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讯 » 硬件工程师——到底要不要连续坚持_硬件_工程师

硬件工程师——到底要不要连续坚持_硬件_工程师

南宫静远 2024-12-10 06:57:0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分享1 ——林工

本人从事过一段韶光硬件事情——板级设计工程师,抛砖引玉从非技能角度说一下自己意见。
电子信息行业已经是一个高度成熟的家当,现阶段的市场发展趋势,对硬件工程师新人来说的确是不容乐不雅观。

硬件工程师——到底要不要连续坚持_硬件_工程师 通讯

1、硬件工程师沦为“裱糊匠”。
很多知友将这个征象归纳为器件性能提升和原厂参考设计的完善,以是硬件工程师变成了高等抄板工。

在这里不妨设想一下,在20年前,一个刚走出校园的硬件菜鸟A须要搭建一个8031+RS232串口通信的最小系统须要做哪些事情?器件选型须要在代理商字典一样厚的选型手册里研读半天,联系代理或原厂供应规格书数据手册,光得到一个datasheet就得花上半周韶光。

从教材或各种文献中找出板级系统的搭建和调试方法,为昂贵的编程器用度审批不能通过而发愁。
制作样板时没有方便的EDA软件和打样做事,花上大半周韶光把电路才能调通。
知乎上还有前辈分享过经典案例,某原厂芯片编程指南全国只有一本,须要长途出差跑去对方办公室,求爷爷告奶奶才能阅读复印。
20年前,哪怕是做一个8031+RS232的小系统,都可能花上大半个月的韶光。

这种事情放在本日是不能想像的,淘宝上有现成的最小系统,有成套低价出售的设计资料,深圳有各种24小时出货的快板厂,20年过来了,做同样的一个功能系统,可能只须要1天就实现了。
随便比划两下就能用,极少涌现点不亮或完备用不了的情形。
放在20年前,可能就会由于复位电路设计不当、锁存器速度过慢这样的问题摧残浪费蹂躏数天的调试韶光。
在这种情形下,硬件工程师的代价在于他们的信息积累,充足调试履历能帮助系统定义设计过程节约大量的韶光本钱。

本日的老板并不会由于他的工程师能阅读原厂datasheet,知道M厂器件性能比P厂精良而给他多付人为,这些是硬件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本色”。
然而我们日常事情又有相称一部分韶光花在这些事情上,进行创造性事情的精力少了。
信息的加速流动和透明化将硬件工程师从效率极低的信息网络过程中解放了出来,半导体器件集成化则逐步剥夺了板级工程师对硬件系统定义职能。

2、研发代价分解使硬件工程师失落去主动权。
不妨再回到20年前,A的雇主接到了某大国企邀约,希望在这套8031+RS232的根本上为生产线设计一套温度监控系统。
然而A的方案在现场总是被机电设备滋扰重启,竞争对手的硬件老鸟B得知后,拿出来一套现成的RS485方案,把A家打下阵来。

如今,原厂拿出的大量设计资料和参考指南,任何人都可以免费查阅,诸如「RS485比RS232稳定」这样的知识差距被无意抹平,信息高度透明时,大量知足普通消费需求的经典设计无需被重复创造。
我们常说「抄抄改改就能出产品」,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吗?抄demo就能出产品,意味全体家当的生产力已经处于相称高的水平,不用为买不到器件找不到配套厂家加工而发愁。
但是从硬件工程师的个人发展来说,却是很不利的情形。

更要命的是,本日普通硬件工程师面临的是家当链上游的降维打击。
工业4.0、智能家居、可穿着这样的家当观点层出不穷,技能信息极大丰富剥夺了普通硬件工程师参与创新的机会,更没有参与定义技能标准的资格。
个人化的创新性的事情不推广不定义则不可能创造大的效益。

而家当观点的定义权力却每每节制在细分方向的巨子手上,他们本身节制乃至把控业界趋势而将竞争上风和利润最大化,小企业只能作为追随者参与个中。
各种厂家为什么乐意分享自己的技能见地和系统设计呢?技能本身很值钱,但对付面向普通消费者大量生产的廉价产品来说,只有担保自身在技能体系里的话话权,才能担保钱能稳稳当当落到口袋里。

3、从业群体分层和封闭化。
这问题下有不少知友都以为高端职位少,硬件工程师难以在技能上有纵向深入发展,培养本钱高昂。
关键问题在于,电子信息行业尖端技能发展短韶光内无法造福全体行业群体。

举个例子,丈量方案T公司参与定制了80G高速总线的标准,在行业运用非常成功,那么下一代100G标准很有可能也是T公司参与牵头。
T的大客户Z公司硬件工程师在设计板卡时碰着困难,会首先寻求T公司帮忙。
久而久之,T和Z间的技能职员流动会变得平滑。
然而T和Z在高速总线上积累的技能履历对用普通MCU进行运用设计的A和B毫无帮助,T和Z也不会考虑招聘A B作为硬件研发。

这个问题下说硬件工程师发展差和说硬件工程师发展好的不雅观点各成一派,险些谁也说服不了谁,大概这便是硬件行业的大发展产生技能壁垒的表示。
能赢利的知识和技能并不能改造不赢利的细分方向。
技能壁垒让全体行业的从业职员分层加剧,并加重了高下流动的本钱。

如何跳出这个怪圈?这个问题下知友提到硬件工程师的代价在于定义产品的能力,既然一味钻深,纵向走不通,我们可以走横向发展。
但我认为这依然无法冲破硬件工程师职业发展的城墙。

分享2——王工

作为从业多年的硬件人,我以为这二十年,硬件工程师的就业环境是涌现了天翻地覆的变革的,变革便是门槛不断降落,到如今,网上的资料已经丰富到随便下载点开拓板来源资料包,就能够入门的地步,这在2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门槛降落是一方面,但是随着高速数字器件和安规标准的一直发展,硬件工程师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开,以至于到了涌现阶级壁垒的程度。

你拿着开拓板资料,搭一个stm32的最小系统有没有问题?当然没问题。
但是让你布一个高频十层板你行弗成?整改EMC行弗成?射频天线设计行弗成?硬件工程师的事情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就业经历成为提升薪资最主要的东西。
你如果一毕业就进大厂搞ic设计,或者基带,或者高速fpga,或者emc实验室等等,做个几年跳个槽,收入不可能低,但是如果进小公司还是弄低端电子产品,那可见未来提升空间狭小。

硬件设计已经变成极度依赖资源的行业,你如果能打仗到前辈的实验室,凭着从业履历都能拿上一份高薪。
这便是硬件和软件差异最大的地方,软件的学习资源都是开源的,github要什么有什么,学习本钱低,只要努力,进互联网这个行业不难。
但是硬件工程师的阶层差距正在不断拉开,变成吃履历的行业,诚然你能设计基本的电路就基本饿不去世了,但想拿高薪,没有高端行业从业经历是弗成的。

以是我个人以为,如果你已经能够打仗到高规格的硬件设计事情,那么连续做下去肯定是好的,如果你还在低端行业打滚,我建议做硬件的同时也学软件。
两个都会,那你就有自己独立做产品的能力,至少就业面能扩展很多,乃至有机会还能出来创业,毕竟现在量产电子产品的本钱也越来越低了,打板贴片都网上一条龙可以办理,办理外壳问题就能拿出来卖了,不失落为一条可行的创业路径。

分享3——鲁工

从2个方面剖析:

第一个是你本身情形出发,硬件类( FPGA DSP PCB layout等)、算法类。

本身根本情形如何?问题不在于你反感不反感,而是你能否坚持下去或学习的过程中是否顺利。
是,没错,我们这些年轻人是该当受点苦,是该做一些历久的事情。
可如果我们在这个过程能轻松的话,为什么不让自己轻松点呢?兴趣固然主要,在我看来,根本也同样主要,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和韶光是非的问题,还牵扯到往后你成果的多少和质量(研究生特殊看重这个)

第二个我们谈谈关于你感兴趣的东西——硬件类。
实在你这个情形~算不上纯硬件,有点带软件的意思在里面,由于毕竟咱们自己layout出来的PCB有可能还是须要自己去做一些驱动程序和一些板子的功能调试,还是要自己coding~

电子开拓多好玩,电子设计多故意思。
(跟TM吸毒一样上瘾又费钱)看到自己做的板子,自己做的电路,写上自己的程序,办理了一些项目的问题~摸得着的那种,多故意思!

这么说吧,硬件这一块入门易,提升难,须要耗费韶光金钱人力,特殊吃履历。
想站在金字塔的上层可能就更难了~和司帐有一点像,越老越吃喷鼻香。

没有几年的项目履历积累吃不下来,把稳,我这里的项目履历指的是对高速旗子暗记PCB layout、多层板、EMC、开关电源、FPGA等等,太多太多须要考虑的了~而不是简大略单的写几个单片机程序(这类的工程师培养起来不是很费事)

没有哪个专业是好的,没有哪个专业是不好的,适宜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兴趣主宰)

如果你真的喜好搞电子搞嵌入式搞硬件开拓,那就入坑吧(我和你一起挖坑一起跳)反正我是没有退路了~hhh

末了:如果能行的话,还是选去做2吧~在读的时候论文专利都相对付要好出一些,对你研究生生涯肯定是很好的,海内环境2比1要的多~并且近年人工智能、大数据又重新带动了掀起了打算机技能之风~站在风口上的专业肯定是没得说的。

而硬件这一块,国家的政策以及行业的问题导致发展速率远远没有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快(这是我们不愿意承认但是存在的一个事实)。

拿一份bat offer比什么都来得高兴!
并且平台好,职业生涯发展速率快!
当然做软件这一块后面也有一些弊端,可能也须要转型一贯做研发也是不现实的!
这都是后话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