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生产MCU(微掌握单元)的大厂停息接单。中国证券报4月22日获悉,继2月下旬中国台湾地区的义隆电子宣告停息接单之后,盛群半导体也发布关照称,交期在2022年的订单,2021年4月21日起停息接单。盛群正与晶圆厂洽谈产能方案。
截至上午收盘,多只A股MCU观点股大涨。士兰微涨停,中颖电子涨4.06%,芯海科技涨4.03%,华润微涨3.24%,东软载波涨2.20%。
国家大基金(即国家集成电路家当投资基金)入股士兰微的事变取得进展。士兰微4月21日盘后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容许项目审查一次反馈见地关照书》。证监会依法对公司提交的《杭州士兰微电子株式会社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核准》行政容许申请材料进行了审查,现须要公司就有关问题作出书面解释和解释,并在 30 个事情日内向中国证监会行政容许受理部门提交书面回答见地。

此前,士兰微发布公告称,拟向国家大基金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晶圆厂再度提价
盛群半导体须要与晶圆厂洽谈好2022年的产能方案后才会连续接单,问题的根源还是晶圆产能紧缺。对付停息接单缘故原由,盛群半导体做出以下6点解释:
1、晶圆厂及包装厂关照近期将有另一波涨价,涨价幅度15%-30%。
2、估量五月上旬晶圆厂供应2022年生产片数,确定后将会公告2022年接单规则。
3、估量五月中旬前规复接管2022年订单。
4、2022年已收订金的订单,交期将会依照确定后生产片数,重新安排新的交期。
5、2022年度能打罩接满后,就会停息接单。
6、2023年交期订单,估量2022年五月晶圆厂供应2023年产能后,才会开放接单。
盛群半导体专注于MCU的设计、研发与发卖,产品范围包括通用型和专用型,且以8位和32位为主,涵盖触控、康健量测、工业掌握/仪表、打算机外设、家电、车用及安全监控等运用领域。
盛群半导体发布产品价格调涨关照,决定自4月1日起所有IC出货涨价15%。据称,这是盛群有史以来首次针对产品线全面调涨。
据国际电子商谍宣布,自去年3月以来,MCU产品报价持续上涨,可以说是近两年业内市况最热的产品。多家MCU厂商产线满载运作仍供不应求,近几月来也接连调高报价,但订单仍持续涌入。
产能紧缺远未到头
据理解,MCU是一种针对特定运用的掌握处理而设计的微处理器芯片,在汽车、工控、打算机、消费电子等领域广泛运用。按总线或数据暂存器的宽度分类,MCU可分为4位、8位、16位、32位和64位微处理器,不同位数的MCU适用于不同领域,位数越高代表数据处理能力越强,运用处景越繁芜。目前32位MCU市场高速增长,已成为MCU的主流产品规格。
剖析认为,得益于汽车电子、物联网和消费电子等运用需求的持续提升,MCU市场稳步增长。环球有名半导体市调机构IC Insight估量2021年环球MCU市场规模有望达223亿美元,同比增长7.21%。
信达证券电子方竞团队表示,汽车电子化发展对MCU需求大为提升,均匀单辆汽车搭载超20个MCU。且每款车都依赖多家MCU供应商,如奥迪豪华SUV搭载的38个MCU采购自瑞萨、恩智浦等七家供应商。汽车芯片供应商需建立较永劫光的认证过程,因此短期内无法由某家供应商切换至另一家供应商,在MCU供应受限情形下,供给也只能依赖增加产能办理。
由于ST、瑞萨等MCU龙头厂商将产能向价格、利润率更高的车用MCU倾斜,导致家电及消费性MCU产能减少。在车用MCU缺货压力仍未缓解情形下,MCU缺货潮正加速向外蔓延,中低端MCU进入高景气阶段。
MCU紧张通过8英寸晶圆产线,即成熟制程生产,产能紧缺一时难解。“芯片需求依旧强劲,产能短缺将延续至2022年。个中,成熟制程产能短缺会延续到2023年。”台积电CEO魏哲家日前表示。
本土厂商迎发展契机
业内人士指出,在当前MCU市场缺货行情持续的情形下,本土MCU家当链有望加速产品的市场拓展,提升产品的代价量或出货量,从而充分受益于MCU市场飞腾的运用需求,也将从国产替代进程中受益。
兆易创新是海内32位MCU产品龙头厂商,已经拥有360余个产品型号。公司MCU产品正在积极导入国外大厂,并由消费电子领域向工控领域拓展。
中颖电子是海内MCU领军企业,公司以家电领域定制型MCU打开市场,逐步拓展至各种工业场景及消费场景。公司看重产品的安全性和环境承受的抗杂讯能力,一样平常多在成熟制程的8英寸产线做晶圆代工。
东软载波是海内最早供应符合国际标准的白色家电MCU厂商,芯片广泛运用在白色家电、工业掌握、仪器仪表、汽车电子等领域,冲破了国外公司在干系领域的垄断地位。
芯海科技是海内旗子暗记链及MCU芯片精良设计企业。在通用MCU方面,公司成功在TWS耳机充电仓、汽车电子等领域打破行业标杆客户。公司3月接管机构调研时称,当前市场MCU供应非常紧张,需求兴旺。
纳思达在2020半年报中表示,公司正加大对通用MCU的研发投入。公司的32位通用MCU是基于ARMCPU、国产C-SKYCPU和8位CPU自主设计。个中基于ARMCPU的通用MCU芯片已经正式实现批量发卖。
士兰微和华润微是两家IDM模式(设计与制造一体化)运营的半导体公司,均有MCU业务。
MCU是士兰微主要产品线之一。2020年,公司电控类MCU产品持续在工业变频器、工业UPS、光伏逆变、纺织机器类伺服产品、各种变频风扇类运用以及电动自行车等浩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2020年,华润微自主研发的采取国产32位CPU IP的MCU产品实现客户导入。同时,公司在研项目包括32位电机掌握MCU系列产品的研发。
本文源自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