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CAN通讯系列7- 若何准确接收数据?_节点_时序

CAN通讯系列7- 若何准确接收数据?_节点_时序

雨夜梧桐 2025-01-12 02:01:00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这样定义的目的是为了担保当发送节点发送一帧数据到总线时,吸收节点能准确吸收到这帧数据,收发双方数据同步,下面详细理解其机制。

1 数据传输同步

CAN协议的通信方法为NRZ(不归零)编码办法,即1和0都分别由不同的电子显著状态来表现,除此之外,没有中性状态、也没有其他种状态,而且各个位的开头或者结尾都没有附加同步旗子暗记
发送节点以与位时序同步的办法开始发送数据,相应地,吸收节点根据总线上电平的变革进行同步和吸收。
发送节点和吸收节点存在时钟频率偏差,传输路径上电缆和驱动器等的相位延迟,这些情形会引起同步偏差,因此吸收节点须要采纳一些方法来调度时序,针对帧构造,在空闲状态检测出第一个低落沿(帧起始SOF低落沿)时,进行硬同步,则在别的各段进行再同步。

CAN通讯系列7- 若何准确接收数据?_节点_时序 科学

1.1 硬同步

在总线空闲状态,吸收节点检测出帧起始(SOF位)时,会调度当前位的同步(SS)段,调度宽度不限,这便是硬同步,即吸收节点直接将此低落沿的位置认为是SS段,强行将自己的SS段与发送节点的SS段直接拉齐,然后按照位时序对旗子暗记进行采样,达到同步的效果。

发送节点在发送SOF位时,SOF位的低落沿在SS段,此时吸收节点创造自己当前位的SS段和发送节点SOF位的SS段不同步,于是吸收节点强行将自己的SS段拉到与SOF位的SS段同步。

1.2 再同步

再同步是指吸收节点检测出除SOF位以外的其他位时,通过加长PSB1段或缩短PBS2段进行的同步调整,以担保采样点的准确。

比较发送节点和吸收节点的时序,存在两种情形须要进行再同步,一种发送节点慢于吸收节点产生SS段,另一种是发送节点快于吸收节点产生SS段。

情形1: 发送节点慢于吸收节点

发送节点比吸收节点的韶光慢了,也便是说发送节点当前位的ss段产生的时候,吸收节点当前位的ss段已经在2个Tq之前产生了;此时,吸收节点就将PBS1延长2个Tq的韶光。
以使得两者的采样点同步,如下所示。

情形2: 发送节点快于吸收节点

发送节点当前位的SS段出身2Tq时长之后,吸收节点当前位才产生SS段;于是吸收节点当前位的PBS2段缩短,使得吸收节点的下一位能够提前2个Tq,从而吸收节点的下一位采样点和发送节点下一位的采样点能够同步。

对付这两种情形,存在延长或缩短多少个Tq,这里对付Tq数量是有限定的,利用同步跳转宽度SJW来做限定。
SJW是指PSB1或PSB2段进行再同步时许可跳转的最大宽度,其必须知足以下2个条件:1)SJW必须小于PBS1和PBS2的最小值;2)SJW最大值不能超过4个Tq。

通过上述内容的先容,该当会对同步段、传播韶光段、相位缓冲段1和相位缓冲段2有更深入的理解,可以再回顾下这四个段的定义:

1)同步段:CAN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在吸收一位数据时,以此段作为位起始的参考点,进行低落沿的检测,统计低落沿基于SS段的偏移,然后进行位时序的调度,使吸收趋于同步(低落沿在空想情形下应涌如今SS段)。

2)传播韶光段:CAN总线上数据的传输会受到物理延迟,比如发送节点的发送延迟、总线上旗子暗记的传播延迟、吸收节点的输入延迟等,PTS段便是用来补偿这些成分产生的韶光延迟。

3)相位缓冲段1:若低落沿延后n个Tq,且延迟不大于同步跳转宽度,使得原来位时序中采样点位置提前n个Tq,则须要对PBS1段增加n个Tq数(使采样点位置延后n个Tq),接管这段偏差。

4)相位缓冲段2:若跳变边沿提前n个Tq, 且不大于同步跳转宽度,使得原来位时序中采样点位置延后n个Tq,则须要对上一个位时序的PBS2段减少n个Tq数(使采样点位置提前n个Tq),接管这段偏差。

因此有了这样的机制后,吸收节点才能采样准确,获取发送节点的真实数据。

2 小结

理解了同步段、传播韶光段、相位缓冲段1和相位缓冲段2之后,那我们就可以结合一个实际的例子来看:在实际开拓过程中,如何对芯片配置这四段的Tq数,以实现波特率,请关注下篇文章。

标签:

相关文章

背光源常识共享_亮度_导光板

1.液晶模块常用背光源类型:LED、EL、CCFL……2.常见LED Backlight分为底背光和侧背光两种。一、LED LAM...

科学 2025-01-14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