,更多的信息也呈现给了市场。21世纪经济宣布把稳到,首轮问询中,监管尤其关注公司的业务收入、核心技能及关联方客户等问题,对其是否具备进行技能研发、市场开拓、产品发卖的能力等发出问询。
9月28日,中微半导董秘办人士接管了21世纪经济宣布采访,解答了公司本次科创板IPO和业务布局的更多细节。
进军大家电和车规级芯片
谈到中微半导,乍一看或会误以为和刻蚀龙头中微公司有所关联,后者于2019年上岸科创板,目前总市值近1000亿元,是国产半导体设备的龙头。
虽然名称相差无几,且同属于半导体家当链,但二者确实完备没有关联关系。
公开信息显示,中微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书籍钱为5.3亿公民币,公司紧张为集成电路、LED外延片、功率器件、MEMS等半导体产品的制造企业供应刻蚀设备、MOCVD设备及其他设备,是一家微不雅观加工高端设备公司。
中微半导成立的年头更长,2001年由6名股东出资100万元设立,注书籍钱3.37亿公民币,实缴成本2.7亿公民币。最初名为深圳市中微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中微有限”;2019年更名为中微半导体(深圳)株式会社。
与中微公司不同的是,中微半导是集成电路(IC)设计企业,主营业务为数模稠浊旗子暗记芯片、仿照芯片的研发、设计与发卖。紧张产品包括家电掌握芯片、消费电子芯片、电机与电池芯片、传感器旗子暗记处理芯片及功率器件等,紧张运用于家用电器、消费电子、电机电池、医疗康健、工业掌握、汽车电子和物联网等领域。
二者体量也相差甚远。2018-2020年,中微半导分别实现营收1.75亿元、2.45亿元、3.78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236.50万元、2499.14万元、9369.00万元。而中微公司在2020年营收规模已经达到20亿元以上。
从产品构成来看,家电掌握芯片是中微半导的紧张营收来源,已连续3年占到总营收的一半以上;消费电子芯片营收占比逐年提高,由2018年14.80%升至2020年的33.80%;别的产品为电机与电池芯片、传感器旗子暗记处理芯片,占比较少,合计不超过10%。
中微半导目前家电掌握芯片产品紧张运用在热水器、电磁炉、微波炉等小家电,消费电子芯片则运用于电动牙刷、电子烟和无线充电器等电子产品。
结合这次募投项目,不丢脸出,其意在拓宽芯片运用处景,比如进入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领域;智能水表、烟雾传感器、无线传输等运用处景的物联网芯片以及适用于电机掌握、电池管理、车身和娱乐掌握系统等一系列的车规级芯片。
中微半导也表示,公司部分产品已经进入大家电、工业掌握和汽车领域,被美的、格力、九阳、苏泊尔、小米、ATL(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TTI(创科集团)、Nidec(日本电产)等国内外品牌客户采取。
须要指出的是,中微半导将要进入的大家电、工业掌握、物联网、汽车电子领域竞争激烈,且存在寡头垄断的情形。据其表露,目前白色家电MCU市场仍旧由外洋半导体龙头公司主导;物联网Wi-Fi MCU通信芯片行业竞争较为充分;欧美日厂商处于车规级MCU市场的第一梯队,国产渗透率极低。
为何要在这三个领域抢占一席之地?中微半导看中的是芯片国产化的广阔空间。
“以前这些领域国产芯片很难进入。在全体电子掌握器中,主控芯片是核心的核心,但它的价格并不高,在能够购买国外芯片的情形下,即便轻微贵点,很多人都乐意买。但现在企业家都有了很强的国产替代意识,以是这里市场空间很大,中微也要进入大家电、工控、汽车这些领域。”前述中微半导干系人士称。
至于布局三大领域的进程,该人士先容,“大家电领域在各方面已经进入了。至于汽车领域,实在没有3-5年的拓展是不可能的。中微公司有北京团队,有具有瑞萨电子事情背景的员工,实在已经拥有多年车规级量产履历的团队,这块我们正在加速。”
拷问硬科技含量
要想闯关科创板,避不开监管和市场对公司科创属性的关注。
中微半导在招股书中表示,致力于成为以MCU为核心的平台型芯片设计企业,其在MCU方面积累了大量成熟的数字和仿照IP,核心技能包括高可靠性MCU技能、高性能触摸技能、高精度仿照技能、电机驱动芯片技能及底层算法、低功耗技能等。
21世纪经济宣布从家当链理解到,自2020年起环球陷入了芯片缺货危急,MCU作为最紧缺的芯片之一,从2020下半年开始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涨价,这也更激活了国产MCU市场。在此时点,中微半导作为以MCU为核心的企业,并决定加大MCU领域的投资,无疑具有可期的发展前景。
但是,进一步研究中微半导MCU产品创造,其收入构成以8位MCU为主,在2020年创造了3.26亿元的营收,占总营收的86.24%;而32位MCU创造3104.07万元的营收,占比不到10%。
从市场格局来看,对付中国企业而言,目前霸占的主流市场还勾留在8位MCU,运用领域多集中在低端电子产品。但越来越多的厂商均在扩大32位市场。随着物联网终端需求推进,物联网时期任务的繁芜化对打算能力的哀求将使MCU往16或32位设计。
这是否意味着中微半导的MCU产品仍相对低端?
中微半导干系人士阐明称,公司布局8位MCU多年,发展已很成熟,32位MCU布局较晚,以是营收占比较低,但32位MCU收入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是一定的一个趋势,32位的MCU资源更大,速率更快。中微目前虽然因此8位为主,但32位已经量产很多。”
上交所也对中微半导的干系技能储备提出疑问:以中微半导目前的发展状况,进入大家电、工业掌握、物联网、汽车电子领域是否可行?是否具备进行技能研发、市场开拓、产品发卖的能力?
这也是市场长期关注的问题。与同行比较,中微半导在技能研发上的投入并不高,研发用度率、研发职员人均薪酬和研发职员数量占比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数据显示,2018-2020年,中微半导研发用度金额分别为2498.52万元、2898.28万元和3303.42万元,研发用度率分别为14.26%、11.84%和8.75%,与行业均值的17.57%、16.94%、16.23%相差较大。
对此,前述中微半导干系人士阐明称,不能只看研发比例,也看绝对值的增长。“由于全体发卖收入增加了很多,以是研发比例有所减少,但绝对数的增加表明公司在研发上是加大投入的。”
最大客户也是供应商
中微半导与其大客户的关系也在问询函中被反复提及。
中微半导2020年第一大客户是重庆中科芯亿达电子有限公司(下称“芯亿达”),公司持有芯亿达49.00%的股权。不仅如此,二者还存在151家重叠客户,19家重叠供应商。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佛山市顺德区拓芯微电器有限公司(下称“拓芯微”)上。拓芯微是中微半导2019年第一大客户、2018年第二大客户,同时二者存在81家重叠客户。
对付高度重合的客户及供应商关系,中微半导阐明称,公司与芯亿达向下贱发卖的产品存在差异,与前者存在相同的直销客户和经销商“符合行业老例”,存在重叠供应商则是由于晶圆制造、芯片加工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由于拓芯微代理发卖芯亿达及中微半导的部分产品,存不才游客户重叠的环境,但发卖的产品并不相同。
但令人感到费解的是,芯亿达同时又是中微半导和拓芯微的供应商。
对此,中微半导在回答函中阐明称:“公司采购芯亿达芯片紧张用于与自研MCU芯片套片对外出售,拓芯微作为经销商采购芯亿达芯片后直接对外出售,二者采购芯亿达芯片后用场不同。”
21世纪经济宣布也就此事讯问中微半导,对方表示“任何一个智能掌握器上面须要的芯片是多种类的,相互之间有互补的地方,厂商也会相互之间采购。”据其表述,中微半导会向芯亿达购进产品,并与自产芯片组装成性能更稳定的产品。
不过,为了减少关联交易,中微半导已于2020年终止与拓芯微的互助。当被问及终止合为难刁难后续古迹影响时,中微半导干系人士在电话中表示“它只是一个经销商而已,对公司的终端客户没有任何影响。”
与此同时,中微半导所持有的芯亿达49%的股份也将以9916.99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电能股份(600877.SH),电能股份将以发行股份办法支付。关于本股权转让对业务互助的影响,中微半导表示“短期间内不存在对双方交易的重大变更安排”。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