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半导体家当纵横(ID:ICVIEWS)综合
随着技能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功率半导体和微掌握器单元的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近日,功率半导体和微掌握器单元(MCU)的价格涌现了新一轮的上涨,这一征象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对付这次涨价,目前存在不同的解读和预测,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市场反弹的旗子暗记,也有人认为这只是本钱增加导致的临时征象。

首先,我们须要理解功率半导体和微掌握器单元在电子家当链中的主要地位。功率半导体紧张用于电能转换和掌握,而微掌握器单元则是智能设备的核心部件,二者在电子产品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它们的价格变动每每会对全体电子家当链产生深远影响。
从市场供需角度来看,功率半导体和微掌握器单元的涨价可能与当前的市场环境有关。随着环球经济的逐渐复苏,电子产品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同时,由于疫情对环球供应链的影响,部分地区的生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定,导致市场供应相对紧张。在这种情形下,供应商可能会通过提高价格来平衡供需关系。
近日,MCU涨价信息频频传来。据工商时报,中国台湾MCU厂应广近日关照代理商,自即日起调涨OTP MCU(不能重复刻录程序的空缺MCU)价格。应广2023年上半年库存去化生效,转至下半年营收规复年增趋势,财报数据显示2023整年该公司营收达10.58亿元新台币,年增12.63%。经营层指出,目前市场能见度有限、消费性电子需求集中在特定品项,尚未全面复苏,该公司将锂电池充电管理与MCU结合,为公司带来发展动能,开拓成果逐渐发酵,随着MCU价格止稳回升,2024年营收有机会做到逐季往上。此外,大陆兆易创新的32位元MCU现货价格在元月初也呈现小幅反弹。该公司近日表示,公司MCU业务2023年最大的寻衅是工业客户去库存,对整体营收等影响明显,2024年看工业客户库存会基本上陆续去化完毕,开始正常提货。在消费市场,从2023年下半年到Q4有一些温和反弹,公司积极捉住机会扩大营收。目前预期2024年MCU业务会比2023年更好。其余,中颖电子和中微半导也表示看到MCU市况回温征象。中颖电子2023年四季度营收4亿元,紧张得益于家电市场需求有所回暖,公司家电MCU订单增加。但是2024年一季度需求的可见度仍旧较低。中微半导则表示,公司MCU产品在2023年Q3末开始涌现构造性缺货,紧张涌如今消费电子和无刷电机掌握芯片领域。对付这次的涨价,业内人士认为,先前由于库存堆积,许多MCU厂险些赔本出清,积极去化库存。通用型MCU价格先前已经来到新低点,今年一季度部分产品价格报价开始回升,分产品有涌现急单走超级件(HOT RUN)的状况,市况有望逐步回到正常。总的来说,因此,市场开始涌现个别厂商视其库存状况以及客户需求,决定其订价策略,涨价征象虽不普遍,仍属正向趋势。
海内功率半导体市场也掀起了一波涨价潮,许多厂商纷纭上调产品价格。这一趋势紧张受到原材料和人工本钱上涨的影响,匆匆使厂商重新核阅市场动态并作出相应的调度。只管涨价潮在市场中引发了不小的关注,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还不敷以完备反响家当的回暖。
1 月 9 日,深圳市深微半导体有限公司发布关照称,过去三年对付全体半导体行业而言,是风雨兼程的三年。市场需求萎靡引发恶意竞争,产品价格不断下滑,行业内卷导致品质事件频发。由于整体原材料本钱的不断上涨以及综合运营本钱的增加,深微公司同样面临着财务上持续赤字的现实问题。经公司内部商榷决定,将从 2024 年 1 月 9 日起,对新收到的订单在原有的价格根本上按以下幅度上调变革:SOD-123/SOD-323/SOD-523 封装系列涨幅 10~20%;SOT-23 封装系列涨幅 15~25%;SOT23-3L/SOT23-5L/SOT23-6L 封装系列涨幅 15~25%;SOT-323/SOT-353/SOT-363/SOT-563 封装系列涨幅 10~20%。
2024 年 1 月 14 日,捷捷微电也发布了《价格调度函》,决定于 2024 年 1 月 15 日开始调度 Trench MOS 产品线的价格。该涨价是公司前期为了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和丰富产品型号,一贯不断加大对前辈设备及工艺研发的投入,但长期亏损下,原有价格已经难以知足正常供货需求。因此,公司不得不采纳调度价格的策略来平衡本钱和收入。
价格调度函中还提到在调度日期前所下的订单可连续按原有单价及数量实行完,新下订单前须要及时与捷捷微电业务职员沟通确认。由于公司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面临了一些寻衅和本钱压力,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等缘故原由。以是迫使捷捷微电对 Trench MOS 产品线的进行 5%-10% 的价格上调。
过去一段韶光,由于竞争激烈,功率半导体行业经历了价格战,导致全体行业的盈利水平受到严重压缩。随着库存逐渐去化,市场需求逐渐规复,涨价成为了一种一定的市场反应。
然而,对付大陆厂商和台厂而言,涨价潮的影响却不尽相同。大陆厂商紧张集中在中低端产品线,而台厂则早已转向高端市场。因此,涨价潮对台厂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市场需求方面,虽然消费性电子产品的需求有所回暖,但整体市场需求仍旧低迷。
展望未来,台系功率元件厂商将连续致力于提升车用和工控领域的运用占比。他们将通过推出新品、提高营收占比和拓展欧美市场等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不雅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谈论,不代表我方附和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