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金桥出口加工区的中微公司,就要换上公司供应的皮鞋,这家精密制造企业哀求六根清净。在清洁室门外,解放日报·上不雅观新闻看到身穿白色事情服、戴着白帽子和口罩的研发职员,正在测试一台大型设备,它便是环球屈指可数的5纳米刻蚀机。只见一片片300毫米大硅片被机器手抓起,放入真空反应腔内,开始了它们的刻蚀之旅。“多种气体会进入真空反应腔,经由化学反应变成等离子气体,随即产生带电粒子和自由基,与硅片发生化学物理反应。”中微首席专家、副总裁倪图强博士说,这些化学物理反应在硅片上开槽打洞,形成令人叹为不雅观止的微不雅观构造——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可集成60多亿个晶体管。
方寸间近乎极限的操作,对刻蚀机的掌握精度提出很高哀求。据倪图强先容,刻蚀尺寸的大小与芯片温度有逐一对应关系,中微自主研发的部件使刻蚀过程的温控精度保持在0.75摄氏度内,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气体喷淋盘是刻蚀机的核心部件之一,中微和海内企业联合开拓出一套创新工艺,用这套工艺制造的金属陶瓷,其晶粒十分风雅、致密。与入口喷淋盘比较,国产陶瓷镀膜的喷淋盘利用寿命延长一倍,造价却不到五分之一。
创新成功的窍门是什么?2004年,尹志尧博士与杜志游博士、倪图强博士、麦仕义博士等40多位半导体设备专家创办了中微公司。当时,天下上最前辈的芯片生产线是90纳米制程,但中微创立之初就开始研发40纳米刻蚀机,由于他们深知,集成电路家当技能迭代很快,必须超前两代开展自主研发。90纳米的下一代是65纳米,再下一代便是40纳米。拥有国际化团队,也是成功的一大缘故原由。经由外洋引进和本土培养,中微600多名员工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公司的研发团队十分完全,200多人的专业背景覆盖30多门学科,为刻蚀机研发这一系统工程奠定了根本。

凭借自主创新,中微已申请1200多件国内外专利。“由于有大量专利保护,我们已经历4次与西方国家企业的知识产权诉讼,未尝败绩。”公司副总裁曹炼生见告。今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基于中微提交的证据,认定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维易科的一件发明专利无效。此后,中微经历的第三次诉讼以和解告终——他们和维易科分别在福建和纽约撤诉,握手言和。
“刻蚀机曾是一些发达国家的出口牵制产品,但近年来,这种高端装备在出口牵制名单上消逝了。”倪图强表示,这解释如果我们打破了“卡脖子”技能,出口限定就会不复存在。如今,中微与泛林、运用材料、东京电子、日立4家美日企业一起,组成了国际第一梯队,为7纳米芯片生产线供应刻蚀机。明年,台积电将率前辈入5纳米制程,已通过验证的国产5纳米刻蚀机,估量会得到比7纳米生产线更大的市场份额。
栏目主编:黄海华 笔墨编辑:俞陶然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