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集成电路“芯”引擎
为集成电路技能领域专家
供应在大连互换和发展的平台

探索“家当+人才+成本”最优解
10月26日,由大连金普新区管委会、大连市半导体行业协会主理的“国家高层次集成电路专家小组大连行”活动在金普新区举办。会上,金普新区管委会与国家高层次集成电路专家小组、大连双D高科家当发展有限公司签署计策互助协议,三方将共建“国家高层次集成电路专家大连事情站”。
事情站成立后将为大连带来这些利好事情站建成后,将为集成电路技能领域的国家高层次专家供应在大连互换和发展的平台,同时利用此平台为大连引进更多的人才、技能、项目和资金等方面的资源。
个中包含:共建重点实验室、专业人才培养、核心技能互换、产学研成果转化、重大项目联合报告、高端论坛、家当方案、平台培植、知识产权、投资孵化、行业资源引入等。
三方对接力匆匆项目落地
活动以“金普‘芯’”未来”为主题,集成电路技能领域专家在会议中做了《集成电路未来的发展趋势》等主题演讲。
同时,金普新区管委会组织该区商务局集成电路招商小组等部门与金普新区部分集成电路企业参加集成电路专家小组项目、技能对接互换会,招商部门、集成电路企业与多名专家带来的十几个项目逐一对接、建立联系,力争项目在金普新区落户。
引入新的芯片制造生产线 建立“四链”协同新模式
近年来,金普新区坚持把集成电路家看成为重点家当优先发展、重点造就,已初步形成以芯片制造、专用材料、特种专用设备、封装等相对完全的家当链,拥有罗姆电子、达利凯普、科利德光电子材料、恒坤新材料、三垦电气、华邦化学、泰一半导体等集成电路企业近30家,业务涵盖集成电路制造及干系设备和材料等领域,并拥有东北三省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
近年来,金普新区集成电路家当增速超过40%,2020年该区13家集成电路规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315亿元。
下一步
金普新区将借助这次专家小组大连行活动的影响力,坚持“盘活存量、引进增量、龙头带动、集群发展”计策,力争再引入一条新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生产线,使金普新区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更开放、更多元。
同时,将建立适宜新区集成电路发展的家当链键材料、供应链、代价链、创新链,建立“四链”协同新模式和新机制。大力推进供应链的本土化,提高家当链安全水平,形成门类完好、产能精良、全链安全的集成电路家当链格局。
本条微信由“大连发布”编辑制作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大连发布(微旗子暗记:dl-fabu)
资料:金普新区管委会
笔墨:左莹
图片由受访单位供应
美编:张欣
编辑:初昱含
校正:鞠传强 孟颖
主编:单淼
监制: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