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 » 新势力的自研芯片不无邪但很荒诞_芯片_英伟

新势力的自研芯片不无邪但很荒诞_芯片_英伟

落叶飘零 2025-01-19 19:21:4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无论是新势力,还是Tier1,都在把”芯片”作为紧张成本杠杆。

节省本钱?听起来很魔幻;对外发卖?更是离谱;未来剥离变卖?在市场饱和下谁来接盘。

新势力的自研芯片不无邪但很荒诞_芯片_英伟 新势力的自研芯片不无邪但很荒诞_芯片_英伟 智能

无论多少年,无论是汽车还是芯片,终极一定会回归基本家当逻辑。

新势力的自研芯片不无邪但很荒诞_芯片_英伟 新势力的自研芯片不无邪但很荒诞_芯片_英伟 智能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作者| 宇多田

封面| 电影《大佛普拉斯》

本月,在蔚来小鹏的铺天盖地的流片里,有几个关键词格外扎眼:

“上了自研芯片,每辆车BOM本钱减少几百块”;

“蔚来李斌坦言,购买英伟达芯片耗费了公司不少钱,为此转向自研芯片,‘一颗芯片可以顶四颗,以是能降落本钱’”。

更让人起疑的辞吐还有:

“自研大算力芯片不仅可上车,还能用于数据中央”“未来3年,芯片不是不可以打包外销”…

嗯,再加上Momenta,多少家新势力造芯花的钱,基本可以再造一个“地平线”了。

然而,真正的高算力智驾芯片市场现状是:

即便是险些垄断高阶市场的Orin,千片级别的采购价格已降至3000公民币(去税),原厂交付周期更是缩短至4周。

何来贵到自己造芯片之说?怪该怪自己用了四颗。

此外,在英伟达2025年第一财季(2月~4月):以Orin为主力军的汽车板块收入24亿公民币,在智驾家当环境如此不好的情形下同频年夜涨11%。

很大程度上,这个数据由空想和小米拉高。

前者虽然嘴上说造芯,但更现实的操作是决定将全系车型全部换为Orin;后者则有机会大量花费Orin。

另一边,Orin订单变多,也总体基本符合“智驾走向高阶”的漫长技能趋势。

但是,这仅仅是技能趋势。

事实上,这种高阶智驾盛况,大概率最高就坚持在Orin这条水平线上了。

缘故原由便是:

目前,比亚迪已经把全部中国汽车竞对踩在脚底。
在主机厂没钱的条件下,转向“中低阶”的阶段性市场趋势不可逆。

复苏一点吧!
一辆15万的车,真的是一个普通家庭的不小开销。

除了新势力,高阶销量,正因汽车家当现状而愈加扑朔迷离。
这便导致Orin的中国唯一授权商德赛西威,迟迟没签Thor的互助协议。

反而是遐想先抢下了这个机会。

可以说,综合汽车家昔时夜环境,Orin所代表的智驾芯片,已经是“既能上Transformer给车道线识别带来‘质的提升’,又不会在芯片上投入巨额本钱”的顶配算力指标了。

就像激光雷达一样,根本没有足够的市场容得下第三家大算力芯片。

两个逻辑,两个极度

过于明显。

蔚来和小鹏,在财报季大量开释“自研智驾流片”信息,要么是缺钱了,要么便是有股东想减持。

没错,蔚小理的“造芯”只有一个浸染:运营市值。

2023年12月,蔚来通过定增,由中东的CYVN认购了代价22亿美元的新股,丰裕了靠近干涸的现金流。

随后来到2024年4月,蔚来推出“自研1000T大算力芯片”,打出宣扬语“一颗顶四颗”。

然而,就在接下来的5月,腾讯第二次被表露大幅减持蔚来股票:4年韶光,从16.3%减至4.9%。

另一边,蔚来最大的机构支持者之一Baillie Gifford,也在Q1减少了持有股份的83%。

值得把稳的是,包括Baillie Gifford在内,不少美元机构的持股周期也大约在5~7年。

而小鹏,也遭遇了阿里从2023年底~2024年3月的两次减持,占股从12.5%降至5%旁边。

转眼,便到了当下的新节点。

一位资深家当人士指出,新势力“造芯”和“造机器人”,既是特斯拉的逻辑,但实质更像是一种“恒大造车”的逻辑:

创造和利用一个又一个的成本杠杆,换取韶光和空间,从而再去实现打破。

“市值无论高低,与现金流没有直接关系。

但一方面,可以通过掩护市值来吸引新股东认购新股,‘定增’搞到钱后再连续坚持企业运营;

另一边,先拉高股价再做减持,让老股东套现离场。

而芯片,作为所谓‘研发技能’实力自证的关键一环,对付‘拔高期待值’极为关键。

其余,也有汽车家当人士提出一个很故意思的不雅观点:

英伟达在终端营销的胜利,为新势力做了一定的品牌加持,已经完备营造出一种“上了英伟达芯片的车才最牛逼”的市场错觉。

而且更遗憾的是,这种巨大的“畸形错觉”在短期内不可能改变。

因此,如果“自研芯片”真的有机会比英伟达的体验更好,那么到时候“比英伟达更牛逼”的营销逆风翻盘、提振销量,并非毫无可能。

但消费者给予的机会空间不大。

一旦弗成,“三傻”都会被反噬。

来自Seeking Alpha:蔚来的盈利能力评级

好了,如果是从实实在在的家当逻辑看呢?

没错,自研芯片便是一种“摧残浪费蹂躏巨量资源”的企业迷之行为,险些毫无浸染。

首先,蔚来“神玑”的5nm制程,一次流片纯扔进去的钱就要大约5000万美元。

不用算什么人力、IP和EDA工具等等一全体系统本钱,仅仅把“流片用度”摊到蔚来多少年累积卖出的“50万辆车”上,答案便是:

每辆车大几百元。

还是为了一个消费者买车不做充分参考条件的“智驾”能力。

“以7nm的Orin为例,有很多模块本来便是从其他产品上抠抠裁裁出来的,这枚芯片实在英伟达自己也没太存心,复用率很高。

3亿美元的本钱也早被‘人傻钱多’的中国主机厂给摊平。

而新势力的自研芯片,是所有用钱的环节,全都用一枚所谓字面意义好看的大算力芯片来摊。

怎么可能一枚芯片省几百,这是你卖出几百万辆车之后的价格吧。

消费者该当很愉快,由于蔚来的车是‘天价’。

其余,一位家当人士透露,某家独角兽的芯片团队,失落效检测工程师就超过100人。

“这么多人只干一件事,便是测芯片是否会失落效。

而一家车厂,都没卖几块芯片和几辆车,但却要持续养一个弘大的失落效团队?

当然,也有人指出,可以把“自研车载大算力芯片”用在新势力自建的数据中央里。

这种说法已经被多个技能专家总结为一个词:

荒谬。

“除了紧张的打算单元,车规外设配置、接口布局、温度和失落效哀求,都不一样。

其余,数据中央用到的封测方法更高等,而车规级总体还不能企及。

他们还指出,数据中央更看重浮点打算,这一点只有英伟达能做到。

“这本便是两个完备不同的生态。
大多数据中央哀求兼容Cuda,就连华为这么强大的芯片实力,也只能勉强做到80%。

来自Seeking Alpha:小鹏的盈利能力评级

更有趣的是,从各家组织架构看,新势力已流露出“把芯片、软件与其他赞助硬件一起打包,方便未来剥离出来”的动机。

没错,卖智驾芯片方案,抢Tier1的买卖;剥离机器人,成立独立的具身企业再连续融资。

一位家当人士指出,前者的历史样本并非没有,譬如“比亚迪半导体”。

这家主机厂主导的半导体公司,已经把中国的功率模块装机量市占率做到了30%。

但问题是,这种企业存在的意义,在于“保供”和“内销”。
就像小鹏可以使劲儿向大众互助的车推销芯片,但不太可能让上汽买账一样。

即便比亚迪做到了外销,但也多是小主机厂,大多用在“非主驱”上。

“任何一家主机厂,都不可能把电子电器架构这种核心机密,透露给另一家主机厂运营的芯片企业。
” 他强调。

外销的可能性,险些为零。

而具身智能?算了吧,“真具身”在三年内实现的可能性,比L4都低。

特斯拉贻害不浅。

写在末了

既然都说可以降本,新势力们大概都有“孙悟空吹毛成芯”的本事,并不在意芯片到底花多少钱。

就像我们不看好Thor的未来一样。

而英伟达并不Care,乃至可以说无所谓,是由于有数据中央和游戏的高利润抹平和兜底,乃至还能用智驾给数据中央引流——

使劲儿用“智驾”托举大模型和数据量,再把数据中央的芯片价格,拱得更高。

那新势力不赔钱的资产有啥呢?

以是,只管做,让李斌和何小鹏想办法用芯片融钱就好了。

END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