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揭秘黑石史上最大年夜单笔收购案:你的基因能值47亿美元?专家解读_基因_数据

揭秘黑石史上最大年夜单笔收购案:你的基因能值47亿美元?专家解读_基因_数据

少女玫瑰心 2024-12-26 12:32:35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这是黑石史上金额最高的单笔收购案。
它直接将 Ancestry 估值推至 60 亿美元以上,是 3 年前估值的 2 倍。

为什么偏偏是 Ancestry?在基因检测领域,Ancestry 是半道出家,从 2012 年起才参与基因检测业务,在此前 30 年,它做的一贯是家谱溯源。

揭秘黑石史上最大年夜单笔收购案:你的基因能值47亿美元?专家解读_基因_数据 揭秘黑石史上最大年夜单笔收购案:你的基因能值47亿美元?专家解读_基因_数据 科学

根据多家外媒的说法,黑石收购 Ancestry,是看上了它手里的 1800 万人的 DNA 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可以精准开拓新药,缩短药品研发流程。

揭秘黑石史上最大年夜单笔收购案:你的基因能值47亿美元?专家解读_基因_数据 揭秘黑石史上最大年夜单笔收购案:你的基因能值47亿美元?专家解读_基因_数据 科学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听起来彷佛合理,但背后的故事远不止于此。

Ancestry 更像是社交网络

23 魔方是海内领先的祖源剖析公司,此前拿到了经纬中国、软银中国等浩瀚有名基金的投资。

其创始人周坤对 DeepTech 说,“1800 万个 DNA 数据无法支撑 Ancestry 高达 60 亿美元的估值”。

根据周坤的剖析,外媒以是为的通过人口 DNA 大数据促进新药研发是可能的,但为时尚早,即便在美国,这条路也没有走通。
也便是说,1800 万个人体 DNA 数据确实很诱人,但是它的潜力什么时候能挖掘出来,还须要耐心等待。

对付黑石集团来说,这笔 47 亿美元收购能看到的最大好处是:得到了一个基于祖源家系的垂直社交网络。

周坤剖析称,虽然只有 1800 万人利用过 Ancestry 的基因检测做事,但是加上其祖源业务的免用度户,数字能有几千万。

所谓免用度户,便是没有做过基因检测,但是通过在系统输入家族历史,大概判断用户的祖源信息的用户。

这几千万人,在 Ancestry APP 上探求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构建起了一个强大的家系社交平台。
而且这个平台不会由于科技的发展而没落,科技只是提高匹配准确度的手段。

周坤说,短视频的涌现冲击了以笔墨为主的内容生态,但是对 LinkedIn、豆瓣这样的平台影响甚微。
缘故原由就在于它们有非常分外的功能,前者是职场社交,后者基于兴趣小组。

而 Ancestry 的护城河,便是基于家系。
如果把 Ancestry 算作社交平台,那么这个估值便是合理的。
进一步说,社交平台能代表什么呢?遐想到 QQ、LinkedIn,社交网络至少可以收会员费。

从现在看,这种商业模式是成立的。
Ancestry 每年 10 亿美元的收入,8 亿美元来自于用户订阅,也便是那 300 万祖源剖析会员。

23 魔方直接将自己对标 Ancestry。

在周坤看来,在中国做祖源剖析既有上风,也有劣势。
上风在于,中国有深厚的姓氏文化,中国人有寻亲问祖的需求。
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刘邦的后裔、李世民的后裔,历史上的某位宰相与自己什么关系。

这是中国民族的历史文化属性带来的。
而劣势在于,由于中国历史上多次战乱饥荒、朝代更迭,很多资料遗失落了,相称多的历史细节须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去探求。

而美国,它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历史资料保存完全。
周坤说,“乃至图书馆的资料都能记录你的祖辈坐了哪艘船来的美国”。

这种差异,决定了 23 魔方与 Ancestry 在祖源业务上路线的不同。

Ancestry 先是搜集资料,大量的文献和完善的记录基本勾勒出了美国家族的变迁史,然后再用基因检测加以佐证。

对付 23 魔方而言,正好相反。
先用基因检测找出身齿、姓氏文化变迁的暗线,再顺着这条线去丰富史料,由于史料确实难找。

周坤说,23 魔方组建了自己的考古学团队和历史学家团队。
到现在为止,23 魔方已经完成了 60 万人的基因检测以及 6 万部家谱。

图 | 家族谱系图 (来源:东方 IC)

Ancestry 供应了一个非常主要且有吸引力的做事——Family Tree。
当更多人的检测基因,系统就可以通过大数据剖析,把你的 “家系图” 画出来,还能据此匹配你迢遥的亲戚。

23 魔方坦言,其便是要做中国的 Family Tree。

这个 Family Tree,可不是大略地画一张家族谱系图。
在 23 魔方的社区里,用户们乐于分享自己的家族故事、家族成员故事。

图 | 23 魔方网站社区 (来源:企业网站)

在周坤看来,基因检测是一种手段,借助它做起来的 Family Tree 是一个骨架,用户把自己的父辈、祖辈的故事和经历补充上去,这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 Family Tree。

周坤反问道,“你想过给自己的父母立传,记录他们的平生吗?他们经历了一个巨变的时期,那段经历比小说故意思”。

“祖源剖析绝不只是剖析你的种族身分”。
展望 23 魔方的未来,公司便是要做祖源的创造、保存与记录。
周坤对此非常肯定。

除了问祖,寻亲也是 23 魔方非常看重的一项运用。
根据周坤的说法,在中国,大约有 600 万人有寻亲需求。
个中绝大部分是由于历史分外期间导致的,他们渴望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兄弟姐妹。

在传统方法中,须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沿着极少的线索寻人,只有基本锁定目标后,再去做 DNA 鉴定,确认找到的这个人对不对。

而现在,随着基因检测群体越来越广泛,大数据可以见告我们,系统中的 A 和 B 有血缘关系,如果 A 是 B 的堂兄,那基本可以找到 B 的亲生父母,这是主要的线索。

基于基因检测,祖源剖析并非唯一玩法

从环球格局来看,Ancestry 还有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23andme。

之以是用引号,是由于这两家公司看似都是基因检测领域的玩家,实际上存在很大不同。
市场定义的 “最大”、“第二大” 也是基于他们检测的用户数,Ancestry 检测了 1800 万人的 DNA,而 23andme 检测了 1000 余万人。

然而,仔细研究两家公司的业务,它们虽然都基于基因检测,但是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方向。

一言以蔽之,Ancestry 主沙场在祖源剖析,正在往基因康健筛查领域进军;23andme 则是专注于基因康健筛查、医学领域,供应相对根本的祖源剖析做事。

一个倾向祖源,一个倾向医疗康健。

家谱学家 Marc McDermott 在网站 Smarter Hobby 上详细比拟了两家公司的业务。

在祖源剖析上,Ancestry 完胜 23andme。
虽然二者的检测技能并没有高低之分,但是供应的做事差异很大。
只有 Ancestry 才供应家族匹配(Family Matching)的做事,23andme 并没有。
这项做事可以帮助用户找到家族中的亲人。

在康健筛查业务上,23andme 完胜。
在这个领域,Ancestry 是新手玩家,而 23andme 则是专注于此。
资料显示,基因康健筛查可以给用户供应全面的个人康健信息。

诸如是否带有遗传病基因?是否有酒窝、雀斑、脱发?深度就寝能力如何?跑步能力如何?

除此之外,更主要的是,它能够通过基因剖析,见告用户相对付均匀水平,更随意马虎患哪一类疾病:帕金森、乳腺癌?

用户拿到这些资料,就可以提前干预,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气,进行科学的康健管理。

在海内,有一家将自己对标 23andme 的创业公司——微基因(WeGene)。
虽然与 23 魔方路数不同,但依然得到了浩瀚 VC 的追捧,个中就包括海内领先的基因检测上市公司,华大基因。

WeGene:专注医疗康健

WeGene 的 COO 郑强见告 DeepTech,公司已经完成了 50 万人的基因检测。

同时,郑强表示,Ancestry 的祖源剖析产品 300 万订阅用户中,绝大多数是摩门教徒,摩门教信徒有强烈的家族意识,并且在美国属于较富余阶层。
这是一个分外群体,有需求,有付费能力,但是对付其他美国人来说,祖源剖析有多少吸引力未可知。

资料显示,从 2019 年开始,Ancestry 基因检测人数开始低落。
外媒剖析认为,第一波基因检测的红利已经结束了,对这项做事感到好奇的人基本都完成了检测,以是,下一波用户在哪里呢?今年年初,Ancestry 裁员 6%,缘故原由是发卖疲软。

郑强表示,在中国,只有 1 万摩门教徒。

直接对标 23andme,WeGene 对基因检测未来在医疗康健领域的运用持乐不雅观态度,现在,WeGene 已经开始与干系药企互助,供应临床试验业务(CRO)做事。

这项做事最直接的好处是,以前药企在开拓药品时,须要不断招募人群进行测试,而且,招募人群可能必须要有某种家族病史。
这个过程费时费力费钱。

而现在,全体数据库都是现成的。
企业节制的人口 DNA 数据可以帮助药企匹配到得当的工具,从而大大提高药物研发效率,减少研发韶光。

除此之外,WeGene 还在与护肤品公司互助,从基因筛查角度供应开拓建议。

那么,基因康健筛查看似很多企业都可以做,这项做事的壁垒在哪里呢?

郑强见告 DeepTech,在基因测试用,一样平常利用 SNP 芯片
人类 DNA 有 32 亿个位点,而利用芯片一次只能检测几百万个位点,以是选择哪些位点进行检测,这是一门大学问。

公司要根据自己的业务来对检测位点进行深度定制。
哪些位点和癌症有关?哪些位点可以帮助推测前后位点的信息,从而提高检测性价比?

市情上的基因检测公司,用的 SNP 芯片多来自 lllumina 或者赛默飞,这都是商用级别的产品。
如果说仅仅是买来直接检测,肯定能检测成功,但是没有太大意义。

图:DNA 双螺旋构造 (来源:pixabay)

WeGene 当前的技能水平可以完成 lllumina 芯片的深度定制,更有效地选择检测的位点。

这才是基因检测企业的壁垒所在。

然而,这项壁垒每家公司都可以有。
由于它带有 “个性化” 的特色。
祖源剖析类基因检测公司自有一套自己的点位选择模式,康健筛查类公司也有另一套模式,他们之间很难相互问鼎,保护了各自业务的独立性。

但是,全体基因检测行业,还有一个更大的壁垒,这也是黑石集团乐意耗资 47 亿美元收购 Ancestry 的根本缘故原由。

这便是大数据。

社交网络、祖源数据剖析、基因康健筛查、CRO 业务,无一反面数据发生关系。

数据量越大,业务代价越大,供应的结果越精准。

在网络上,不少用户抱怨同一个人的祖源检测结果,在不同平台差异甚大。
周坤与郑强对此的阐明同等,这是由于数据规模和算法导致的。
当一家公司拥有某个地区、某个种族的数据越多,则用户 DNA 在这里匹配越精确。

这种准确性随着公司节制的数据量、算法成熟度提高而提高。

郑强提到了其余一点,现在的祖源剖析、基因筛查多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而算法的改进须要大数据的“喂养”。
数据好比是食材,虽然有食材未必做出好菜,但食材不足注定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3 魔方创始人周坤直言,基因检测,便是大数据的买卖。

悬在基因检测头顶的利剑:隐私问题

自从 Facebook 发生隐私透露事宜之后,公众年夜众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关注度空前。

数据显示,那些不愿意进行基因检测的人中,40% 是由于担心隐私透露。

有人担心自己基因透露,某些不法组织会制造针对自己的病毒,更有人担心自己基因存在毛病带来歧视。
针对基因隐私的问题,华大集团实行董事、首席人才官、猛犸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朱岩梅对 DeepTech 说,首先要推进技能的运用,才能办理让人担忧的隐私问题。

朱岩梅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基因检测当前的状况像是互联网兴起的前夜,当时也有很多人担心个人信息放到网络上被透露,但是不能由于此阻挡互联网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大大加强了打击盗取用户隐私犯罪的力度,这是一种好的趋势。

此外,我国在2019年7月正式履行《中华公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这将促进行业康健发展,并让基因隐私保护有迹可循。

周坤对此的意见是,基因检测公司不会售卖用户的基因数据,由于卖数据不如自己开拓数据赢利,这在经济上不得当。

“如果纯粹卖数据,Ancestry 卖不出 47 亿美元”。

-End-

标签:

相关文章

游戏IT采购,助力游戏产业腾飞的关键一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游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充满活力的领域,IT采购作为游戏产业发展的基础,发挥着...

科学 2024-12-28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