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安部29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公安部支配开展的印章刻制业治安管理改革过程中,目前多地已经开始试点在公章中植入专用安全芯片,将在总结试点履历的根本上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运用。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张佐良先容,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假造、变造印章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假公函、假证件、假资质、假合同等被不法分子利用,履行诱骗和招摇撞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直接侵害了国家机关、企奇迹单位、公民团体、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及其他组织的正常社会活动和信誉,严重妨害了社会管理秩序,侵蚀了社会诚信体系培植。
“借鉴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芯片技能,在公章中植入专用的安全的芯片来防止假造、变造,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长李京生表示,目前北京、江西、广西、陕西等地公安机关已经作出了有益的考试测验,并且与本地的税务、银保监、公民银行等部门也建立了联动核查机制,有效遏制了假造、变造、私刻印章违法犯罪活动,也保障了用章单位的合法权柄。

李京生先容,公安部已在天津、江西、广东、广西、海南、陕西等6省和江苏扬州市开展了试点事情。试点利用的专用安全芯片都是基于国产密码技能,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运行于国家印章的大数据平台,公章与芯片进行唯一绑定,信息只能一次写入并不可复制。“植入专用安全芯片的公章,在网上就能大略、快速、准确地验证,如果创造公章丢失和其他的意外情形,可以迅速锁去世芯片,有效戒备公章被冒用风险。”
(来源:公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