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导炸弹的革命
激光制导炸弹是为当代战术攻击飞机履行精确空地轰炸发展的新型航空炸弹,是航空炸弹发展中的一个新飞跃,极大地提高了战术空地攻击的效能,1965年,美国参与越战之后,对北越向南方运送参战职员与战役物资的主要通道—清化大桥发动多次规模大空袭,但是弹着点位置不足空想,只能造成短停息用,这个困难的攻击目标引起埃格林基地研究单位的把稳,研发了一套激光制导套件安装在450kg自由落体炸弹上送往驻扎在泰国的美国空军,1965年5月13日,美军F-4D战斗轰炸机投下26枚激光制导炸弹直接命中清化大桥,这是第一次制导炸弹的实战,美国空军在越南战役期间曾投下了25000颗该系列激光制导炸弹,摧毁了桥梁、发电站、建筑物等坚固目标约1800个,
冷战三场局部战役首先以大规模的计策空袭展开,以空中以及海上的高精度巡航导弹、制导炸弹摧毁敌方政治中央,最高军事指挥部、C41全部系、主要经济命脉,摧毁国家机器坚持总体战役的能力,打击行动分为多少阶段,第一阶段,首先打击国家军事机器,第二阶段重点打击政治机器,第三阶段全面打击计策经济目标,第四阶段,打击有生目标,在第一阶段,攻击任务首先包括对敌防空网(C41、导弹阵地、机场)进行全面压制,第二阶段打击政府主要建筑、要人所在地、政府机构。第三阶段打击坚持战役的经济机器,包括石油、发电,交通系统、第四阶段打击陆上集结战术目标,诸如职员、工事、作战车辆、坦克机群、导弹阵地等。在战役后期阶段与阶段的边界开始相对模糊,通过不断进行效果评估,使仇敌规复状态对各阶段的打击目标履行反复轰炸,以便确保摧毁效果。

海湾战役中美国空军统共投下了8400颗激光制导炸弹,虽然只占海湾战役美国空军投下的炸弹很少比例,但可以看出精确制导武器正在成为决定战役胜负的最紧张工具,继1998年美军对伊拉克发动空中攻击之后,GPS制导技能、制导软件又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美军空中攻击已经由1991年海湾战役、阿富汗、南斯拉夫战役所表示的精确攻击、超大规模杀伤性攻击的特色向超大规模精确杀伤、打击时期迈进,比起1991年海湾战役时期,美军超大规模、精确打击系统的日益完善。空中攻击已经更多地依赖成本相对较低、对气候条件哀求不高的GPS制导炸弹,2001年攻击阿富汗所利用的GPS制导炸弹数量已经超过了以激光、电视制导为主体的炸弹和导弹。空中打击的精确度越来越高,高科技含量越来越大,战役的代价对付发动打击的一方而言就越来越小。例如在海湾战役期间,美军、盟军在空中一共丢失了38架作战飞机,而在巴尔干危急中,北约只被击落2架战斗机。
二:制导炸弹的实战效果
1991年,海湾战役第一阶段的打击首先以F117A合营精确制导炸弹对伊拉克C41进行点穴式攻击拉开序幕,第一天就攻击了21个防空举动步伐,当时的伊拉克共有雷达站73个,各种雷达制导的防空导弹3679具,高炮2404门,短程防空导弹7380具,军用机场28个,坚固机库总数超过594个。海湾战役的第一阶段,美军对C4I系统的攻击统共进行了630次,第一波攻击就速160次,占对伊拉克全部防空系统履行空中打击的25%。仅仅打击伊拉克C41目标就利用了近320枚激光炸弹和巡航导弹,巴尔干危急中,第一波由近100枚巡航导弹重点打击了塞尔维亚的防空指挥、预警系统(海湾战役中这一阶段的攻击行动61%由F117A完成,22%由巡航导弹加以攻击完成),第二波由F117A、空射型巡航导弹、B2A轰炸机发射的GPS制导炸弹打击防空能力最强的都城地区,第三输攻击才出动F16、F15E、F117A战斗轰炸机。对防空C41、雷达站的范例攻击办法是对每一个目标投放2-4枚GBU27或者GBU12穿甲炸弹,以穿透上述举动步伐的坚硬水泥、钢筋布局建筑。在巴尔干对每一个上述目标投放4枚GPS制导炸弹。效果非常明显。
巴尔干战役中,美军对发电设备的打击重视程度乃至超过上述其他两次战役,反复轰炸同时导致塞尔维亚全国大面积停电,对发电系统的攻击以及属于电子战中匆匆使全军系统C4I活动瘫痪的硬杀办法。第一次海湾战役中,打击这一目标的高科技武器含量也超过了打击石油目标。F117A和战斧巡航导弹以稠浊兵力办法对变压站进行的打击次数占中攻击数量的19%。其他由B52H轰炸机以常规轰炸的办法加以完成,全部攻击达到345次,而且探用集中攻击、彻底瘫痪办法,使其难以在短期类全面修复。盟军的集中轰炸在两日之内达到100次,巡航导弹统共发射发射了60发,占全部发射量的95%。可见对这一类型目标攻击的特点。效果匆匆使伊拉克在数日之内发电量降落了60%。由于伊拉克拥有很强的修复能力,因此对一个发电举动步伐的攻击常日达到4次旁边,在海湾战役中,95%的石油设备遭到了美军540次的打击,精确轰炸只占5%,使伊拉克的炼油举动步伐降落了95%。
,
计策交通补给线受到重点空中打击。而且越到后期,打击强度越大、越频繁。对科索沃地区交通干线的打击有时集中1-2日反复进行“以抵消塞尔雄亚人的快速修复能力。战役进行到10日,速接多瑙河的全部紧张桥样受到毁坏。极大地迟缓了塞尔雄亚部队的运动速率。可见,这一阶段对交通干线毁坏行动,轰炸桥标是紧张目标。在海满战役中,情形也完备相同。速接幼发拉底河、底格理斯河的135座桥梁遭到轰炸.巴格达至伊拉克南部的600公里计策高速公路全面瘫痪。全体轰炸进行了800回,占对交通干线轰炸次数的约80%,伊拉克高速公路、铁路的运行量逐日为216000吨,战役末期逐日运行量低于20000吨。在海湾战役中,对上述举动步伐的攻击达到531个。对交通干线攻击次数1170次、石油、燃料举动步伐540次,电力345次。可见,在对经济计策目标发动的攻击行动中,对交通干线的攻击次数最多。第一次海湾战役对C4I。防空导弹阵地、机场攻击4987次须要近1500架次战斗轰炸机。由于在巴尔干以空射精确制导炸弹为主,巡航导弹兵力为辅的稠浊利用作战办法实行,完成6000次以上的空中攻击只用800架次战斗轰炸机,
阿富汗战役中制导炸弹利用数量首次超过了激光、电视制导炸弹。成为沙场空对地打击武器的主角。阿富汗的首轮攻击行动依然表示了精确打击、隐形、数字化的特点,塔利班并没有类似伊拉克、南斯拉夫那样的高代价计策目标,也不像南斯拉夫和伊拉克那样拥有很好的交通线修复能力,以是首轮、二轮打击之后,基本不再利用巡航导弹。而制导炸弹对塔利班效果并不好,塔利班没有飞机坦克之类的明显目标,只有分散灵巧又顽强的步兵,并不像伊拉克人那样听到爆炸声就吓得生理崩溃,美军的制导炸弹每每投十几枚也没炸中一个塔利班士兵,因此地毯式轰炸也构成这场战役的紧张特点,B52H常日携带16吨277千克的常规炸弹,覆盖1.6X0.8公里的范围。轰炸更多地利用500磅、1000磅常规炸弹,美军乃至在阿富汗更多地动用了重量达到1万5千磅的重型BLU-82炸弹,但轰炸了十八年依然没有击败塔利班解释地毯式轰炸也并非万能。
三:美国的制导炸弹
美国陆、海、空三军广泛装备利用的航空炸弹是50年代初为高速飞机外挂投弹研制的MK81/82/83/84(LDGPB)低阻爆破炸弹,库存达113万颗,海湾战役中利用了114000颗,紧张特点是弹体苗条,弹道性能好,是使航空炸弹得以从内挂办法发展为外挂办法的一个飞跃发展,特殊适宜履行高速、低空、超低空水平轰炸,在此根本上发展了各种减速炸弹和制导炸弹,“杰达姆”联合直接攻击弹药便是用常规炸弹MK83、MK84低阻炸弹和BLU-109穿甲炸弹,取下原有尾翼装置,装上由惯导系统和GPS制导吸收机、外部掌握舵面组成的制导掌握组件,并在头部加装稳定弹翼。改装成MK83/GBU-30和BLU-109/CBU-29制导炸弹,安装相应的成套激光制导组件,构成MK84的GBU-10、M118的GBU-11、MK82的GBU-12、MK83的GBU-16、2000磅HSM的MK84的GBU-17,
M117/118系列低阻通用爆破炸弹是B-52轰炸机在越南沙场上大量利用大口径炸弹,其动力性与MK80系列炸弹相似,适用于高空高速投放,装备美国空军的A-10、F-4、F-15E、F-16、F-111和B-52G等作战飞机,该系列炸弹还改进发展为臧速炸弹和激光制导炸弹.M117取下其MAU-103流线型低阻尾翼装置,换装上MAU-91减速尾翼装置,成为M117R减速炸弹。M118在弹体上加装成套改装件KMU-370C/B,成为GBU-11A/B激光制导炸弹,从而形成一个崭新的“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系列,GBU-27/B是“宝石路”IMGBU-24激光制导炸弹的改进型,于80年代中期开始改进,1988年开始进人空军服役,1991岁首年月次大量用于海湾战役,紧张由F117A隐型轰炸机携带。全体战役一共投下了739枚GBU27激光制导炸弹。对伊拉克28座军用机场的攻击一共进行了2990次空袭,一共击穿了594个强化型机库以及内藏的大约140架军用飞机。
该系列炸弹分为3个等级的性能水平,第一代适用于中高空、近距攻击,第二代适用于中低空、近中距攻击,第三代适用于低空、远距、防区外攻击。为了打击地下目标,美军在海湾战役期间紧急开拓了GBU28/B4000磅钻地炸弹,GBU28紧张由F111或者F15E携带。和GBU27的差异紧张在于2000磅的GBU28可以打击更强化型的地下建筑物。它可以击穿6米的强化型钢筋水泥或者25米厚的土屑,GBU27对付强化水泥为2.4米。美国进一步开拓了打击地下加固目标的GBU37/B-4500磅和EGBU28/B5000磅炸弹。EGBU28/B可以穿透30米厚的土层和6米厚的强化型水泥掩体。考虑到国家计策掩体至少深达地下50米以上,因此对地下攻击能力依然不敷。
四:中国制导炸弹的发展
在美国首次利用制导炸弹之后三十年,中国空军都没有装备任何制导炸弹,1996年的中国空军的Su27SK还利用80毫米S8火箭弹履行对地攻击,当时中国缺少足够的精确制导武器,只有普通的杀伤爆破弹,在对手装备射程都超过100公里的爱国者I、天弓防空导弹威胁下无异于自尽,为了加大了中国空军的防区外打击间隔,在2000年往后自俄罗斯引进了的H59TE、H29T弹激光、电视制导导弹,2007年年底,俄罗斯国家通货膨胀问题严重,弹药的价格也随之上涨,加上中国战斗机空中实弹演习的强度明显提高,中国随即用乌克兰取代俄罗斯成为中国空军空中导弹的紧张供应商,乌克兰本来便是前苏联航空弹药,包括R27系列空空导弹、H59TE、H29T电视制导炸弹寻的器的紧张生产商,2005年,乌克兰向中国交运了363枚R27T1和R27ET1型空空导弹,2006年又向中国出口了590枚R27系列空空导弹,2007年年底向中国交付了新一批H59ME型电视制导空对地、对舰导弹,随后每一年中首都追加入口H59ME,统共得到了超过1000发射程105公里的H59ME远程空地导弹,
空对地武器部件的入口也强化中国自身的精确制导弹药生产能力,中国在发展精确制导弹药方面加大了投入,积极发展多种制导办法。包括红外成像、半主动激光、卫星定位制导等,2004年中国研制成功KD88电视制博空对地导弹和LT2激光制导炸弹,方的军事不雅观察家基本上把KD88视作H59ME电视制导空地导弹的中国版,LT2激光制导炸弹寻的器形状完备与俄罗斯R27半主动激光制导寻的器类似,中国随后公开了一种称作FL10的电视制导寻的器,构造与乌克兰的产品非常近似。在2006年,中国又推出了GPS/INS制导的天雷6卫星定位滑翔炸弹。这种炸弹完备分开了俄式设计改良,炸弹弹体重新设计,重量为540公斤:尾部安定翼为X字型,弹体安装折叠式滑翔翼,射程60公里十分靠近JDAM的设计办法。天雷是一个系列名称,利用通用组件发展不同重量的卫星制导炸弹,
250公斤、100公斤、1000公斤级激光制导炸弹称为天戈系列,天戈3是250公斤激光制导炸弹,射程20公里,加装了滑翔翼,射程增加到80公里,其他基本性能与天戈3相同,天戈5是1000公斤激光制导炸弹,探用GPS/INS+激光制导,精度3-5米,最大射程25公里,投放高度4000-15000米,投放初速率为0.5-0.95M。拥有两种弹头,天戈5-1/I为210公斤级的PBX,对强化水泥的穿透厚度为3.6米,第二种为天戈5-1II,420公斤。另一种精确打击导弹称作天戈6散布器,探用GPS/INS制导,打击精度35米,最大射程68公里。投放高度400-12000米,重量680公斤,弹头探用12个30公斤反跑道炸弹或者12个28公斤FAE弹头。。
FT系列GPS制导炸弹一共展出了FT一1、FT一3型弹两种,前者由中国运载火箭技能研究院研制,后者为航天时期电子公司研裂。,FT系列目前一共存在3种型号,个中一种型号并未展出,称作FT-2,是500公斤级的滑翔型炸弹,射程大约60公里。命中精度为30米,投放条件是在5000-12000米高度,投放速率为06-0.9马赫。FT-1为500公斤,FT-3为250公斤。最大射程为18公里。FT-4是100公斤炸弹,FT一5制导炸弹的重量还将缩小,操持以无人机投放。全体FT系列GPS制导炸弹也探用电动尾翼,但是不该用类似雷石6那样的激光陀螺,而是利用光纤陀螺。专门为这两种GPS制导炸弹设计了「轻型标准挂架」,这种挂架能够安装在现有挂架上,从而能够快速、大量装备部队。
此外中国还研制了一系列的特种航空炸弹,包括200公斤级别的低高度渗透炸弹,紧张用于毁坏机场水泥跑道。强化型飞机机库和钢筋水泥工事。它能够穿透400毫米的水泥跑道。这种炸弹长度为2500毫米,直径223毫米,投放高度60-150米。对跑道的毁坏面积达到150-200平方米,弹坑深度2米,直径至少5米。多用场航空子母炸弹,其长度为2440毫米,直径419毫米。子母弹数量147个,小炸弹穿甲厚度达到250毫米,小炸弹散布面积达到4000-10000平方米。用于毁坏电站的炭纤维子母炸弹,同样拥有147个炭丝子母弹头,毁坏面积达到6000平方米,
燃料空气弹长度为3300毫米,直径419毫米,重量280公斤,对10米地域产生的超压达到2.3Mpa,对20米地域产生的超压达到0.1Mpa。航空区域封锁炸弹紧张用于封锁机场。长度为2430-2450毫米,子母弹数量147个,用于封锁3500平方米的机场区域。综合效应炸弹紧张用于攻击机场和通讯中央。重量达到355公斤,直径448毫米,投放高度80-300米,拥有147个子母弹头,破甲厚度达到250毫米,散布面积3000-8000米。上述弹种500公斤级用于中国空军,出口型为250公斤。
五:未来上岸作战中的中国制导炸弹
经由二十年追赶,中国制导炸弹已经技能精良,品种繁多,不过未来的上岸作战,强调火力瘫痪实现速战速决,对军事计策目标的打击构成了全体战役的第一阶段,也是决定性阶段,只有取得这一阶段的完备成功才能实行有效的下一阶段的打击行动,紧张进攻手段将会以巡航导弹和地对地导弹稠浊作战,重点打击机场、军港。在稳获制空权之前,航空兵以及精确轰炸只是全体攻击的合营行动,只有大规模的登岛作战中为迟缓敌军南北声援对南北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的攻击才可能成为作战的重点,但交通干线,油库、民用通讯中央、发电站乃至核电站、政府机构等经济目标肯定不会彻底摧毁,以备战后复兴,可见精确对地轰炸不会成为紧张作战手段,未来上岸作战中制导炸弹的用武之地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