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 » 市值450亿!46岁首创人敲钟:IDG又斩获一个芯片IPO_芯片_科技

市值450亿!46岁首创人敲钟:IDG又斩获一个芯片IPO_芯片_科技

落叶飘零 2024-12-11 02:12:33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投资界(ID:pedaily2012)12月16日,恒玄科技(BES)正式上岸科创板,这次发行价为162.07元,开盘价391元,涨幅一度超过130%,以此打算其市值超450亿。

46岁的创始人张亮从前毕业于清华大学,是中国芯片行业的“第二波创业者”。
在创办恒玄科技之前,张亮曾在多家有名半导体公司任职,一贯深耕半导体领域。
自那时起,IDG成本合资人李骁军就与他相识,并成为恒玄科技的创始投资人。

市值450亿!46岁首创人敲钟:IDG又斩获一个芯片IPO_芯片_科技 市值450亿!46岁首创人敲钟:IDG又斩获一个芯片IPO_芯片_科技 智能

投身科技创业的年夜水,张亮从一开始就立志做一家世界级芯片公司。
但芯片领域无论创业还是投资都并非易事——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早些年令不少VC/PE望而生畏。
幸运的是恒玄科技身后拥有一众投资机构的支持,除了IDG成本,还有深创投、清控银杏、元禾璞华、小米长江基金、阿里巴巴等。
本日,恒玄科技最早投资方向投资界独家讲述背后的发展故事。

市值450亿!46岁首创人敲钟:IDG又斩获一个芯片IPO_芯片_科技 市值450亿!46岁首创人敲钟:IDG又斩获一个芯片IPO_芯片_科技 智能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创业5年,这家芯片公司敲钟

市值超450亿

成立于2015年,恒玄科技算是一家“年轻”的芯片公司。

不过,其创始人张亮已经在半导体行业经营多年。
1974年出生的张亮,在从清华大学微电子专业毕业后,去到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深造,主攻电气工程和打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后来,张亮在多家有名半导体公司担当芯片设计工程师。

也是在这期间,张亮结识了IDG成本合资人李骁军。
2015年,张亮选择创业,和他一起创业的还有曾经的老战友赵国光。
至此,恒玄科技正式出身。

李骁军陪伴着恒玄科技的从0到1,熟知这家公司的创业进程。
他回顾,最初大致的方向便是想结合从前手机行业芯片设计的履历以及未来IOT、新型穿着设备的理念,而不管是创始人自己还是IDG成本,从一开始就投入了很多资金和精力,在细分方向上做打磨,终极锁定在了智能音频SoC芯片的研发、设计与发卖。

恒玄科技的定位跟海内大部分的芯片公司都不太一样。
由于起步晚,海内大量的芯片公司十几年前都从做替代性产品而切入,走性价比这条路。
而经由多年积累,我国自有家当链和人才已经足以支撑在某些细分行业实现国际领先水平,恒玄科技从一开始就定位做一家世界级芯片公司。
“他们便是从第一代的芯片公司出来的,再重复以前的路还有什么意义呢?”李骁军总结,恒玄科技是范例的中国芯片行业的第二代创业者。

“他不像一样平常的工科男。
”李骁军如此评价张亮,“浙江人,特殊有商业头脑;卖力的事情很全面,市场、技能、软件都管……综合能力特殊强,市场敏感度也好;而且特殊有创业分享精神。
”在张亮的掌舵下,恒玄科技快速发展,成立五年便成功敲响上市的钟声,开盘市值469亿元。

AIoT芯片隐形冠军是怎么炼成的

9个月营收已超6亿

成立5年上岸科创板,恒玄科技是行业里的一匹黑马——仅仅成立3年就实现扭亏为盈,成立5年净利润超6000万。
尤其是今年,其古迹更是亮眼——招股书显示,2020年1-9月,公司实现业务收入6.69亿元,同比增长40.41%;实现净利润1.17亿元,同频年夜幅增长165.39%。

这家成立韶光并不长的芯片公司,究竟做对了什么?在李骁军看来,“真恰好的芯片公司,创始人该当能做到市场和工程两者的完美结合”。
恒玄科技崛起的背后,不仅仅是其在技能上不断创新,更主要的是捉住了市场的机遇。

随着苹果发布第一代AirPods,耳机领域新一轮技能改造的序幕拉开,这恰好成了恒玄科技进入AIoT行业的一个完美切入点。
恒玄科技目前的主营业务是为智能音频SoC芯片的研发、设计与发卖,其产品广泛运用于智能蓝牙耳机、Type-C耳机、智能音箱等低功耗智能音频终端。

这个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恒玄科技2018年研发出的BES2300系列智能蓝牙音频芯片,令恒玄科技成功打入高端TWS耳机市场,直接与高通、联发科等国际芯片龙头,以及海思等海内芯片领军者站在了同一竞技场上。
据理解,该款芯片采取了28nm前辈制程该,不仅本钱低、占用空间小,功耗也远低于其他芯片巨子的产品。

“全体IoT行业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品牌正在越来越集中。
而这些品牌对付供应商的哀求也很大略——本钱、性能和做事。
尤其是性能和做事正在被头部的品牌厂商越来越看重。
”李骁军剖析道。

凭借着领先的技能和出色的性能,恒玄科技的产品不仅被三星、华为、OPPO、小米等环球有名的手机品牌纷纭采取,同时也得到了哈曼、SONY、Skullcandy等专业音频厂商的青睐。

对付恒玄科技来说,在耳机行业站稳脚跟只是一个开始。
随着智能物联网大爆发,智能语音交互的场景(如智能可穿着、智能家居等)变得越来越多,照明、门锁、空调、冰箱、车载支架等设备正在快速的语音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哀求终端设备具备智能语音交互能力。
而这统统背后的关键在于智能语音交互,依旧离不开智能音频芯片,对付恒玄科技来说,这将是一个无限的市场。

尤其是被认为是智能家居体系中最不可或缺的智能音箱,已经吸引了国内外浩瀚互联网巨子纷纭入局。
但鲜为人知的是,恒玄科技的芯片目前已经广泛支持谷歌、百度、阿里、三星、华为、小米等主流厂商的智能语音助手,俨然成了“AIoT芯片隐形冠军”。

IDG成本陪跑多年,深创投、阿里入局

早期投资方讲述背后故事

回顾5年以来的进程,恒玄科技背后离不开一众创投契构的支持。
据投资界不完备统计,恒玄科技投资方包括IDG成本、深创投、小米长江家当基金、清控银杏、元禾璞华,以及阿里巴巴等。

个中,IDG成本是恒玄科技的创始投资人。
李骁军作为半导体行业的一个老兵,曾是Marvell和Bradcom的技能骨干,参与并领导了多个芯片的设计与开拓。
履历丰富的李骁军创造“他们(张亮)看到了更大的市场机会。

“赌人,就这一条,对我来说就足够下决心了。
”在回顾投资逻辑时,李骁军见告投资界,“在芯片竞争这么激烈的行业里,张亮在一开始的从业经历就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从这一点来说,做什么方向都是次要成分了。
比较难得的是他们这种重复创业者,以前有丰富履历和客户积累,并且想去做一件一定要超越以前的事,对自己哀求更高了。

在他看来,真恰好的芯片公司,一定是市场和工程的完美结合,“大家可能以前低估了芯片公司对创始人能力的哀求,总是以为这就完备是工程师的事,在我看来未必是这样子。
”李骁军进一步阐明,芯片创业绝不是大略地做好产品就可以,酒喷鼻香也怕巷子深,工程能力、客户积累以及对付市场前瞻性的觉得,缺一不可。

从2016年开始,在恒玄科技仅有的3轮融资中,IDG成本均有参与。
根据招股书,IDG成本(主体为RUNYUANⅠ和RUNYUANⅡ)是恒玄科技最大外部股东,持股比例为17.07%。

投资后,李骁军仍旧和恒玄科技的团队保持深度且轻松的互换,他们常常在一起喝咖啡时,磋商关于公司的日常和困惑。
当然,IDG成本也为恒玄科技带来了除资金以外的其他资源。

除了IDG成本之外,深创投及其参与管理的前海万容红土也是恒玄科技的主要投资方之一,这也是深创投2020年斩获的第四家半导体上市公司。
显然,随着一级市场半导体投资热潮来临,真正早期的代价投资者已经进入了收成期。

默默布局十七年,

IDG成本最全芯片版图曝光

随着恒玄科技的上市,IDG成本的半导体版图浮出水面。

2003年,在李骁军加入前,IDG成本就已经开始布局半导体行业。
而早在1997年,IDG成本斩获的第一个上市项目——风华高科,便是出自前辈制造方向,随后在芯片设计、传感器、集成电路、半导体设备等多个领域布局,投资了10余个细分行业的头部项目,并有超过半数企业已经或即将上市。

实际上,在投资人这个身份之前,李骁军一个不为人熟知的身份是半导体行业从业者。
他曾是两家上市公司Broadcom Corporation (BRCM)和Marvell Semiconductor (MRVL) 的技能骨干,多次参与并领导了芯片的设计与开拓。
从业经历带给他绝佳的行业敏感度。

李骁军坦言,“IDG成本的芯片投资高峰实在有两波,第一波是十几年前,而这两三年则是第二波。
本日上市的那些芯片公司,都是经由十年的,你只要在那个点投入的,后来活下来的,本日的收益都会非常好。

事实上,恒玄科技并非IDG成本今年斩获的第一家IPO芯片公司。
在海内机构投资人鲜少关注芯片行业时,IDG成本就在2002年参与了芯原股份的A轮融资,这也是芯原股份的首轮融资。
今年8月,芯原成功在科创板挂牌上市。

此外,在2005年,IDG成本投资了业内领先的电视与机顶盒集成芯片公司晶晨半导体(Amlogic),14年后,晶晨股份顶着科创板受理的第一家拟上市企业——科创板 001 号的名头挂牌上市。

2007年IDG成本又率先投资了环球领先的通信芯片公司锐迪科,2018年1月19日,紫光集团旗下展讯和锐迪科正式完成整合并改名为紫光展锐。
紫光展锐作为紫光集成电路家当链中的核心企业,已发展成为环球前三的手机基带芯片设计企业,中国最大的泛芯片供应商,中国领先的5G通信芯片企业。

在李骁军看来,投资芯片遵照两条线。
一条便是碰到好的创业者,同时也是有前景的市场,就一定果断脱手。
但对付芯片行业,精良的创业从来都是稀缺资源,一旦创造就要持续锁定。
这一点上,李骁军投资翱捷科技和恒玄科技的情形一模一样。

翱捷科技(ASR),是目前中国基带公司中除海思外唯一拥有全网通技能的公司,而IDG成本更是在翱捷科技创立之初就早早下注。
8月26日,上海证监局表露,翱捷科技拟科创板上市并与海通证券签订了发行上市辅导协议,IDG成本也即将再度斩获一个IPO。
李骁军表示,“我们是5年前投的ASR,这跟市场热不热完备没紧要。

另一条线便是要跟随市场,在李骁军看来,在市场热度更高,更生动的时候,作为投资机构花更多的精力关注是正常的,市场的火热也让芯片项目有了更多退出的机会。
“在过去的两年,在芯片上我个人的投入韶光,包括基金的投入,比较较过去也确实多了不少”。

众所周知,芯片家当投资门槛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周期长,曾经让不少VC/PE都望而生畏。
但如今,推进集成电路的国产自主化、实现供应链安全可控已经迫不及待,伴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撑,近两三年越来越多的创投契构开始发力投资半导体。

李骁军提醒,“芯片在现在已经很热了,竞争激烈而且估值也偏高。
但这又不是一个像To C那样可以踩着油门就能往前走的行业,用钱堆也不一定就能出来产品。
因此如何在这个行业里找到长期的代价,是包括投资人在内所有人要面临的一个共同寻衅。

标签:

相关文章

武汉证券IT,驱动金融创新的动力源泉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作为金融创新的排头兵,武汉证券IT在推动金融行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

智能 2024-12-28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