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目前已做生意用的国产手机芯片究竟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准呢?目前全体行业里有名的手机自主研发芯片只有华为的海思麒麟与小米的松果澎湃处理器,我们下来大略看看。
华为海思麒麟2003年7月,华为成立手机业务部;2004年10月华为创办海思公司,前身是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央,正式拉开了华为的手机芯片研发之路,个中很多成员来清闲全亚洲最先开始研发3G手机基带芯片的复兴集成电路团队;2009年华为推出了第一款面向公开市场的K3处理器,由于K3产品不足成熟及不适的发卖策略,华为没有将其运用在自家产品中,这款芯片不出意外地扑街;2012年华为海思抢在德州仪器和高通之前推出K3V2,成为了天下上第二颗四核处理器,此后华为旗舰机基本以海思麒麟芯片为主,低端机以高通、联发科为主。
华为海思麒麟芯片经由近十年的韶光,在强大研发投入和研发实力的担保下,终极得到了市场认可,成为海内芯片市场上少有的能与“自主创新”挂中计的企业,目前基本与三星猎户座、高通骁龙处理器齐平,当然总体来说仍有差距,比如GPU能力差距还很大,喜好玩手游的朋友会明白。

小米松果澎湃
2014年10月16日,小米悄悄静地开了一家全资子公司,叫松果电子;2015年7月6日,完成芯片硬件设计,第一次流片;2015年9月19日,芯片样品回片;2015年9月24日凌晨1点48,小米松果芯片第一次拨通电话。雷军说,恰巧那天晚上他恰好在办公室,于是就跑去办公室试了一下,果真能拨通,当时很激动。2015年9月26日,凌晨1点多,屏幕点亮。“当时大家内心澎湃,以至于差点忘了合影。当时很多人一周多没有回过家。”雷军说。2017年2月28日,澎湃S1芯片正式发布,首款搭载澎湃S1芯片的手机小米5C也一同发布。这使得小米正式成为继三星、苹果、华为之后环球第四家同时拥有终端及芯片研发制造能力的手机厂商。
2010年小米成立,2014年动手处理器,2017年出身,我们不得不说雷军的独到之处。目前小米的研发进程如何尚不得而知,虽然当年的澎湃S1总体跑分领先,但在某些方面仍不敌高通骁龙625,比如无法实现全网通,28nm的工艺制程非常掉队,但是从无到有本身便是进步,和华为一样,小米在质疑声中努力前行,毕竟华为本身便是科技企业,而小米作为互联网企业这条路更难走。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说:我们不要狭隘,我们做操作系统,和做高端芯片是一样的道理。紧张是让别人许可我们用,而不是断了我们的粮食。断了我们粮食的时候,备份系统要能用得上。小米创始人雷军曾说:芯片是手机行业技能的制高点,是金字塔尖的科技,如果想在这个行业里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还是要在核心技能上有自主权,公司才能走得远。
整体来说,华为芯片建立在自己雄厚的科技深蕴之上,现在在国际范围内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小米芯片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革命尚未成功,同道仍需努力。但不管是华为还是小米,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两家企业,也是值得所有同行、乃至全体科技圈学习的榜样,提前布局、节制核心科技方是长久之计。
本文编辑:吴永龙
关注泡泡网,畅享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