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的资深音响发热友中,险些没人不认识顺德大佬黄生的
年轻的发热友可能听过广州番禺的易发阛阓,却较少认识它的辉煌历史,本日拜访的主人翁--顺德发热大佬黄淯生,他的故事便是从易发商业街开始的。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位于番禺区市桥街光明北路、大北路、禺山大道和繁华路之间的易发商业街,仅有820米常但商铺密集的狭小街道,见证了海内音响行业发展过程。易发阛阓经营五花八门的电器产品:打算器、电视机、录像机、各种音响设备、通信产品等,由于格局新颖,价格实惠,番禺易发阛阓可谓盛极一时。

来自全国的1000多家商户汇聚于此,买电器的客户北至黑龙江,南到海南岛,东达江浙沪,西抵云贵藏。他们把易发阛阓誉为“广州高第街”、番禺老板的“黄埔军校”。
1986年,广东省汕头市凤壶村落一位初中还没念完的16岁穷少年黄光裕,带着跟表哥在内蒙古做生意攒下的4000元来到北京北漂。他先是在珠市口东大街420号一个100平方米的国营服装店内卖服装,后改卖电器,货源正是来自番禺易发电器市场。黄光裕后来成了国美电器的前主席。
顺德人用饭哀求“鸡有鸡味,鱼有鱼味”,指的正是对食材天然本味的追求。黄师长西席不仅懂美食,他漫游全天下参不雅观有名音乐厅,也希望在音响系统中呈现现场氛围
刚过而立之年的王锦荣,也来到了番禺易发市场,火热的电器发卖市场让贰心动不已。回家后他把6年来做泥水工、卖煤、水泥、钢材、化肥、大米攒下的8万元,悉数投入易发阛阓做音像制品、影碟买卖,后来王锦荣成为番禺电缆集团董事长。
这栋屋子是专门为了Infinity IRS-V这对音箱而兴建的
从16岁那年就接手家中店面,一边在工业学校读书一边收拾买卖的王锐祥也攒够了一笔创业资金,21岁的他在易发阛阓一隅不起眼的门面开了家锐丰电器,做起专业灯光音响买卖。
2008年奥运会“鸟巢”的扩声系统,让锐丰科技一炮而红,随后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深圳大学生涯动会、2014年南京青奥运动会等一系列大型赛事,奠定了锐丰在行业的领导地位,如今是天下规模最大的专业音响供应商之一。
木制墙壁表面加上满满的唱片墙
易发阛阓快速发展,也很快殒落。上世纪90年,深圳一些大型舶来品市场开始崛起,凭着空运上风,几个小时就能把货色发往全国。再加上电子商务勃发,国家打击舶来品力度的加大,以及广州海印电器城的涌现,多重打击下的易发阛阓开始颓势渐显,乃至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
黄淯生从前在易发阛阓有自己的店铺,专营入口高等音响,规模相称弘大,很快便赚到第一桶金。易发阛阓阁下有间信用互助社,由于每天放工后商铺有大量现金存入,破天荒地把业务韶光推迟到晚上9点,数部点钞机忙得险些冒烟,足见买卖火爆情形。
黄淯生的差错周永英等人后来也都成了发热友,他们演习出来的员工如今在各大音响代理商独当一壁,或成为国度栋梁,成为非常主要的力量。
聆听位置的后方同样利用唱片墙进行扩散
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在海内访问的发热友便是黄淯生与周永英,他们的发热经历恰好是中国经济开放的最佳写照。两个人并非亲戚,结识于阛阓,由于音响而成为莫逆之交,乃至还请专人起造屋子比邻而居。
如今大家都已经退休了,听说周永英的音响之路也退烧了,多年前利用的Goldmund Mimesis 36+ CD转盘、Mimesis 22前级、Mimesis 28.4后级加上Goldmund Epilogue 1+2音箱一贯沿用。黄淯生实在也没有改换器材,不过他在多路分音的系统上一贯加码,从三分频、四分频……扩展为七分频,全体系统越来越弘大。
退休后的黄淯生有更多韶光追求音乐乐趣,他的女儿远嫁美国,趁着探亲之际自己开车漫游北美,把著名的音乐厅逐一听了个遍。欧洲的音乐厅同样不放过,就发热友来说,比他更熟习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人恐怕不多了。
音箱后面眺望聆听的位置,可以知道这个空间有多大
黄淯生说广州的星海音乐厅从1998年6月正式开放后,他便是这座规模最大、设备最前辈音乐厅的虔诚听众。乃至有一个星期中,花了6个晚上在星海音乐厅,黄太太成了最佳支持者与音乐伙伴。
录音师李小沛有次在江门发热友协会举行活动,播放了几段他的录音,数百名听众中,统共只有6个人听出来哪段录音最精确。李小沛说音响发热友不一定喜好精确真实的声音,以是大家须要什么他就炮制什么。丰富的现场音乐会履历,让黄淯生拥有分歧凡响的认知,详细呈现在音响上便是多路分频系统。
常见的二路、三路分频系统,很难通报涌现场音乐的规模感、能量、轻松感与信息量,即便他利用的四件式大音箱也做不到。黄淯生说他每加上一些喇叭单元,听感就往现场履历提高一步,以是二十多年来无法停滞不断加码。我问黄师长西席还会连续扩充吗?他笑着说怕楼板承受不了重量,如果可以,大概他还会寻衅!
一百多平方旁边的大空间基本以扩散为主,吸音材料用得很少,全体聆听室以木头为基本材料,天花板的扩散板是自己开模做的
目前黄淯生利用的音箱系统,根本是Infinity IRS-V四件式音箱,我们见到的统统都是上面叠床架屋而成。1995年喷鼻香港雅典音响有一对Infinity IRS-V准备出清,当时中国根本没人看过所谓的四件式音箱,也不知道该怎么玩才好,黄淯生年夜胆地把它迎娶进门。
顺德离喷鼻香港走水路也有八十多海里,从深圳过来就更远了(那时横跨珠江的虎门大桥还没完成),现在想想如何把重量近700公斤的四件式IRS-V从喷鼻香港运过来,本身便是一件大工程,更别提其他障碍了。
在Genesis GI喇叭还没涌现前,Infinity IRS-V是名符实在的喇叭王,够雄伟,够派头。每边36只EMIT高音(前面24只,背面还有12个)、12只EMIM中音,再加六只12英寸低音,发出的能量可以充满巨大空间中。
黄师长西席利用的Infinity IRS-V四件式音箱原来样貌
黄淯生说他购入Infinity IRS-V后,第二年雅典音响就约请他去美国参不雅观CES展会,与设计者Arnie Nudell面对面互换一番。详细花了多少钱呢?黄师长西席没有明说,他一个朋友当时以大约等值的价钱,在顺德附近买了100多亩地,如今已是坐享其成的大地主。
实际上黄淯生买了这对音箱后,还要等两年才真正听到声音,由于他要盖一个符合Infinity IRS-V播放的大音响房,而全体操持是购地自建,以是延宕许久。按照黄金比例预留的空间果真不同凡响,坚实的木头地板险些没有共震,四壁全部以一块块的实木钉起来。
天花板以厚木板隔成60x60cm的标准尺寸,前后高低层次处理,加上厚重的木门,隔音效果非常好,空间的基调带着暖意。四周所用的木制RPG扩散板,全部自己来,由于跟家具工厂熟捻,以是就请他们按图施工制作。天花板的高密度泡沫扩散板也是,由于须要的数量弘大,干脆自己开模再去射出成型,除了自己用,还能供应其它亲朋好友。
Infinity IRS-V的后继产品Genesis G1,设计者都是Arnie Nudell,除了中高音单元不同,设计理念是同等的
原来四件式的IRS-V音箱只需一套功放推动即可,低音柱原厂已经设计有2000瓦的功放对付,而中高音分频网络放在中高音柱的底盘内,没有另行分音。Infinity标示的参数是频率相应15Hz- 45kHz ±2 dB,分频点70Hz (可调)/4500Hz,黄师长西席第一次玩电子分音就从这里下手。
他将EMIT高音与EMIM中音单元独立,高音以Pass Alpha 1.2后级(输出功率A类200瓦/8欧姆)推动,中音以原有的Cello Performance后级(输出功率250瓦/8欧姆)搭配,低音还是原厂的功放。为了得到更精密的掌握,聆听位置前的Cello Audio Palette MIV调色盘是必须的,长而又长的Cello讯号线与电源线都是定制的,下面以檀木轮子垫高避震。
黄师长西席说修正后剖析力比原版好了很多,细节更丰富,乐器的线条也更凝聚清楚。黄师长西席喜好透明、洒脱、开放又细致的声音,记得我第一次拜访时听到的声音并非震天价音响,低频震荡,反而很典雅轻巧,质感俊秀华美。
经由二十多的努力与修正,黄师长西席的Infinity IRS-V已经变成六件式构造,所有单元加起来共有144只
这里插播先容一下Infinity燕飞利士这家公司。Infinity大概是第一家将音箱推向Hi-End高峰的公司,1968年由Arnold Nudell、Cary Christie与John Ulrich在加州一起创立。
同年他们推出Servo-Static 1系统,采取静电高音与18英寸低音组成三箱式设计,凭着出色的静电设计与超低音伺服掌握系统,技惊四座成为一代经典名器。1974年Infinity曾推出数码处理的后级功放与采取FET场效应晶体管的前级,数码处理的D类放大线路有强大的输出与较低热量,而FET晶体管有低失落真与丰富的音乐感,不过后来Infinity专注于音箱的研究,放弃了功放产品。
1975年他们成功制作了EMIT高音单元,这是第一个以电磁驱动的作推挽平面振膜的高音单元,频率能上达45kHz,EMIT后来成为Infinity的镇山之宝。1978年Infinity又率先采取聚丙烯材料作为低音单元振膜,它能供应低失落真与高瞬态反应,可有效抑制音箱内低频驻波。1979年,燕飞利士发明了EMIM(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Midrange)电磁感应中音单元,利用与EMIT相同的技能,快速而精准的表现再次为喇叭单元立下新标准。
Infinity原来利用的铝带高音称为EMIT(共24只)、中音称为EMIM(共12只),由于当时技能缘故原由故障率颇高,黄师长西席为此花费不少精神
在这三种喇叭单元的根本上,1980年燕飞利士推出了当时最高造诣的IRS(Infinity Reference Standars)音箱系统,四件式音箱每声道包含了6只12英寸低音,12只EMIM中音与36只EMIT高音,尺寸与构造都大得惊人。1982年燕飞利士将低音单元振膜改成IMG石墨射出成形材料,并接着推出IRS-I、IRS-II等较小型的系统,而1988年的IRS-V为此一系列产品的最高峰。
之后陆续还有IRS-Bata、IRS-Gamma、IRS-Delta等后续产品推出,但燕飞利士厂方调度经营策略,逐渐改走中低价位路线,因此在1994年的IRS-Epsilon、1996年的IRS-Sigma之后,IRS这一名器系列就发布终止了。
设计者Arnie Nudell已经在2017过世,他离开Infinity后,1991年与PS Audio的创办人Paul McGowan联手建立了Genesis Technologies公司,旗舰系统G1当时零售价才十万美元(天啊!太便宜了!),可以说是升级版的Infinity IRS系统。
在原有的铝带单元之外,黄师长西席分别加上丹拿Dynaudio的高音、中音与中低音单元
Arnie Nudell拥有核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的双学位,在航天业事情了7年后,他创造初恋工具音乐才是此生最爱。他的第一个设计在车库中的激光实验室完成,是为低音制作某种伺服系统,结果创造伺服电路可以精确掌握低音单元,终极就出身了Servo Statik 1系统,当时用的是KLH Nines的静电高音,搭配Bozak或Klipsch低音单元。
Arnie Nudell设计的扬声器基本都包含了三种技能:①偶极前后发声、②伺服低音、③平面中高音单元。他认为传统的音箱设计都无法完全再生管风琴与钢琴最低音域,当代电子合成乐器的深奥深厚极低频更无能为力,必须要有数个并联的大口径单元才能发出又真实又澎湃的效果。
他设计的伺服系统是在低音单元上安装微型侦测器,把失落真情形回传给处理器再进行改动掌握,得到速率快,掌握力好,而失落真又很低的低频相应。可惜早期的技能受限,伺服系统很随意马虎故障,6只12英寸单元并联后阻抗会降到1欧姆或更低,纵然2000瓦的功放也很难对付。
声音讯号都经由Cello Audio Palette MIV调色盘(但EQ均衡基本不用),长蛇阵讯号线也是Cello产品。模块化的Cello Audio Suite前级,面板看得出经由岁月历练
EMIT高音与EMIM平板中音单元也有类似问题,虽然说承受功率高达500瓦,但对单元与功放均是很大磨练。黄淯生说早前他常常请喷鼻香港雅典音响的维修师傅过来做事,交通、用饭、娱乐都花了不少钱。
现在他把Infinity的低音伺服功放拿去推第二套红玫瑰音箱,七路电子分频全部改用传统办法推动。在IRS-V宽大的MDF板翅膀侧边,他加装了多只丹拿Dynaudio单元,让EMIT平板高音卖力8kHz以上极高频,丹拿T330D软高音卖力4kHz-8kHz频率,EMIM平板中音卖力900Hz-4kHz频率,丹拿6.5英寸中音卖力200Hz-900Hz频率。
低音取消伺服掌握,因此要更加细分才能有足够清晰度与能量,丹拿低音卖力90Hz-200Hz频率,新增的低音柱卖力40Hz-90Hz频率,原来IRS-V的低音柱只播放40Hz以下声响,这样就构成繁芜的七路分频。
音箱的背面加了4只丹拿高音,还有2只低音
那分频器找谁买呢?家用音响没这样的产品,只能找高手帮忙,番禺的丁柏涛师傅正是朱紫。曾经拜访过DIY高手丁师傅,现在喷鼻香港《发热音响》的陈瑛光见到丁师傅都得叫声前辈,他自己设计制造多路电子分音的功放与音箱,分频器乃至用电子管来做,看了只能是叹为不雅观止!总数144只参数特性都不同的喇叭单元,又用什么功放驱动?
黄淯生最早因此Pass Alpha 1.2单声道后级专门用来推EMIT高音,用Cello Performance AMP II四件套后级推EMIM中音,这些产品早就停产了,没有办法跟上他扩充的脚步。于是黄淯生请以前的技能员工定制功放,完备按自己意思操作,每一部都是电源分体设计,每一部的音色都只管即便靠近。
功放的数量弘大,已经难以打算总输出功率有多少瓦,黄淯生只记得摩托罗拉的TO-3铁壳功率晶体统共享了一千只,耗电量可不雅观,以是他平常不敢开机长煲。
上了年纪的数字系统,包括Vimak转盘、dCS解码与升频器、Apogee外置时钟
功放的音色靠近,调度起来虽然比较方便,要让这么多单元达到相位同等、速率相称、平衡良好,仍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必须透过线材等配件不断考试测验才能克竟全功。事实上仍旧有困难,空间太大了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实在很难两全,声压过量音箱会受不了,对耳朵也是一种包袱;音量小了细节不足清楚,规模感与气势也出不来。
黄淯生绝不是三天两头换器材的人,所有设备都必须耳朵验收过才算数,早期的Oracle黑胶唱盘、mbl 1621 CD转盘到现在的Thorens Prestige黑胶唱盘、Vimak DT1000 CD转盘,对他来说已经算是巨大改变。是啊,当年那套dcs Elgar Plus+dcs 972组成的数字解码系统,还在服役呢!黄师长西席以为所有音响器材都有局限,他想以大胆的办法来玩尽它们,并挖掘别人所未知的潜力。
德国意力Elac 4Pi超高音
有件事证明了黄师长西席的远见,他大概是海内发热友中,最早创造单声道黑胶美妙声音者。立体声黑胶在1958年正式发行,如果单声道录音真的很差,该当在立体声发明之后很快消逝,事实是直到1968年都还有许多黑胶采纳单、双声道录音同时发行。聆听单声道黑胶时,声音位置会比较前面,也便是比较靠近聆听者,以是在好的音响系统播放单声道黑胶,反而会误以为是立体声。
单声道录音演奏位置较靠近聆听者,能更清楚听到主旋律与合声,比如要听清楚海飞兹拉小提琴的细节,单声道唱片更加轻松不费力。不过多数发热友一看到价钱便宜的单声道黑胶,自然而然地会认为效果不如立体声,在这套七路电子分频系统上,我指定用单声道黑胶听完一整张小提琴录音,那种温润音质与宽松表情,让人忍不住想要鼓掌呢!
最前方是七路的电子分音器,后面有Cello Performance后级用来推Infinity IRS-V的中高音
二十多年黄淯生的音响系统不断进化,声音也时有不同,有些拜访的人点赞,有些不以为然。实在我以为以自己认知的标准来评价有失落公允,要知道我们对天下有名音乐厅的履历,远远不如黄淯生呢!他用现场音乐会的标准来调度音响,先不说达到何种境界,光是这种洋溢的激情亲切,年夜胆地考试测验就值得我们深笃信服。
而黄淯生则深深肯定,多路电子分音才是音响的终极玩法,但可以多路电子分音的音箱实在不多啊!于是在市中央一栋商铺的楼上,他建构了第二套以红玫瑰Revelation 1音箱为主的五路电子分频系统,由于调度韶光较短,器材搭配也不足完美,但仍可体验黄淯生的音响哲学。
这弘大的晶体功放都是黄师长西席自己定制的,他说所用的TO-3铁壳功率晶体总数量达1000只,究竟有多少瓦已经算不清楚了
说到红玫瑰Red Rose Music这个品牌,必须要提到一位音响界的传奇人物--Mark Levinson,由于黄淯生非常喜好他的Cello产品,我们就顺便聊聊。更多时候Mark Levinson认为自己是音乐人而非音响家,他曾与钢琴手Paul Bley、贝斯手Barry Altschul组成爵士三重奏。
1972年,Levinson在康涅狄格州纽创立了Mark Levinson Audio Systems (MLAS),直到1980年期间他推出了划时期的LNP-2前级、JC-1唱放、ML-2纯甲类单声道后级、改良自Studer A-80开盘录音机的ML-5 ,还有ML-6A双单声道前级、ML-9与ML-1后级等丰富产品。
1984年Levinson其余成立Cello公司,新旧公司打了场官司,甚至后来的Mark Levinson所有产品与他没有任何关系。由于Levinson在21岁时(1968年),曾为伍德斯托克音乐节(Woodstock Music Festival)制造了一部舞台混音器,以是他设计的LNP-2前级颇具专业气息,140dB的动态范围,110dB的分离度,利用铑、铂和金等不可降解金属与铁氟龙绝缘材料,极高的信噪比等都创下当时记录。不过从JC-1唱放之后,紧张的电子设计就交给John Curl了。
从这个角度看看弘大的功放群,每一部后级都是电源分体构造
新成立的Cello更加看重录音室等专业市场,直到1998年,Cello共推出Audio Palette、Audio Suite前级、Performance单声道后级、Encore 1MΩ前级、Grand Master Reference音箱、Serafin有源音箱等经典产品。
Cello公司有二位才华洋溢的设计师Tom Colangelo和Richard S. Burwen,他们的造诣有目共睹,例如Audio Palette调色盘不但是天下首部无压缩仿照均衡器,声音透明也一时无两。1985年推出的Audio Suite模块化前级,可根据用家特定哀求进行配置,同样大胆超前。
后来Cello的品牌被新老板Matthew James重新改良复刻。1991年推出Cello最大的音箱Grand Master Reference实在是一套完全的系统,包括功放、音箱、利用瑞士接头的定制电线等,单元也是丹拿Dynaudio的顶级型号。包括Atlantic Studios、DMP、MasterDisc、PolyGram、RCA、Sonomaster、索尼音乐工作室和 Sterling Sound都是Cello产品的爱用者。
电源处理自然不会轻省,从这个接地处理已可略窥一二
1995年推出Encore 150后级,1997 年推出Elves音箱,一方面Mark levinson醇酒美人生活奢华,二方面昂贵的产品售价难以为继,Cello逐渐走入薄暮。1999 年Levinson咸鱼翻身,再次创立了Red Rose Music红玫瑰公司,主打高性价比产品,却又在租金可不雅观的纽约麦迪逊大道上开了展示中央。
在海内红玫瑰的产品不受见待,由于资深发热友一眼就能看出大部分都是中国厂家代工,乃至连外不雅观也不改,直接换个标牌而已,可想而知红玫瑰音响又是昙花一现。2007年,Mark Levinson移居瑞士,在Neuchâtel创立了新公司Daniel Hertz S.A.。
这个小城是18世纪最受推崇的制表大师宝玑(Abraham-Louis Breguet)的故乡,他发明了陀飞轮、双层游丝等技能,倒是与Levinson的气质颇为符合。不过Daniel Hertz的号角音箱与胆机并未与瑞士钟表一样拥有天下上最高的制造标准,以是Mark Levinson接管韩国巨子LG电子约请,帮忙他们提升手机产品的声音质量,不知道有人试用过吗?
美国Pass Labs Alpha 1.2单声道后级原来用来推动Infinity系统的高音,现在转换阵地,由于其音质温暖甜美,还是拿来推高音
黄师长西席所用的启迪录1号(Revelation 1)音箱是红玫瑰旗舰产品,原来为二路分频设计,大片铝带单元加上8只丹拿低音,每个低音都有独立箱室与倒相孔,每边重150公斤。
大概是售价关系,不但海内极为罕见,国外用家也不多,R1之后有体型较小的R2、R3与玫瑰花蕊(Rosebud)系列音箱,都是铝带高音+锥盆低音的设计。黄师长西席说由于当时自己的店铺在经销红玫瑰产品,卖不掉的勉为其难自己用,当然必须大刀阔斧改良才行。
黄师长西席拿掉2个低音,原位换上丹拿T330D高音与D-76AF 馒头中音,二只Audio Technology的12英寸低音单元独立装箱,构成五路电子分频系统。功放都因此前剩下的库存品,有啥用啥,增益、功率、音色、速率感都顾不上了。
也由于这个缘故原由,黄师长西席说调度起来特殊费劲,常常要将不同功放连接不同单元,并且换用不同线材来考试测验,终极达到的效果已经相称不随意马虎了。
各种稳压、滤波处理器有好几部
电子分频不是新鲜玩意,它减少了功放输出损耗,对功放输出能量的利用率明显提高;同时电子分频改进了音箱系统的阻尼系数,让功放对扬声器的掌握力达到极致。此外电子分频的相位特性更好,分频点和分频特性更随意马虎掌握。
但由于系统构成相对繁芜,每增加一起分频就意味着要增加一组功放,还要配套的电源相应的增大,本钱支出不低。只有最资深的发热友才有胆量向多路电子分音提高,但论规模与繁芜程度,在黄淯生面前恐怕没有人敢说第一了。
爷爷级的Thorens Prestige黑胶唱盘
同样上了年纪的Dynavector DV-507 MKII唱臂搭配Dynavector XV-1S动圈唱头(2001年的TAS年度最佳产品)
其余一套以红玫瑰Red Rose Music音箱为主的系统,位于黄师长西席小孩的办公室楼上,参不雅观过的人较少
这套Revelation 1音箱原来只有二分频设计,黄师长西席认为情报量无法知足需求,又动手改成五路分频
原来音箱利用8只低音,每个单元都有独立箱式与倒相孔,黄师长西席把部分改成丹拿的高音与中音
搭配的功放像联合国组织,既有美式的Krell与Coda、也有欧洲风格的Primare与意大利甲类合并功放,这些都是黄师长西席以前做生意留下的库存品
有段韶光黄师长西席家族从东欧的美术学院入口油画发卖,目前还有不少藏品
这套系统的空间没有刻意处理,房间比例还是不错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