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厚健退了,还带头放弃了可以终生持有的股份。
文|《中国企业家》 刘炜祺
编辑 | 米娜

图片来源|海信集团官微
3月12日下午,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在海信大厦参加了一个简短的“信印”标志揭幕活动。信印,由海信人按下的一枚枚指纹汇聚而成,是海信诚信文化的载体和凭据。
随后,在集团每月例行的经营事情讲评会召开前,周厚健宣告自己已辞去海信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控股)董事长职务,董事会已选举由原副董事长林澜博士接任。话落,他与参会同事告别,没有鲜花、红毯、标语横幅,活着人的掌声中他离开了海信。
周厚健出生于1957年,是中国家电企业元老之一。“信印”之下,在海信事情40年,执掌海信30年的周厚健,将接力棒交了出去。在一位海信员工眼中,“海信从没人知道到家喻户晓,从小工厂到大集团,从中国到环球,都离不开他的指挥安排。”
周厚健的卸任是有迹可循的。早在2015年,周厚健就表示,“我今年58了,还有两年退休,我已经想好了到点就退。”但在2016年,青岛市政府决定:延长周厚健退休年事,退休韶光不定,紧张看身体状况。给出的情由是“有利于企业家精神和财富的延续,也有利于海信的持续发展。”此后,周厚健明确表态,“按照青岛市国资委对管理干部的哀求,65岁是退休年事。我最多不会干过65岁,我不会拖韶光。”他许诺,退了之后不会再管这管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要相信一代更比一代强。
今年,周厚健65岁,他按原定操持定时退休,不恋战,将执柄从容交给了仅比他小一岁的林澜。而同为青岛家电企业的掌舵人,四个月前卸任海尔集团董事会主席的张瑞敏,正式退休年事为72岁。位于珠海的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今年67岁,仍旧在任。
在周厚健看来,恋战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没有自知之明;一种是能力很强,其他人都弗成,“这两种人我都不是。”
据海信方面供应的内部信息表露,从2021年初开始,周厚健就向董事会明确提出了退休操持。在前不久的集团董事会会议上,周厚健辞去董事长职务时,推举林澜接任董事长,该决议得到董事会的全票通过。对付接班人的考虑和“谋划”,周厚健的情由是:一是海信正在快速发展为“天下级企业”,须要一位有国际视野的带头人;二是海信到了须要转换一种管理办法的时候。
据海信2021年财报显示,其外洋收入打破700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体集团总营收达42%。海信逐渐实现其“海信大头在外洋”的集团策略。
“林澜博士之前卖力国际营销,也是外洋市场的紧张开拓人。”上述员工称。由林澜接班,或许意味着海信将进一步加速外洋业务的布局。
“企业没有副业,只有主业”1982年,从山东大学电子系毕业的周厚健进入青岛电视机厂事情。1992年,他升任为厂长。刚当上厂长的周厚健,为了降本钱、裁冗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1994年,在一片质疑和反对声中,周厚健将企业品牌从“青岛”改为“海信”,将海信从操持经济时期的工厂,转型为市场经济时期的当代化企业。
在他带领下,海信从一家地方电视机厂,发展为如今拥有多媒体、家电、IT智能系统、地产及当代做事等四大家当板块,环球布局29个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20所研发机构的跨国电子信息家当集团。2021年,海信实现业务收入1755亿元,同比增长24%,创历史新高。
1996年,海信在海内高出发点地引进变频技能,成立空调公司。来源:公司官网
一起走来,周厚健对自己彷佛并不满意。在海信三十五周年时,周厚健说出了他的三个不满意:规模不足大、成本运作不好,外洋拓展力度不足。十年过去后的2014年,周厚健说“不满意的更多了。”他认为海信的市场推广能力弗成,他将此归咎于自己:“紧张是我这个头弗成,头儿弗成,别人就要做很多事情。”
理工科出身的周厚健偏爱逻辑,选接班人第一条便是要有逻辑思维能力。但他不爱抛头露面,说话也很谨慎。在2017年十大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周厚健说,“我平时很少抛头露面,准确的说是我比较怕抛头露面,以是影响了海信的宣扬。大家更多是在电视、空调、冰箱这些家电产品中理解海信,实际上,海信在科技含量比较高、非消费品领域里做的很不错。”在周厚健看来,海信在精准医疗、打算机赞助、聪慧交通、光通信家当都是中国做的最好、最大的企业,但外界并不知晓。
外界将周厚健的管理风格归结为“中庸”。但周厚健并不认同,“中庸是一种能力、一种水平,我哪有这种水平?表面的传说很不准确。”他自我总结是爱憎分明,老实、正派是他非常看重的,“我从来不会当讲的不讲,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当讲的一定可以永久不讲。”
谨言慎行的周厚健偏爱技能,在很早之前,他就主见“技能立业”。在2005年接管媒体采访时,周厚健曾透露,在1990年参加美国CES展时,他就意识到,没有芯片研发,中国电子家当将没有真正的发展。但当时,海信还没有芯片研发能力。2000年初,海信召开漫谈会谈论是否研发芯片时,内部见地并分歧一。但经由一番稽核,终极在2000年立项。
这个项目对海信来说失落败风险很大,一旦失落败,投资完备无法收回,“别的项目失落败后,还能留下厂房、设备、仪表等,这个失落败将导致投资空空如也。”当时,海信芯片的研发投入达3000多万元。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是精确的,在投入产出比上,利用自研芯片,降落本钱带来的效益远远大于投入,也给企业创造了利润空间。
对付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周厚健有自己的判断逻辑。他曾表示,在海信内部没有副业,凡是海信列出的家当都是主业。“海信赖何一个家当都有很多的竞争者,如果我们列为副业的话,人家当主业都不一定做好,你当副业能做好吗?也就只有一个可能性,去世掉。我个人认为,企业没有副业,只有主业。他们之间最大的协同便是信息技能。”
“我退了,也带不走股份”周厚健认为,管理要素中,不管任何组织,人是第一位。再往下讲,选人和勉励人是最主要的。
据悉,山东国企“混改”开展最早的企业是海信集团。2001年,青岛市体改委下发了《关于青岛海信电子家当控股株式会社获准设立的关照》,个中明确表示:“赞许以海信集团为主发起人联合公司经营层职员周厚健、于淑珉、刘国栋等7人,以发起办法设立青岛海信电子家当控股株式会社。”
事后,在接管媒体采访时,周厚健表示,股权勉励是中长期勉励的最好办法。最好之处在于,企业干的好,他本人收益也好;企业干的差,他本人丢失也大。
对这一勉励办法,他也曾进行过详细讲述:在海信,股权包括所有权、支配权和受益权三个组成部分,其他公司这三部分是一体的,但在海信却是分离的。即所有权和受益权给员工,而员工没有支配权。也便是说,拿到海信股权的员工,在股东大会上有表决权,也能接管股权收益,但是不能抵押转让,调离、撤职、退休时不能带走。
在海信,“人在股在、股随岗变、离岗退股、循环勉励”的16字股权勉励原则,适用于所有海信员工,个中也包括周厚健自己。“海信的员工持股与很多公司不一样,股权冲破了终生制,岗变股变、人退股退、循环勉励。我自己退休了也带不走股份。这也是当年大胆改革的结果。” 周厚健这样说。
如今,选择退休的周厚健,遵守了自己的承诺,带头放弃可以终生持有的股份,做到“人在股在,人退股退。”
来源:海信集团官方微博
海信这一独占的股权勉励办法,也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果认可。此前,国务院国资委曾让周厚健给国资委一百多个央企去做个报告。“这表明他们认可你这个勉励办法。国资委也考虑借鉴和推广这种股权勉励办法,我们毫无保留的把这一套办法的关键之处都讲了。”
在股权勉励上,海信的股权勉励在30%-50%之间,“太小没意义,对员工勉励的范围不足,太大也弗成,太分散,决策可能就比较麻烦。”
面对国资委果认可,周厚健认为,在于股权设计比例既让国资委满意又让员工得实惠。他说:“一样平常来讲,海信控股到下面孙公司,员工持股比例占总股本的30%-50%。持股比例太小对员工勉励的范围不足,太大也弗成,太分散,决策可能就比较麻烦。至于国资委满不满意,关键是股东投资要增值。”
周厚健相继在子公司层面大胆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建立起了有社会法人投资的系统编制或建立股份公司,对员工履行股权勉励。在2020年,海信进一步深化所有制改革,推进了集团层面混改。
“海信没有灵魂人物”2021年1月,海信完成了新一轮混改。据海信视像公告显示,2020年12月30日,青岛市国资委将持有的海信集团100%股权划转给青岛华通。这次划转后,海信控股开始行使原“海信集团”的全部职能,管理全部业务。2001年,海信控股作为海信的股权勉励平台成立。
混改完成后,海信控股目前的大股东为自然人,合计持股36.85%。个中自然人持股包括了海信大部分基层及以上管理者;青岛国资控股的海信集团,其持有海信控股的比例低落为26.79%。这次混改后,海信控股成为海信视像(600060.SH)、海信家电(000921.SZ)的第一大股东,两家上市公司也不再是国有控股公司。
混改完成后的2021年11月,周厚健、贾少谦分别卸任原“海信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分别由郭进和李涛接任。但3月12日,周厚健还是按照原定操持卸任了海信控股的董事长职务,宣告正式退休,并接管了海信“终生名誉董事长”名誉。
2020年年初,格力电器完成混改,高瓴成本通过珠海明骏受让格力电器15%股权成为控股股东,格力电器成为非国有控股企业。海信集团一名人士曾坦言,格力电器的混改,给海信带来很大压力。
在格力、海尔、TCL等同类家电企业中,海信也是末了一个成为非国有控股企业的家电龙头。在家电行业格局的变迁中,企业系统编制改革是发展的主要成分。在完备市场化竞争的家电市场中,就成本市场表现而言,早已完成系统编制改革的美的和格力的市值和古迹更亮眼。这次混改后,将使海信在系统编制机制上与其他家电巨子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展开竞争。
事实上,海信完成混改后,年轻的管理团队已逐渐接棒。据《第一财经》宣布,周厚健这两年刻意低调,为退休铺路。64岁的原海信集团副董事长林澜,被周厚健认为是海信须要的具国际视野的带头人。
公开资料显示,林澜从前毕业于美国纳西科技大学机器工程系,获博士学位;曾在科龙卖力国际化业务,2006年随着科龙被海信收购而加入海信;随后,他一贯卖力海信的国际化业务,推动海信的环球化布局,包括在墨西哥、东欧建立北美和欧洲的生产基地。
近三年来,海信连续并购日本东芝电视、欧洲厨电企业gorenje、环球汽车空调公司日本三电控股,成为天下家当并购市场最生动的中国企业之一。如今,从海内和国外的表现情形来看,海信在外洋市场的表现要好于海内。
据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透露,公司2021年收入估量打破17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个中外洋收入打破7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外洋收入占全体集团总营收比例估量达到42%。
在集团国际化计策以及过去一年中外洋古迹逆势增长的情形下,周厚健选择了激流勇退。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企业领袖人物,私下里,他不说教不务虚;在公开场合,他对外称海信没有灵魂人物,也拒谈企业的未来。周厚健知道,由一个脑袋很大的人来拍板,终极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海信的未来该由下一代人来决定。
参考资料:
《海信董事长周厚健:我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21世纪经济宣布,李清宇、张勇
《周厚健师长西席退休》海信集团
《岁月不语,自有答案!
周厚健卸任海信,接任者林澜能给海信带来什么》青股
《海信式混改,让长期代价迸发的拐点已至》闫跃龙
《周厚健选择技能立企 核心技能研发并不孤独》经济不雅观察报,任雪松、杨兆清、李晶
《周厚健的决议时候》21世纪经济宣布,李清宇
《2021年海信外洋收入首破700亿元 总裁贾少谦详解逆势增长缘故原由》经济不雅观察报,种昂
《海信周厚健交棒林澜 青岛两大家电巨子均完成交卸班》第一财经
《海信集团混改后法人变更,周厚健仍任海信控股董事长》中原时报,卢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