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特约 陈静)讯,环球半导体家当链格局正在发生变革,中国半导体需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生产规模及环球市占率也在不断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行业干系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5%,环比增长2.01%。从产品产量看,集成电路同比增速均超过60%,两年均匀增速均超过19%。
在4月15日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一批芯片设计领域的国产化产品密集亮相。

作为马达驱动和工业测距芯片领域的头部企业,杭州瑞盟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瑞盟科技”)在展会上受到关注。
瑞盟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冯炳军在接管《科创板日报》采访时表示:“这次我们带来了MS5182/9,是一款工业掌握领域里的16位SAR ADC。我们从最初的芯片马达,到后来的工业测距芯片,目前已经霸占了海内工业测距芯片50%以上份额,在业内细分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
主攻工业级仿照电路
瑞盟科技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集中于高性能仿照集成电路和模数稠浊集成电路设计、测试和发卖的高新科技企业。经由十余年的发展,公司目前已形成高性能运算放大器、ADC/DAC、各种接口、马达驱动等系列产品,性能对标国际一流厂商,逐步在国产替代的根本上实现自主创新。
据先容,瑞盟科技主攻的方向是行业中“护城河”较高的工业级仿照电路。此前,中国的IC芯片设计领域主打数字旗子暗记消费类市场,而瑞盟科技则选择了一护城河更高的——工业级仿照电路。
冯炳军向《科创板日报》坦言:“在IC设计领域分数字电路和仿照电路。数字电路就像是400米短跑,而仿照电路更像是跑马拉松。”
数据显示,我国海内仿照芯片企业数量并不多,2020年海内只有270家做仿照芯片的企业,在2200多家芯片设计企业中占比不到12%。
2020年仿照芯片的市场规模则为539亿美元,是半导体行业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比约为13%。
根据WSTS数据 , 2021年半导体行业整体增速为8.4%,仿照芯片的增速则为8.6%,领先于半导体行业的均匀增速。由于相对稳定的行业颠簸性,以及相对较高的行业增速,未来仿照芯片成为半导体行业中被成本青睐的赛道。
另一方面,海内仿照芯片企业却存在自给率低、规模小、品类少等特点。从自给率角度,2020年海内仿照芯片自给率约12%,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芯片设计方面,仿照芯片的设计难度相对数据芯片要高一些。数字芯片设计时仅须要考虑电路的功耗和速率,而设计仿照芯片须要在速率、功耗、增益、电源电压、噪声等多种成分间进行折中,以担保产品的性能。
人才方面,仿照芯片设计的繁芜性使得工程师的培训周期更长,常日培养一个资深的仿照芯片工程师须要10-15年的韶光,因此仿照芯片工程师是更加稀缺的人才。
在冯炳军看来,仿照电路会遭遇更高的三大门槛,技能门槛、资金门槛、客户门槛。但是正好是由于有了这些门槛,瑞盟科技巧力够在浩瀚的竞争者中争夺市场。
做芯片设计行业的“百年迈店”
回顾发展进程,冯炳军向《科创板日报》透露:“实在早在2011年,在工业级测距领域都是被入口产品霸占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察觉到入口替代的机会了。当时我在想,全部都是美国入口的元器件,是不是可以用中国自己的产品,乃至全部实现自主创新呢?”
冯炳军回顾称,当时,国外一个小小的芯片要卖到50元,瑞盟科技做了之后,市场价格降落到了2美金,这便是冲破了垄断。“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做不好芯片,我不这样认为,在入口替代过程中,我们便是要不断去试,坚持去做。”
从高精度韶光丈量芯片MS1002开始,瑞盟科技在测距领域国产化的道路上一起深耕:从流量计水表、气表,到在中国高速丈量领域,霸占了50%以上的份额,做事的客户遍布全国,例如重庆水表厂、杭州水表厂等。
由于仿照电路开拓周期很长,瑞盟科技的目标是做百年迈店。如今在市场普遍原材料供应紧张的情形下,冯炳军谈到:“我相信,高品质的芯片设计公司会聚拢越来越多的家当链资源的支持。在我们这个行业没有弯道超车,只有脚踏实地,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