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有过Diy攒机履历的玩家一定对“主机电源”这个硬件不陌生,它作为一台电脑的核心硬件,起到了为所有硬件包括显卡、主板、散热风扇、硬盘的供电浸染。同时,电源产品的价格也差别很大,涉及到的紧张参数包括额定功率、转换效率、模组设计等等。
而本日要讲的“电源规范”并不是上述提到的某一个技能点的变革,而是全体电源设计就要翻入下一个时期了,它肯定也会影响到周边与之搭配的硬件设计,如主板、散热风扇的供电设计等等。
电源进化:ATX→ATX12VO
ATX目前标准下电源的供电接口

先来聊一聊目前已经是绝对主流的“ATX”电源规范,该规范是1995年Intel公司制订的主板及电源构造标准,是英文(AT Extend)的缩写。ATX电源规范在近30年中也在不断进化,先后经历了ATX1.1、ATX2.0、ATX2.03和ATX 12V等阶段。
1000W电源的输出能力
目前市情上的电源遵照ATX 2.03的标准的也已经比较少,更多的是ATX 12V标准。以最新的ATX12V标准为例,电源分别供应了+12V、+5V和+3.3V电压,个中,+12V为CPU、显卡和主板部分功能供电。而诸如内存、硬盘或者RGB灯光则须要用到3.3V或者5V的供电能力。
ATX12V电源规范下的供电变革情形
听到这里,可能很多人已经晕了,什么3.3、5、12,为了大家更加普通的理解,我们将电脑供电比喻成为“后厨”,在后厨当中,电源便是“切菜师傅”,切菜师傅供应三种不同的加工办法:切片、切段、切条。在现有的标准下,切菜师傅每天都在从事这三项事情,并且同时进行。
而电脑上的硬件,如显卡、CPU、主板,它们只须要各取所需,然后炒菜即可。电脑从90年代发展至今,涌现了一种情形是:小功率需求减少,大部分紧张硬件的功率都在提升。
硬件的功率提升,对电源的输出哀求也在提升
也便是说,乐意吃片的人越来越多,以是对付切菜师傅切片的能力哀求也就越来越强。以目前的顶级显卡RTX 2080ti为例,它的最大功耗达到了260W,在5V和3.3V标准下,很难知足它的供电需求。其余,目前顶级消费级CPU如AMD R9 3950X,标称的TDP也达到了105W,这还不包括超频等情形,同样有着很大的供电量需求。
因此,12V的供电需求在不断增长,而Intel推出的最新ATX12VO电源规范,个中的“O”便是“Only”的缩写,也便是说在最新的电源规范中,12V迎来了“大一统”,换句话说,这次后厨不须要3个切菜师傅了,只保留一个切菜师傅,所有的周边硬件想要炒菜,只能选它切的“片”。
全新的电源规范
前面也提到了,现在12V在电脑全体供电系统中起到了非常主要的地位,CPU、显卡和主板大部分功能均是12V供电的,那么,其他的硬件情形呢?比如硬盘,很多3.5英寸机器硬盘目前须要用到的电压是+12V、+5V和+3.3V,个中+12V是供给电机利用,+5V和+3.3V则是主控电路利用。
另一个电脑的紧张硬件:内存,实际上也是由主板供电中的3.3V驱动的,是通过3.3V电路再进行转换,转到事情的1.5V、1.35V。此外,利用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很多也利用到了5V和3.3V的供电,只有近两年兴起的PCI-E接口m.2硬盘则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转换问题。
牵一发而动全身,未来硬件的大变革
大功率充电头的供电档位,和电源有很高的相似度
实际上,有一个大家更加熟知的行业也在近两年经历着“功率革命”,那便是移动设备的充电功能,同样是将220V接入,并转换为输出功率,而移动设备的厂商则坚持了“多头并进”的态势。在多个快充标准中,最为熟习的该当便是高通的QC标准,这是一套很明显的以高电压、低电流供应大功率的思路,QC2.0和3.0都供应了12V的档位支持。
而近两年开始异军突起的还有另一股势力,也便是USB- Power Delivery,也便是USB PD快充协议,它是由USB-IF组织制订的一种快速充电规范。它同样供应了高电压输出的能力,目前市情上常见的65W、45W,都达到了12V乃至20V的高电压。以是从各行各业来看,只要对功率有需求,提升电压基本都是必经路线。
全汉这次展示的电源产品
电源作为电脑的核心供电部件,它的改变也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在今年的CES 2020上,全汉就展示了第一款采取ATX12VO电源规范的产品,这款电源型号为FSP500-30AKB,砍掉了3.3V和5V的供电,采纳了3路12V输出,分别可以输出20A、25A及1.5A电流,最大功率490W。
至此,ATX12VO电源规范完成了与大众的首次见面,不过在展台上既没有配套的产品,也没有干系的详细参数。对付电脑中的CPU和显卡,完备不用担心新标准带来的问题,由于他们早就采取了12V的供电。对付硬盘,可能会采取转换电压或重新设计掌握电路来办理,而这场变革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会落实在主板上。
主板目前的24pin插口,将是新规范撤消的第一个部件
要知道,主板目前利用的20pin或24pin插槽当中,5V和3.3V都是必不可少的供电能力,它驱动的便是功耗很低的硬件,如I/O芯片以及外围电路,其余便是内存,还有常见的USB接口(不包括Type-C)在现有的硬件环境下,很难做到12V的统一供电,这时,为了过渡,要么便是主板承担电压转换的任务,换句话说,主板将电源原来的3位“切菜师傅”再次招揽回来,自己组建后厨分配食材。
或者另逐一种情形,便是所有硬件厂商全部转为12V标准,不仅包括主板设计,还包括外设、附件等等。从短期来看,新的电源规范不会改变现有的硬件市场,由于有很多须要重新设计、再次统一的问题。而且PC的迭代速率也很缓慢,这也影响到了干系标准的运用,比如现在大家都知道的USB3.0,它的规格是2008年11月发布的,直到现在,很多主板仍旧没有做到全部支配该接口。
但从长期来看,新的标准带来的12V高电压与更大的功率,实际上为更多电脑硬件供应了可能,供电的上限提升,也会打破外设的设计瓶颈,比如通过最高100W的PD协议支持,你的键盘也可以变成一个“小型打算机”利用,硬盘也可以配置更大的缓存能力以及更为繁芜的掌握构造等等,虽然很迢遥,但也值得期待。(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拍照/邓剑云,编辑/项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