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在当代生活里无处不在。一部智好手机有数10支传感器,一部豪华轿车的传感器多达200支,一辆标准动车配置有1900多支传感器。\"大众身量\"大众并不大的传感器仿佛可以变身眼睛、耳朵、鼻子,让万物\公众互联\"大众。
位于蚌埠龙子湖畔的中国传感谷,正聚力打造千亿级智能传感器百口当链家当集群,百余家企业不断开释的创新动能令人期待。作为安徽省人工智能和软件家当发展的先行区、安徽创新\"大众一核两翼多点\"大众布局中的关键一翼,蚌埠如何抢滩新赛道?智能传感家当能否成为蚌埠的新名片?
位于蚌埠龙子湖畔的中国传感谷。大皖新闻 江振焕 摄
这一\"大众翼\"大众至关主要
蚌埠,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曾是安徽第一座建市的城市,以工业有名的城市形象在全首都能排得上号,在这里出身了安徽省第一块腕表、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收音机。然而,辉煌之后,工业\公众老大哥\"大众的发展却接连受挫。
沉寂之时,虚拟天下里的蚌埠却热度不减——网络热梗\"大众蚌埠住了\公众成了很多网友的口头禅,仙侠剧《长月烬明》让蚌埠成为\公众网红\公众打卡地。
\"大众泼天的富贵\"大众之下,如何从困境中突围?蚌埠的选择是——走好家当转型之路。
在\公众老大哥\公众看来,流量终会退去,只有通过新思路、新赛道、新机遇走落发当发展新路,才是城市发展的关键,而蚌埠已经为此默默努力多年。
当下,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引擎,也是加快造就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抓手。
放眼环球,汽车家当从燃油时期转入电动智能时期的下半场;中国汽车家当也从以量取胜的上半场进入高质量发展的下半场。
在安徽,汽车家当已成为首位家当,特殊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环绕汽车家当高下游,安徽可以挖掘的市场空间极为广阔。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安徽的科技创新须要蚌埠的一臂之力。在\"大众一核两翼多点\"大众的构想中,\"大众核\"大众是创新\"大众排头兵\"大众合肥,\公众两翼\公众则是指芜湖和蚌埠。合肥居中,芜湖与蚌埠一南一北,正如\"大众大鹏展翅\"大众一样平常。
如此背景之下,蚌埠迅速找准方向,锁定新赛道——2021年启动培植中国(蚌埠)传感谷正是个中主要一步,这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培植的智能传感家当集聚区,与合肥的中国\"大众声谷\"大众、芜湖的中国\"大众视谷\公众并称安徽人工智能家当\公众三谷\"大众。
作为海内三大传感器生产基地之一,短短三年间,蚌埠传感谷已经集聚了一百余家企业,成为家当发展的新动能。
\公众小方块\公众遥遥领先
一个不起眼的小方块,竟能让一辆汽车完成相应动作。在蚌埠希磁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这样的小方块,正批量产出。
\公众这是磁性传感器,在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大众希磁科技干系卖力人向大皖新闻先容,这枚只有指甲盖大小的小方块,是希磁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传感器,当有电流穿过期,传感器就会即时发出旗子暗记,完成智能机器的下一个动作指令。
目前,这家企业在磁传感器芯片设计、材料制备、晶圆制造、芯片测试、磁传感器模组设计与生产等多个核心能力都处于海内领先地位,可实现完备自主的研发、设计和生产。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命脉,也是中国(蚌埠)传感谷强劲发展的动力。
希磁科技的生产车间内,传感器从自动化生产线上批量产出。
作为老工业城市,蚌埠科教资源丰富、创新主体生动、大院大所集聚,不仅拥有北方微电子研究院、中国电科40/41所、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等一大批国家级科研院所,还汇聚了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科大学、安徽科技学院、蚌埠学院等14所高校,搭建了10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200多个省级研发平台。
在传感谷园区,按照\"大众一谷三园多点\"大众家当集群总体布局,创新成果不断呈现。个中\"大众三园\"大众即MEMS核心器件家当园、科技孵化园、中心创新园。
目前,传感谷内组建了MEMS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安徽省智能传感器制造业创新中央等多个创新平台,形成了集智能传感器设计、制造、测试、封装和运用于一体的完百口当体系。蚌埠也成为安徽省唯一拥有集成电路和MEMS晶圆生产线的城市。
2023年6月,蚌埠智能传感器家当龙头企业——芯动联科成功上市科创板,它是国产高性能惯性传感器\"大众隐形冠军\公众企业。其研发的MEMS陀螺仪,补充了海内高端MEMS惯性传感器的空缺。
持续输出的新产品、新技能、新成果,让蚌埠智能传感家当的科技含金量越来越足。在2023年底华东师范大学环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面向环球发布的《中国科技创新中央100强(2023)》,蚌埠成功入围,居第80位、省内第4位。
\"大众下半场\公众重任在肩
只管传感器家当赛道好、机会多,但也有郑州、常州等十余个城市正着力培植传感谷,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也已布局干系家当。
中国(蚌埠)传感谷,是安徽省人工智能和软件家当发展的先行区。
先行,除了勇气,还意味着要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在政策层面,早在2017年,安徽省出台《安徽省半导体家当发展方案》,对蚌埠市以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为主的半导体家当有了明确定位;2018年,蚌埠市出台《蚌埠商场成电路(智能传感器)家当发展方案》,家当发展的脉络逐渐清晰……
除了政策,做事与保障让园区的企业感想熏染颇深。还是以希磁科技为例:2021年,希磁科技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将总部从宁波迁到蚌埠;2022年连续扩大产能,开工培植了总投资10亿元的蚌埠希磁科技园一期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4个月。
\"大众市里成立了智能传感器家当专班,由市领导牵头调度,定期折衷解园区各种问题。\"大众中国(蚌埠)传感谷干系卖力人先容,从洽谈、签约、开工到投产的各个环节,一个招商项目都会建立一套包保干部班子,做到一站式全程包保做事,帮助企业办理各种困难。
不仅如此,园区还配套培植了标准化厂房,人才公寓和生活配套举动步伐正在加快推进。在政策方面,园区供应研发设计、流片补贴、软件补贴等政策支持,传感器企业还可享受房租优惠、团队褒奖、人才支持等多项普惠性扶持政策。
据先容,中国(蚌埠)传感谷操持用五年韶光,吸引国内外传感器及物联网200余家优质企业,到2025年家当规模打破200亿元,带动关联业态规模达到300亿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面对家当转型\公众下半场\"大众,蚌埠重担在肩——致力传承创新基因,全力集聚蚌埠智造,聚力推动开放互助,着力打造自主可控、芯体最多、传感器种类最全、产值超千亿的家当集群,形成海内一流、天下有名的中国(蚌埠)传感谷。
互联万物,传感天下,蚌埠值得期待。
大皖新闻 吴碧琦 李勇
编辑 张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