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Intel开始,它的各种后缀可以叠加利用,个中K是可超频的意思,但还须要搭配Z型主板芯片,比如Z590、Z690才能超频。F则是不含核显的意思,没错,酷睿默认都内置显示单元,个中比较低真个是“核芯显卡”,更强一点的叫“锐炬显卡”,因此除了带F的型号,它们不搭配显卡也可以利用。
其余是比较小众的产品,比如新推出的i9-12900KS中的S为特殊版的意思,它默认最高频率比i9-12900K更高。其余在一些品牌机里可以看到后缀为T的型号,指的是低功耗产品,看看上图的相应型号,会看到TDP降到了35W,不只省电,发热量还低,可以利用更静音、更小的风扇乃至不用风扇的散热器,适宜安静型或小型电脑。
再说AMD,X后缀指的是加强版,比如锐龙5 5600X就比锐龙5 5600更强一些。在这个根本上还发展出了两个后缀,再加T是进一步增强版,比如锐龙7 3800XT就比锐龙7 3800X还强。而3D则特指利用了3D V-Cache技能的型号,比如锐龙7 5800X3D便是在5800X的根本上增加了64MB 3D V-Cache作为三级缓存,这可以大幅增加游戏性能。

然后是AMD和Intel恰好相反的配置,那便是只有带G的锐龙处理器才有内置显卡,当然这个显卡的性能比同时期的Intel核芯乃至台式机锐炬显卡都强(但比有些条记本酷睿的锐炬差一些)。但是这些带G的锐龙处理器没有外部PCIe 4.0通道,只有PCIe 3.0,选显卡和SSD的时候别摧残浪费蹂躏了,其余最好配双通道内存,这样内置的显卡利用才能充分发挥。
在条记本电脑、做事器的CPU,以及现在很少见的早期CPU中还有不少奇奇怪怪的编号,比如Y表示更低功耗,Q表示四核、带有AMD显示核心的Intel酷睿G、第5代酷睿的C后缀等等,它们在Intel和AMD的近几代CPU中都消逝了,对新手“升级”的意义不大,这里就不啰嗦了。想要理解这些历史,变成更强的DIY达人,可以参考我们以前的推送和杂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