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未来的手机都采取Type-C接口的时候,必定会有大量的Type-C移动电源涌现,而奥睿科就看到了这个市场,提前做了一款这样的移动电源:奥睿科移动电源Type-C版,这款1万毫安时的移动电源内置双向传输的Type-C接口,支持2.4A大电流传输。
基本特点先容:
充电快速,大电流输出;
内置Type-C接口,输出输入双向,5V/2.4A;
Type-A(输出)和Micro USB(输入)同为 5V/2.4A;
内置自动识别芯片,可自动匹配最佳电压电流(不支持快充);
安全:采取多项保护设计;
容量:10000毫安时。
颜值
ORICO Type-C版移动电源的外不雅观材质采取铝镁合金,表面进行磨砂工艺,结合圆弧过度的造型,手感还不错,这款移动电源虽然为10000毫安时,但看去要比很多10000毫安时的移动电源要大,缘故原由便是由于其做得更薄,以是面积增大。
现在很多移动电源都采取这种设计,外壳四边采取圆弧过度,握在手上确实不会造成刮手,同时,听说这样的构造设计能最大化缩减体积。这款移动电源跟5.5寸手机面积差不多,但轻微厚一点,详细尺寸为:1517614mm,重量:264g。
所有接口都位于顶部,从左到右分别是:开关键、电量指示灯、MicroUSB接口、 Type-C接口和USB接口。
底部是一些参数信息,不得不说,这是笔者见过这么多1万毫安时的移动电源里,设打算比较薄的一款,但面积更大,跟手机拼在一起充电时,彷佛不是很折衷。
测试
给充效果,Micro USB端输入:利用小米快充给移动电源充电,官方先容该移动电源最大支持2.4A电流输入,实测中输入电流为:1.461A,电压:5.06V,实际输入电流偏小,但还算正惯例模,此时电池靠近满电状态,由于该移动电源内置识别芯片,为保护电池,以是在靠近满电状态时电流输入会掌握到一定的衰减。
Type-C端给充效果:电流:A,电压:4.97V,效果比Micro USB端充电好一点点。个中,给移动电源充满电大概用了5小时。
输出端,空载时:电压为:5.22V,电压的输出还算强劲。
1A假载下:电压:5.16V, 电流:0.728A,功率:3.756W,虽然电流偏小,但电压的提升使功率输出达到正惯例模水平。
2A假载下:电压:5.11V, 电流:1.56A,功率:7.971W,表现跟1A假载差不多,高电压,电流偏小,功率输出正常。
实际充电效果:将移动电源给利用内置Type-C接口的金立M5 Plus充电,电压输出一贯坚持在:5.10V旁边,电流方面一开始达到2A的输出,但当手机靠近满电时,电流输出会一定的减少,比如靠近98%电流时,某一时候的电流输出为:0.418A,这很大缘故原由是充电的特性所致,满电时两端电压靠近相等,电流的交互逐渐减少,其余也可能是由于自动识别芯片的存在,快满电时缓慢充电,减少电流输出以保护电池。
体验总结
通过轻微的测试,可以看出这款移动电源的自动识别能力还是不错的,在1A、2A的假载下都能自动匹配到得当的功率输出,Type-C接口的表现还算不错,功率输入会比Micro USB高一点点,但由于没有双向Type-C接口的数据线(及转接口),以是未能测出Type-C端口的输出能力如何。
显然,现阶段的Type-C移动电源的接口仅作为附属功能利用,并未能完备代替Micro USB接口和Type-A接口,然而,如果你利用的是Type-C端口的手机的话,带着这款移动电源出门,那就不用再多带一条Micro USB线给移动电源充电,这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实用性的。由于这种Type-C端口支持双向传输,以是未来的移动电源也必定仅有一个Type-C接口。
虽说这是一款“未来”的产品,然而如果抛开“Type-C版”的身份来看,这实在也是一款比较接地气的移动电源,踏实的做工,内置自动识别芯片,支持最大2.4A大电流传输,138元的售价也还算合理。小小的遗憾是,这款移动电源并不支持快充,同时个人觉得这个一万毫安时的移动电源,体积显得轻微大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