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 赵觉珵 本报驻美国特约 吴 倩
美国得克萨斯州连日来的暴雪景象,导致当地电力供应系统失落灵,三星、恩智浦、英飞凌等芯片巨子在当地的工厂先后宣告停产。更早几日,日本福岛发生的地震,导致环球车载芯片市场份额排名第三位的日本瑞萨电子,一度停息一家主力工厂的生产线。“天灾”加剧了本就处于失落衡状态的环球芯片供需,而日本媒体近日宣布强调,环球半导体严重短缺的开端是美国政府对中国企业的制裁,尤其是针对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的制裁。美国制裁中国企业,如何引发连锁反应并影响环球芯片供应?天下芯片短缺的源头在哪?《环球时报》从供应、需求等多方面对此进行了调查。
供应端:芯片企业重心转移

《日本经济新闻》近日提到,环球半导体短缺变得严重,开端是美国政府对中国大陆企业的制裁。代工企业中芯国际等成为制裁目标,订单集中涌向台湾企业等。再加上环球汽车半导体等各行业的需求快速复苏,供应短缺迹象加强。
2020年12月18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宣告将中芯国际列入“实体清单”。根据美国规定,如果没有经由美国政府容许,中芯国际将无法进一步得到干系美国企业的技能和产品。
但美国制裁对半导体家当链的影响,实际上早在此之前几个月就已经显现。去年9月,路透社宣布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是否将中芯国际列入一份“实体名单”。基于华为被限以及特朗普政府对华的强硬态度,这则让一些中芯国际的客户开始探求替代厂商。有外媒宣布称,自9月开始,中国台湾的一些芯片制造商陆续接获由中芯国际原客户移转过来的订单。《日本经济新闻》也透露,路透社的宣布发出后,美国高通公司迅速采纳行动,相继拜访台积电和联华电子等中国台湾半导体企业,为替代中芯国际探求供货来源。
根据集邦咨询旗下拓墣家当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环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营收排名预测,台积电以55.6%的市场霸占位列第一,中芯国际位列第五,市场霸占率约为4.3%。值得把稳的是,中芯国际目前紧张收入来自8英寸晶圆(芯片须要从晶圆上切割下来),这也是车载芯片的紧张来源。而台积电、三星等走在最前列的企业已经将重心放在尺寸更大、效率更高、利润更多的12英寸晶圆生产上。
需求端:汽车、手机等多领域都“抢芯”
来自美国的制裁不仅扰乱芯片的供给端,也为需求侧带来不小的改变。《日本经济新闻》19日宣布称,受到美国制裁的中国华为,2021年的智好手机产量操持降至2020年一半以下。作为一度坐上环球手机出货量头把交椅的品牌,华为对芯片需求的消逝,原来该当开释出大量干系产能,但出乎业界预见的是,由于各类成分叠加影响,环球芯片供需抵牾反而进一步加大,从汽车领域开始,手机、电脑、游戏机等多个行业相继涌现“缺芯”难题。
梳理后创造,由于美国早在2019年5月已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虽然此后多次延长对华为的临时出口容许,但危急意识使得华为从2019年开始大量储备包括芯片在内的元器件。根据华为表露的数据,该公司在2019年投入公民币1674亿元储备芯片、组件以及材料,同比增长73%。2020年9月15日美国正式对中国华为履行全面“断供”前,华为也在连续“囤货”,并占用台积电相称永劫光的5纳米产能。
一些剖析人士认为,这导致其他消费类电子厂开始改变其库存策略,比如小米和OPPO等为担保各自的产品在未来只管即便少受影响,也开始积极向晶圆代工厂下单抢产能。法国广播公司近日的一篇宣布也认为,特朗普对中国发起的“科技战”是当下芯片短缺问题的间接推手,由于华为自2019年开始抢占芯片产能,华为的竞争对手为打劫市占率也开始抢购芯片,使得原来就急急的芯片产能更加“压力山大”。
除了手机,汽车也在抢芯片。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不少汽车厂商相继爆出芯片供应不敷的情形,德国大众、美国福特、日本丰田等汽车业巨子先后宣告减产。研究机构IHS Markit本周发布的报告称,由于汽车芯片短缺,估量第一季度环球减产近100万辆汽车。剖析认为,随着去年下半年以中国为代表的汽车市场从疫情中逐步规复,汽车需求大幅度增加,而这一复苏周期与消费电子行业的增长需求发生冲突,使得芯片制造商更乐于将产能分配给利润空间更大的智好手机和5G干系领域,汽车芯片供应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缓解。
TMT行业剖析师王新喜对《环球时报》表示,台积电等芯片企业正在全力向5纳米、3纳米芯片突围,它们做根本的新能源汽车以及传统燃油车汽车芯片(28纳米、48纳米制程芯片)意愿都不算太高,如果要做可能会哀求涨价。
从汽车行业最先显露出的芯片供给不敷问题已涌现行业传导和环球蔓延之势。深圳一家芯片设计企业的总监向平对《环球时报》表示,从5纳米、7纳米的前辈制程到28纳米的成熟制程,从晶圆厂到封测厂,芯片短缺的问题已经波及甚广,乃至传导到消费层。
消费端:3个月抢不到一台游戏机
“已经发售3个月了,本以为热度已经降下来了,没想到还是那么难买”,居住在北京的游戏玩家张师长西席近日向《环球时报》抱怨称,他一贯想购买一台索尼公司于去年11月发售的游戏机PS5,但始终没能如愿。“我能理解PS5在刚刚发售时会遭到抢购,但没想到现在还这么难买,商家加价发卖不说,还不能担保什么时候发货”。
张师长西席碰着的情形一方面源于PS5在玩家群体中受到追捧,另一方面也受到这波“缺芯潮”的影响。公开资料显示,PS5搭载的处理器由美国AMD公司设计,由中国台湾的台积电代工生产。
当下发生的芯片供求失落衡叠加了多少成分,包括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隔离生活中对消费电子巨大需求,暴雪、地震等“天灾”以及美国对中企制裁的“人祸”。芯片供求失落衡的波及面逐渐铺开,也让业界意识到问题严重性。近日,包括英特尔、高通、美光和AMD等在内的一批美国芯片制造企业致信总统拜登,哀求政府供应资金、帮助半导体家当的发展。不过,远水恐怕难解近渴。
向平对《环球时报》表示,车载芯片采取的8英寸晶圆生产线数量已经稳定下来,厂商不太会乐意投资新设备,收购二手产线成为目前的最优选择,“但这些都须要韶光”。
王新喜认为,市场还是须要韶光等供应链产能规复,这期间汽车厂商减产是避免不了的。长期来看,很多欧美厂商也看到了目前的危急,他们所在的国家可能会寻求备用方案以及建立本土半导体供应链的替代方案。
与此同时,中国半导体行业正迅速发展。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本月透露的数据,2020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家当发卖收入预期将靠近9000亿元。而国际半导体家当协会环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居龙预测,2021年中国半导体家当将取得24%的发展,市场规模达677亿美元,增速位于环球首位。市场调研机构IC Insights此前预测称,中国半导体产能将在2022年超过韩国,位居第二。从2019年到2024年,估量中国生产能力年均增长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