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硬件工程师个人利用的一样平常是大略的编程器(如上图),他们特点是支持的芯片型号种类非常少,本钱低,可靠性相对差。
而本日拆解的紧张是面对研发、量产利用的一个型号。他的特点是更稳定、支持的芯片品牌、系列更多。特殊适宜研发、生产会涉及到非常多烧录不同程序的芯片情景。
这便是南京西尔特的一款编程器。

这成色看起来便是一把年纪了。
侧面是一个电源开关
背面是一个DC电源座和一个现在看来已经淘汰的并口了,这个并口足以见证历史了,在USB还不遍及的年代,都是用并口和电脑通信。
背面原标签可以看出原来电源电压写的是28V 1.5A ,后面被利用者改成了常用的12V 电源,实在我们都知道28V这种电源适配器并不通用,利用者就改了非常通用的12V的电源。
之以是仍可以利用,预测可能当前涉及到的一些芯片用的编程电压并不高,以是仍旧可以正常利用,但换成某些须要较高电压的芯片时,可能会有问题。
但是,我创造最怪的设计是这里,为什么这个DC电源座的极性标识是外壳是正极、内部端子是负极。以我的认知和打仗这么多DC电源来看,这明显属于不规范的设计,正常外壳是负极才对。
这样设计,万一原电源坏了,利用者找一个代替品稍一点点不把稳就可能把把设备烧了。这到底是工程师故意这样的设计?还是欠妥心设计反了?知道的朋友可以留言谈论。
烧录座是单独设计,可以进行插拔改换。我们知道,编程器上便是这个座子是紧张的损耗品,如果写的芯片太多,那么紧锁座的打仗片就会氧化,导致打仗不良,乃至无法利用,严重影响到程序烧录的效率,乃至烧录的可靠性,这对付量产产品来说是不许可的。以是达到一定数或年限,当开始有涌现烧录过程中打仗不良就必需改换。
这个底座便是一个扩展口,非常大略,但原配座子价格一样平常不菲。
拆开来一看,全是插件,没有一个贴片物料。除了一个主控芯片,利用了大量的二极管、三极管、排阻、逻辑芯片。
这个电路板上的1998.4就解释了PCB制造的韶光。
这个主控芯片存储的便是干系烧录芯片的编程信息,采取的是PLCC封装,利用了IC座,可以进行改换。但是丝印型号被打磨了,可以见那个年代对付抄袭和设计保护也是非常重视的。
很壮不雅观的三极管和二极不雅观,整洁的排列。
编程器内利用了大量的三极管二极管,粗略的数了一下有接160个三极管。
所用三极管的型号是硬件工程师该当打仗比较多的一个型号S8550/S8050.
这个三极管的电流参数比较大,在一些小电机驱动的场合也用的非常多,一样平常是做为开关利用
二极管用的是1N4001
有没有创造,这些三极管,是不是有点规律,都是8位8位一组。
这个二极管装置办法挺新鲜,为什么这样焊接?是由于布局空间不足?
除了三极管二极管,还利用了大量的数字逻辑芯片,如:
HD74LS14(经典的斯密特反向器)
HD74LS138P(3线-8线译码器)
HD74LS245(三总线转换器)
74LS245常用来驱动LED或者其他的发备,它是8路同相三态双向总线收发器,可双向传输数据。74LS245还具有双向三态功能,既可以输出,也可以输入数据。
HD74HC273P( 8位数据/地址锁存器)
74芯片功能查询可参考:《阿昆汇总74系列数字芯片型号与中文名字大全,干货收藏!
》
除74芯片外,还有一个用量非常多的型号:TPIC6P273N
TPIC6B273是一款单片、高电压、中等电流的功率逻辑八位D型锁存器,包含八个正边沿触发的D型触发器,并配有直接打消输入。每个触发器都具有开漏式功率DMOS晶体管输出。
背面波峰焊接,这又是一个插件设计的范例代表。
连续把上面的主板拆开,下面还有一个电源及接口板
有一个和主板同样的打磨过的PLCC封装主控芯片。
看下电源部分
电源部分利用了好几个线性稳压器,如LM7805、LM317(可调电源)
话说这LM317这种丝印放现在,我就认为这是一个翻新的芯片。
居然还利用了经典的DCDC芯片3063A,这型号在现在都还有产品在用。
这种精密可调电位器很少。
TLC7226CN是一个8位的数/模转换芯片。
MC34074P是一个电源芯片
T
并口接口通讯部分。
以前的电子产品没有踏实的理论根本还真是做不好。就这PCB板,设计能力差,给现在工程师搞不好就做成了一个双面布局板或者四层板。你认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