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六毛
汽车“四化”转型,也对供应链企业提出了更多的哀求。现阶段,越来越多供应链企业开始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方向上发展。国际半导体企业、环球最大的车用半导体供应商英飞凌也不例外。
日前,2020英飞凌汽车电子开拓者大会(IADC)在南京召开。会议期间,车东西等媒体受邀与英飞凌科技大中华区高等副总裁兼汽车电子奇迹部卖力人曹彦飞进行深入对话,就英飞凌的古迹表现、其在自动驾驶、新能源方面的业务支配,以及收购普拉斯后的发展方案等问题进行了互换,重点信息包括:

1、据不完备统计,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英飞凌TriCore MCU(微掌握单元)的累计出货量超过5亿颗。2010年至今,MOSFET模组(一种功率元器件)的环球累计出货量超过130亿。
2、当前,英飞凌是最大的车用77GHz雷达芯片供应商,环球市场份额占比达到三分之二。其下一代77GHz雷达芯片将采取28纳米工艺,此后还会推出点云成像毫米波雷达技能。
3、收购赛普拉斯后,英飞凌的整体计策方向依然是环绕三个核心不雅观点展开:零排放一定会实现(涉及电动化)、驾驶员变为搭客(涉及智能化、网联化)、车还是那辆车(涉及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舒适性哀求)。换言之,双方将尽力在产品、团队等方面发挥协同效应。在公司终极计策目标方面,则坚持英飞凌既定的计策目标不变。
以下为本次媒体采访的详细宣布。
一、研发团队不止9000人 TriCore MCU出货量已超5亿颗
沟通会开始,曹彦飞首先对英飞凌发展现状做了大略的先容。
英飞凌共分为四大业务部门,分别涉及汽车电子、电源与传感系统、安全互联系统和工业功率掌握。
汽车电子奇迹部是最大的一个业务部门。2019财年(即2018年10月~2019年9月),汽车电子奇迹部所获营收在英飞凌环球总营收中的占比为44%。
就整体而言2019财年(即2018年10月~2019年9月),英飞凌的营收规模约为80亿欧元(约为641亿元公民币)。曹彦飞表示,今年4月完成对赛普拉斯的收购后,估量英飞凌的营收会达到100亿欧元(约合公民币801亿元)旁边。
市场霸占率方面,英飞凌现在在环球汽车半导体市场上霸占率排在第一位。
公司规模方面,截至2019年11月,其环球员工共有4.74万人,个中20%旁边是研发职员。按这一比例打算,英飞凌在环球的研发职员已经超过了9000人。
汽车电子产品方面,赛普拉斯的加入对英飞凌原有的产品布局做了进一步的补强。
据先容,英飞凌目前可供应的产品从传感器、微掌握器、功率元器件到半导体互联器件。其产品组合的运用领域可以覆盖到车身、仪表/信息娱乐系统、底盘/安全、动力总成,以及高等赞助驾驶/自动驾驶。
而据不完备统计,截止到2020年第一季度,英飞凌TriCore MCU(微掌握单元)的累计出货量已超过5亿颗。2010年至今,英飞凌MOSFET模组(一种功率元器件)的环球累计出货量超过130亿。
英飞凌的汽车电子产品组合
二、新一代77GHz雷达芯片将采取28纳米工艺
自动驾驶是汽车行业最热的话题之一。英飞凌作为国际半导体厂商,对自动驾驶行业有着若何的判断?其在ADAS和高等自动驾驶领域的支配、方案又是若何的?
首先,关于行业发展趋势,曹彦飞给出了几点判断。
第一,自动驾驶给汽车行业带来了两个核心的变革。推动私家车向共享出行转型,推动人类驾驶向机器驾驶转型。当前,L2级自动驾驶对付许多整车厂来说,已经成为标配。
第二,未来自动驾驶级别将不断提高。L2+向L3级自动驾驶过渡时紧张面临两方面寻衅:法律法规和车内系统繁芜性的增加。为理解决后面这个问题,汽车须要拥有失落效冗余系统,而高可用性的失落效冗余系统依赖可靠的关键功能部件。
第三点,曹彦飞认为在未来乃至更永劫光内,随着自动驾驶程度提高,汽车所须要的传感器数量也将不断增多。同时,由于不同公司的方案有差异,例如不同公司对传感器和算法的理解可能不同,未来或将有不同的传感器组合方案存在。
第四点,传感器需求增加进一步推动车内半导体含量持续增长。
随着自动驾驶程度的提高,须要的传感器数量将增多
英飞凌自己正在针对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展开布局。
据先容,英飞凌现阶段可针对L0-L5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在感知、释义、决策和实行等方面,供应器件及办理方案的支持。
在传感器方面,英飞凌目前的产品已覆盖到雷达、激光雷达和摄像首领头子域。
曹彦飞颇为骄傲对英飞凌在77HGz雷达市场上的表现进行了先容。“英飞凌是最大的车用77GHz雷达芯片供应商。市场上约有三分之二的77GHz雷达芯片都是来自英飞凌。”先容完后,他又特地重复了两遍“三分之二”这个数字。
激光雷达方面,英飞凌的MEMS Mirror LiDAR知足车规级标准哀求,且拥有体积小、功耗和本钱更低的优点。但关于这款产品的商业落地操持,英飞凌暂时没有透露更多的信息。
聚焦到高档级自动驾驶,英飞凌目前推出了一些办理方案,涉及传感器、MCU、信息存储和不同的传感器组合。
下一阶段,新一代77GHz雷达芯片将采取28纳米工艺,同时还会有能实现点云成像的毫米波雷达技能推出。至于MCU,英飞凌承认在应对L3级以上自动驾驶时,以其目前MCU的资源,在算力和算法上还不是特殊强大。但英飞凌也强调在车规履历积累和安全功能的履历积累上,公司已经拥有了比较大的上风。
三、35款利用英飞凌产品的电动汽车量产在即
新能源汽车被英飞凌视为自动驾驶之外的又一个增长驱动力来源。这家环球最大的车用功率半导体厂商正就新能源汽车领域展开积极的布局。
从产品上看,当前,英飞凌的功率半导体元器件可运用在主逆变器、车载充电机、PTC加热器、压缩机、水泵、油泵平分歧的零部件上,基本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的关键运用领域。
从落地成果看,在2019年环球最脱销的纯电动汽车和插混汽车中,有15款在电动动力传统系统中利用了英飞凌的功率器件。2020年至2021年,将会有35款采取英飞凌产品的全新纯电动汽车、插混汽车开始量产。
电动汽车关键半导体功率器件
此外,就技能而言,当前以碳化硅、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朝阳东升。站在英飞凌的角度,它是如何看待这一趋势的呢?其在干系功率半导体方面又会有若何的支配?
对此,曹彦飞表示,英飞凌在碳化硅方面实在已经有25年的发展履历。针对车载充电机、主逆变器等已经陆续有产品推出,并且下一代的迭代已经在操持当中。
同时,他强调,当碳化硅运用到主逆变器上时,英飞凌的技能可以实现在800伏的系统下,将续航里程提升7%旁边,这已经得到了主机厂的认可。在曹彦飞看来,里程的提升也意味着全体系统相对本钱的降落,换句话说这将为碳化硅的商用创造条件。
未来,英飞凌会将在碳化硅领域持续投入、研发。
至于碳化硅、氮化镓等半导体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前景有什么差异,英飞凌的不雅观点是,在一段韶光内硅仍将是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主流材料。
但与此同时,家当对碳化硅的需求加大。英飞凌估量大概到2025年旁边,汽车电子功率器件领域采取碳化硅技能的占比将会超过20%。
但氮化镓元器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未来几年,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渗透率将仍占极少数。等到战胜技能和商业上的寻衅后,48伏直流变换器有希望在中长期成为有潜力的运用领域。
四、收购赛普拉斯后,既定计策方向不变
2019年,英飞凌宣告以90亿欧元(约合公民币720亿元),并购美国半导体企业赛普拉斯。今年4月16日,该收购正式完成。
对付收购后,英飞凌和赛普拉斯的计策方向,以及双方整合事情的最新进展,曹彦飞也在沟通会上进行了先容。
曹彦飞表示,收购赛普拉斯后,英飞凌已跻身于环球十大半导体生产制造企业,并成为了环球最大的车用半导体供应商,在环球汽车半导体市场中的份额为13.4%(个中约有2.2%来自赛普拉斯)。不论是产品阵容,还是市场拓展,赛普拉斯对付英飞凌都将起到“强化”浸染。
谈及收购后的计策方向,曹彦飞表示,英飞凌汽车电子的计策方向会始终环绕公司的三个核心不雅观点展开。这三个不雅观点即零排放必定会实现、驾驶员转变为搭客、车还是那辆车,分别对应了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自动驾驶)趋势,以及用户对汽车舒适性和豪华感的需求。
换句话说,赛普拉斯并入英飞凌后,将进一步推动英飞凌既定计策目标的落地及实现。而英飞凌下一阶段的事情重点是发挥双方在产品、供应链、互助伙伴等方面的协同上风,并终极为客户带来1+1>2的效果。
目前,双方的整合事情还在逐步推进当中。在组织层面,双方的部分发卖、营销等团队,现在已经开始以一个整体的团队面貌和客户进行对接。
五、估量今年中国或有500万台车搭载L2级自动驾驶系统
2020年溘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了环球汽车家当一个措手不及。作为家当链玩家之一,英飞凌对付市场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感想熏染和判断是若何的?
对付这一点,曹彦飞表示,疫情对环球各个行业都造成了影响。但得益于有效的情管控方法,现在已经可以看到汽车市场上全体家当链的复苏。
对付复苏的程度,乐不雅观些的人会认为市场将呈现出V字形的反弹,严谨些的或许会认为还须要一段缓冲韶光。但不管是那种情形,不能否认的是疫情对家当的冲击正在缓解。大环境所致,英飞凌的汽车电子业务也在复苏。
简言之,英飞凌对汽车整体市场抱持着一种比较乐不雅观的态度。
关于中国市场,英飞凌的态度还要更加乐不雅观一些。在其看来,中国对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大力推进,将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随着自动驾驶等级的不断提升,雷达和传感器的领悟会创造更多机会。而L2级自动驾驶也将会成为标准化的配置,英飞凌估量中国市场在2020年可能会有500万台汽车配备上L2级的自动驾驶系统。
基于此,英飞凌未来会连续坚持把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用户对汽车舒适性和豪华感的需求当作自己的发展驱动力。环绕这三个核心内容,进行技能和产品布局。
结语:家当链重塑带来竞争和机遇
“四化”浪潮已经席卷汽车行业高下游的每一个玩家。而一个基本共识是,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会是汽车供应链的下一个发展方向。
现如今,统统都在重塑。传统汽车代价链竞争的边界变得日益模糊。以造车新势力、科技公司、出行公司为代表的新玩家先后入局,原来是“局中人”的传统整车厂、Tier1和Tier2正积极钻营对策。
终极格局将在竞争和卡位的过程中形成。对付英飞凌这样的重量级二级供应商来说,通过横向合并(收购赛普拉斯)补足实力,不失落为新代价链竞争中抢占先机的一个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