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传统芯片企业聚焦技能迭代,与天下领先的半导体公司正面比拼,或追赶或抵抗,坚守自家技能产品市占率;后有新型芯片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呈现,瞄准细分市场做技能打破,向国际水平看起,立志有朝一日能够补充海内半导体之中的小块空缺。
在业内立足多年的海内芯片大企业,凭借稳定的产品市占率和经由长期验证的管理运营模式,要么已经上市,要么已形成品牌效应,撤除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市场化的道路无需有太多担忧。
然而,出身于浪潮之下的芯片初创公司们,看似打得火热,又有哪些真正被成本看好并得到有更多的市场机会呢?不仅如此,到目前为止海内拥有专利的芯片公司数量已经超过 2 万,要从这样激烈的比赛中脱颖而出,中国芯片初创企业的机会在哪里?
上周四,雷锋网受邀参加 ELEXCON 2021 深圳国际电子展暨嵌入式系统展创“芯”蓝海评奖成功秀暨半导体投资沙龙,听几位投资界大咖环绕“芯片蓝海”这一话题展开激烈谈论,从成长周期、地域、赛道等方面逐一阐发,得到一份可供参考的答案。
芯片浪潮顶点尚未到来,创企仍有 3 年甜蜜期
自科创板开市以来,半导体公司含量尤其高。
两年前,科创板首发 25 家公司中,半导体公司以 24% 的比例位居第一;两年后,已有超过 90 家半半导体企业与科创板交过手,总市值破 10000 亿。
猖獗的市场不乏泡沫的存在,虽然对付投资机构而言,泡沫期即尴尬期,但对初创企业而言,泡沫则是甜蜜。泡沫期越长,初创芯片公司的甜蜜期就越久。而在成本看来,泡沫并非是好坏的代名词,而是家当向前发展的必经之路,只管半导体市场看上去已经足够大, 但半导体市场的泡沫还未触及天花板。
某一线人民币基金信息科技方向投资人认为,有泡沫是好事,有了泡沫大家才有加入市场创业的动力。“创业是很辛劳的事,什么样的目标能够让创业者持续不断地努力?看到大泡泡也可以是一个目标。有泡沫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利用泡沫。”
旦恩成本合资人刘旭也表示,行业要发展,必须经历泡沫期。“对付创业而言,浪潮退去时,必须要形本钱身的核心竞争力;对付投资人而言,相称于一颗芯片从设计、定义,再到 TapeOut、试产、量产的韶光,相称于 2 年之后,要瞥见企业形本钱身的正向经济流。”
另一位投资人则用煲汤泡沫类比市场泡沫:“一锅净水永久不会产生泡沫。反倒是有肉、有骨头、有料的汤才会产品泡沫,正是有人不断往锅里加料,汤浓度和营养才会越来越高。对付投资人来说,只管即便找大骨头投资就好。”
投资人们同等认为,市场泡沫是芯片初创企业挤进赛道的一种表现,同时也为想要在芯片领域创业的团队供应一些机会。
不过半导体家当历来都是“第一名吃肉,第二名喝汤”,浪潮之后,海内的半导体终将走向小公司被大公司吞并的结局。如果一家初创公司想要进入芯片赛道,当下可能是最好的机遇,但留给初创企业的韶光可能不多了。
刘旭认为半导体公司并购将在 24 个月之后大规模发生,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常军锋则认为,目前的泡沫远远不足,估量并购将在 3 到 5 年之后。
“全体半导体家当还在向中国转移,按照海内目前的发展水平,我们最多是小学水平,泡沫还远远不足。”常军锋将中国半导体的发展划分为 2000 年前的操持经济时期和 2000 年后的星星之火时期。
他表示:“原来估量 2010 年可以实现燎原,结果及时雨到 2017 年才到来。不过晚到的及时雨能够和已经成熟的消费电子市场相结合,给高端芯片的进军供应了机会。”
也便是说,想要进军芯片领域的初创公司,近 3 到 5 年仍旧是入局的好机遇,至少在成本市场能够给予其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那么,什么样的初创公司机会更大呢?
蓝海赛道有三大关键,汽车电子并非绝佳机会
纵不雅观环球的半导体行业,英特尔和 AMD 险些霸占所有 PC 端 CPU 市场,海内龙芯、飞腾等国产 CPU 公司追赶多年,只管取得一定成绩,但暂时依然无法同英特尔、AMD 匹敌。存储芯片日韩企业竞争力强,长江存储也是依赖多年技能积累,通过自主研发和国际互助相结合的办法才成功设计出中国首款 3D NAND 闪存,与三星、SK 海力士的技能水平达到统一层级。
对付初创芯片企业而言,高端芯片市场大,相应地技能门槛更高,且险些已经没有分食的机会。新的机会究竟在哪儿?
宏不雅观层面,可以从中国半导体行业大背景中探求,微不雅观层面,可以从技能细分领域本身探求。
参与这次半导体投资沙龙的个中一位投资人认为,中国半导体有三大机会——中美贸易摩擦勾引下的国产替代机会;全体半导体行业从欧美向日韩、向中国台湾再向中国大陆转移的机会;燃油汽车转向电动汽车、功能机转向智能机等行业变革的机会。
“如果初创芯片企业所在的领域同时知足这三大趋势,既知足国产替代,又知足行业专业,将会是相对蓝海的领域。”
不过这位投资人也提出,如今蓝海本身很难界定。“拍浮高手可以游到 20 海里之外,那儿可能是蓝海;如果拍浮水平本身就不足,只能在岸边拍浮,可能永久都是红海。”
初创芯片公司在探求蓝海赛道之前,首先得担保自身技能足够踏实,其次得担保初创团队能够持续创造代价。或许 5 年至 10 年前,只要公司轻微有技能上风就能得到成本青睐,但如今无技能、仅有技能已经很难得到一张在蓝海区域拍浮的门票。
某一线人民币基金信息科技方向投资人表示,技能稀缺性也是成本考察创企的主要标准。“如果技能很难,但大家都能做,也不能称之为很好的、所谓可依赖的资源,更多的还是要从技能稀缺性考虑。”
如果上述这些条件,突出重围,找到蓝海的机会将更大。
蓝牙芯片公司恒玄科技便是在 20 公里之外找到蓝海的范例案例,创始人及初创团队有丰富的半导体行业从业履历,成立发展之时恰逢 TWS 耳机市场火爆,成立 3 年开始盈利,成立 5 年就覆盖了音频市场险些所有的头部企业,在环球前 5 大手机品牌中,除了苹果用自家芯片外,其他四大均采取了恒玄科技芯片,谷歌、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巨子也均同恒玄科技达成互助。
拿到门票后,就要选择海疆。
某一线人民币基金信息科技方向投资人给出了三个依然存在较大体量的半导体细分市场——200 亿美金的仿照芯片市场、200 亿美金的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和存在技能迭代的其他市场。
“电源管理类芯片公司正在肉眼可见地增长。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可以分为消费电子、TWS 电池仓、x86 换 Arm 等领域,有很多细分点,对初创公司而言,确实有有很多机会。”刘旭说道。
除此之外,如今火热的汽车电子赛道能否被视为蓝海赛道?
在汽车电子从业多年的常军锋认为汽车电子市场看似弘大,但实际上能够赚取的收益和有能力进军的车厂都是小数目,对初创芯片公司而言不一定是蓝海赛道。
“如果没有在一定韶光找到市场定位,并打开市场的话,失落败的概率很大。如果不是为了 To VC,且更看重落地的话,还是不要轻易选择汽车电子领域,”常军锋见告雷锋网。
另一位投资人则认为,汽车电子赛道一定是大趋势。“电动汽车国产化之后,我们国家全体汽车的生产和品牌都会对外输出,全体大赛道会带动中国全体供应链的成熟。这时候切入到这点上,大公司有很多机会。不雅观察某存储芯片大厂的年报就可以创造它已经有很多产品过了 ACQ100 认证,未来一定会杀入到汽车赛道。”
不过,这位投资人也明确表示,选择切入汽车电子的公司,条件最好是已经在消费电子领域赚取一定的利润,才能有足够的资源支持公司往汽车电子领域发展。
“先在消费类电子的 MCU 里已经拼杀了很多年,再细分出来了一个市场去做车用 MCU,你才能扛得过人家两三年的认证期。”常军锋说到。
对付有能力在汽车领域深耕的公司,第三代半导体、分立器件、BMS、电源管理都是不错的机会。
政策支持看华东,市场支持看华南
除了找准赛道,对付初创公司而言,选择在哪座城市发展也是主要问题。
深圳和上海时常是浩瀚初创芯片公司的首选。”基本来说,上海家当链比较均衡,政策多,深圳有电子信息的市场。想要市场就不要图政策,想要政策就不要首先去考虑市场。”常军锋说到。
常军锋认为,就现状来看,华南地区大部分是草根创业,以赢利为主,今年做出来便是为了明年能够卖出去;华东地区大部分都是高大上的企业,可能 5 年都可以不产生发卖额,以是华东的人才和成本投入较大。
”不过我们一贯在呼吁政府提高百口当链均衡,补短板、补生产链,包括引进高端设计进驻华南地区。”
另一位投资人则认为,企业需根据自己不同的资源禀赋、所在领域做出选择。深圳市场信息浓度高,能够及时理解市场趋势,上外洋企多、海归多,技能信息比较充分。
“资金是流动的,不会局限在某个地方,但是每个地方可能在人才流、信息流方面有差异。Foundry 和封测厂在的地方,就有先天的信息上风。”
刘旭也持相同的态度,认为市场能力强的可以将总部设置在华南,研发能力强的可以将总部设置在华东。
不过,某一线人民币基金信息科技方向投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他认为上海设计公司扎堆,技能强的公司太多,初创公司争取支持的难度较大,但在大湾区、深圳、珠海、佛山等地区,还能够争取到比较好的创业政策。
小结
近两年来,海内芯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对付中国半导体企业的整体发展来说,这是好征象。
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只管在高端上做打破是国家半导体行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但对付一个个拥有一定技能根本的初创芯片公司而言,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捉住机会活下来。
毕竟,再强大的技能,倘若终极无法被市场收受接管,也聊胜于无。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