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陈菲遐
随着海内芯片市场的繁荣,靠IP造芯片已经成为了行业常态。
所谓芯片IP是一种新兴的制造模式,指的是在芯片中搭载预先设计、验证好的功能模块,芯片设计公司再通过类似搭积木的办法购买IP,实现某个特定功能。这不仅缩短了芯片开拓韶光,也能在短期内“节省”根本架构方面的研发用度。

作为新兴行业,各公司对付芯片IP的司帐处理值得关注。芯片IP用度隐蔽在公司各项用度中,对未来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可以说,不同的商业模式决定了用度司帐处理。
购买芯片IP会“上瘾”
芯片IP看似有很大的优点,但正如麻醉药一样,过量利用可能会“上瘾”,导致芯片设计公司的长期竞争力低落。
这紧张表示在三方面。
首先是芯片IP的后端用度长期来看并不便宜。
芯片IP的商业模式是这样运作的。半导体公司向芯片IP公司支付固定的授权费(License),得到芯片IP公司的IP一次或多次的利用权。在芯片量产发卖后,半导体公司要向芯片IP公司支付按单位计价的特许权利用费(Royalty)。授权费是一次性收取的用度,而特许权利用费更像是“税费”。
以ARM7这款芯片IP为例。2007年往后,ARM7授权的容许证数量基本没有变革,ARM也早已停滞了对这款芯片IP的支持。但截至2011年,利用该IP的芯片出货量仍在快速增长,相应会给ARM带来版税收入。相对应的,作为芯片IP的购买方,在芯片量产多年后还在给ARM公司“交税”。而上交给ARM公司的特许权利用费持续得韶光越久,对付IP设计公司而言本钱也就越高。
第二,对付研发难度大的芯片IP,一些芯片设计公司通过买芯片IP,回避了核心技能研发。研发团队长期只是做IP的封装集成和非核心部分的研发,研发团队能力逐步退化,不用芯片IP没法生存。
第三,芯片IP一定程度上限定了企业的改动空间,终极的芯片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芯片IP性能,如果两家企业都买同一IP,其产品随意马虎同质化,陷入低价竞争。
在A股的上市或拟上市芯片设计公司中,有些缺少核心研发能力,正在沦为芯片IP的拼装集成企业。
司帐处理中的密码
因此,企业购买芯片IP的用度分为授权费和特许权利用费。授权费表示的是企业正在研发的芯片中采取IP的程度,一样平常计入研发用度中的无形资产摊销;特许权利用费表示的是企业正在发卖的芯片中采取IP的程度,在计入司帐处理上有两种方法。A股芯片上市公司中,如兆易创新(603986.SH)、澜起科技(688008.SH)等大多数公司将其计入业务本钱中,有少数如乐鑫科技(688018.SH)、博通集成(603068.SH)等将其计入发卖用度。
研发用度中的无形资产摊销数目越大,解释企业正在研发的芯片中所含的IP较多。
以2020年半年报为例。A股70亿市值以上的Fabless(无晶圆)芯片设计公司的研发用度中,折旧和摊销最高的是韦尔股份(603501.SH)为2.2亿元,最低的是国科微(300672.SZ)为165.6万元。
须要解释的是,研发用度中的折旧摊销中也包含固定资产折旧,一部分企业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合并打算,当然也有一部分企业会分开打算。
以瑞芯微(603893.SH)为例。2020年上半年公司的研发用度是1.59亿元,个中职工薪酬是9399万元,IP核与运用软件花了5162万元,固定资产折旧是432万元。
瑞芯微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采纳自主研发IP核与采购IP核相结合的研发办法。公司自主研发IP核紧张包括视频编解码(VPU)、图像处理器、显示掌握器、存储器接口及处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PMU)等。公司采购较多的为基于ARM架构的CPU、GPU等通用模块IP核。这一办法导致公司购买芯片IP核的用度居高不下。
研发用度怎么花?
企业把研发用度花在研发职员身上,还是花在在芯片IP上,这背后是企业的两种打法。长期看,企业把钱花在研发职员上积累的是能力和履历。而花在芯片IP购买上,可能难以摆脱为他人做嫁衣的命运。
按2020年半年报打算,研发职员薪酬占研发用度比例较高的公司的依次是富瀚微(300613.SZ)、乐鑫科技、澜起科技。个中富瀚微的比例达到78.7%,折旧摊销占研发用度比例较低的公司依次是国科微、乐鑫科技、寒武纪(688256.SH)、汇顶科技(603160.SH),这代表这些公司未来的芯片中可能自研身分较多,芯片IP利用较少。
一个企业研发用度构成和当前盈利能力并没有直接关系,但经营企业是一场长跑,日积月累,差距终会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