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热处理轨制对Ti-5111 合金棒材组织与机能的影响_组织_温度

热处理轨制对Ti-5111 合金棒材组织与机能的影响_组织_温度

萌界大人物 2024-12-29 04:48:18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文/周娜,宋蕊池,李巍,王小翔,李瑞·宝鸡钛业株式会社

Ti-5111 合金名义身分为Ti-5Al-1Mo-1V-1Zr-1Sn,是美国研发的一种低本钱钛合金,其含有高浓度α 稳定元素(5%Al)和较低含量β 稳定元素,如V、Mo,属于近α 合金。
Ti-5111 合金强韧性高、可焊接性良好,抵抗海水堕落能力精良,且本钱低于同特性(例如Ti6Al4V ELI)的钛合金,因此在高性能潜艇机器和构造部件中具有主要的运用代价,目前它已经被美国运用于一系列海军服役设备中,例如水下无人车辆外壳。
为了将其运用至更多零部件,更深入地理解热处理工艺对Ti-5111 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显得非常必要,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热处理轨制对Ti-5111 合金棒材组织与机能的影响_组织_温度 热处理轨制对Ti-5111 合金棒材组织与机能的影响_组织_温度 科学

本研究选用经自由铸造制备的φ47mm 的Ti-5111 精锻棒材,经由普通退火、不同的固溶时效制度处理,对各自对应的组织和性能进行检测,剖析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制度对Ti-5111 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热处理轨制对Ti-5111 合金棒材组织与机能的影响_组织_温度 热处理轨制对Ti-5111 合金棒材组织与机能的影响_组织_温度 科学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试验

试验材料

本次试验选用经由二次真空自耗电弧熔炼的Ti-5111钛合金铸锭,其相转变温度为975~985℃,化学身分知足ASTM 标准哀求,如表1 所示。

表1 钛合金铸锭化学身分(wt%)

加工紧张设备

试验中所用到紧张加工设备为80/100MN(10000t)油压快锻机、2500t 油压机、电阻炉、SXP-13 精锻机。

试验方法

Ti-5111 铸锭经单相区开坯,经两相区多火次自由铸造变形,末了通过径向铸造至φ47mm 精锻棒,其显微组织如图1 所示。
由图1 可见,合金组织由拉长的条状初生α 相和少量β 转变组织组成,初生α 相含量大约为75%。

图1 Ti-5111 合金棒材的锻态组织

热处理试验在箱式电阻炉中进行,表2 为试验中采取的几种热处理方案。
经热处理后,利用线切割切取规格15mm×15mm×80mm 的室温拉伸试样,15mm×15mm×20mm 的显微组织试样,15mm×15mm×60mm 的室温冲击韧性试样(开口类型为“V”口)。
以热态作为基准,检测各组对应的力学性能和组织描述。
通过剖析比拟,研究不同的组织性能如何随热处理温度的变革而变革。
检测显微组织采取Axiovery 200 MAT 光学显微镜,利用Clemexe成像软件合营光学显微镜确定显微组织中初生α 相的体积分数,室温拉伸性能检测利用Instron 5885 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室温冲击韧性利用JNS-300 摆锤式冲击试验机。

表2 Ti-5111 钛合金棒材热处理工艺方案

结果与谈论

不同热处理制度对组织的影响

Ti-5111 合金棒材经不同热处理制度下的显微组织见图2。

图2 Ti-5111 合金棒材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图2(a)、 图2(b)、 图2(c)、 图2(d)、 图2(e)为合金棒材在不同固溶温度下的显微组织,对应的不同组织中初生α 相含量变革趋势见图3。
可以看出,试样分别在750℃、800℃、930℃、950℃退火后,棒材显微组织均为双态组织,即由初生α 相和β 转变相组成。
随着温度的升高,初生α 相含量逐渐减少,β 转变组织逐渐增多。
退火温度为750℃时,组织中含有约55%的初生α 相。
温度为930℃时,初生α相持续向β 相中溶解,初生α 相减少为50%,且α 相形态由拉长状逐渐转变为球化程度较好的等轴状。
温度升至950℃时,初生α 含量减少至45%,β 转变相中涌现少量苗条的次生α 相。
这是由于在普通退火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增高,α 相溶解成为高温过饱和固溶体,初生α 相不断溶解于β 相中,因此含量相应减少。

图3 Ti-5111 合金棒材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初生α 相含量

当加热温度升至1000℃(α+β/β 相转变温度10℃~15℃以上)时,得到魏氏组织(图2e),初生α 相大部分转化为原始β 相,α 晶界及晶内片层α 非常薄,晶内由不同苗条的α 集束组成,范例的α 板条被保留的β 层所包围,β 层富集于β 稳定元素中。
这些层的形成是β 稳定元素在迁移界面之前扩散的结果。
由此可见,热处理制度对 Ti-5111钛合金的组织状态和比较例有一定的影响,初生α相的含量和次生α 相的比例及形状因退火温度改变而得到改变。

固溶时效为钛合金中常用的一种热处理制度。
固溶即为在高温加热过程中,使得合金元素固溶至基体中,随后在快冷过程中发生非平衡转变,从而形成过饱和固溶体,紧接着在随后的时效过程表中使饱和度降落,从而析出第二相。
综合考虑普通退火后的力学性能检测结果,选定930℃作为第一重固溶温度。
钛合金的时效紧张是依赖β 相在时效过程中析出弥散的α 固溶体,使合金得到强化。
然而,哪个时效温度才能达到强度和冲击韧性的最佳合营?本研究分别选择时效温度530℃、560℃、590℃、620℃,进行进一步热处理制度摸索。
图 2(f)、图2(g)、图2(h)、图2(i)为不同时效温度下的显微组织描述。
可以看出,随着时效温度的提高,整体显微组织仍是双态组织,初生α 相含量变革不大。

不同热处理制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对经9 种热处理后的试样进行室温力学性能检测,室温拉伸性能、冲击功变革趋势见图4。
从图4Ti-5111 合金棒材在不同热处理制度下的室温拉伸性能可以看出,合金在锻态时,屈从强度和抗拉强度均超过热处理后的强度,抗拉强度约为940MPa。
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室温抗拉强度Rm、屈从强度Rp0.2 均呈低落趋势,伸长率A、断面紧缩率Z 整体呈上升状态。
750℃热处理后,棒材的抗拉强度低落30MPa,塑性轻微上升;930℃热处理后,抗拉强度降落约40MPa,塑性相对变革不大。
1000℃热处理后,强度呈明显上升的趋势,Rm 值约945MPa,比R 态提高5MPa,塑形变革却急剧低落,这是由于热处理工艺超过相变点,形成魏氏组织,密集排列苗条的次生α 相增加了强度,而材料的塑性除了与再结晶β 晶粒尺寸有关外,还与晶界α 相有关。
片状组织中的一定厚度的连续晶界α 相,为显微孔洞的形核终年夜到临界尺寸供应了一条有利路子,从而产生晶间断裂,使片状组织的塑性大幅度低于等轴组织和稠浊组织。

图4 Ti-5111 合金棒材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室温拉伸性能、冲击功

固溶温度为930℃不变时,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抗拉强度及屈从强度变革不明显,伸长率、断面紧缩率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
时效温度较低时,次生α 相呈弥散的针状析出。
随着时效温度升高,弥散度增大,从而强化效果增加,而温度过高时。
针状α 相得到更大的驱动力,从而发生扩散使得相界发生迁移,形成尺寸较大的片状α 相,从而强化效果反而低落。

从图4Ti-5111 合金棒材在不同热处理制度下的冲击性能变革趋势可以看出,合金的锻态冲击性能较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冲击性能逐渐上升。
930℃时,冲击接管功可达到80J。
退火温度超过相变点后,冲击性能又降落。
R 态及经单重退火处理后,V 形缺口试样冲击功均可达50J 以上,表现出良好的冲击性能。
固溶温度为930℃,经不同时效温度热处理。
时效温度为530℃时,冲击接管功达到62J。
随着时效温度升高,冲击性能大幅度低落。

为了更好的剖析热处理制度对Ti-5111 合金棒材冲击性能的影响,对个别冲击试验断口描述进行剖析,见图5。
从图5 中可见,930℃,950℃,热处理后的冲击断口描述差异不大,断口相对平直,呈灰色,1000℃热处理后的断口非常粗糙,部分呈现出金属光泽。
图为冲击试样断口的SEM 照片。
从图中可见,断口韧窝分布相对均匀,1000℃处理后的断口韧窝数量较少,且可见地理台阶以及河流花样。
材料的韧性除与α 比较例有关外,还和其描述有关。
930℃处理后的双态组织,冲击性能最好,1000℃处理后,可能片状α 相的位向与主裂纹扩展方向附近,裂纹沿α相片间通过,因此冲击性能最差。

图5 冲击断口描述

结论

⑴Ti-5111 钛合金棒材在九种热处理制度下性能均符合标准的哀求。

⑵在750℃、800℃、930℃、950℃分别单重退火后,初生α 相含量占45%~60%,Ti-5111 棒材的室温强度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略有降落,塑性差异不大,冲击性能先增大后减小;双重退火后,随着时效温度升高,强塑性无明显变革,冲击性能显著低落。

⑶选择退火制度为 930℃/1h.AC,即可得到强度和塑性、冲击性能的相对最佳匹配。

作者简介

周娜

工艺员,紧张从事钛及钛合金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技能研究,钛合金新材料研制及新产品开拓事情,曾获陕西有色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拥有实用新型专利1项。

——文章选自《铸造与冲压》2022年第15期

相关文章

串口库DLL,通信领域不可或缺的利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串口通信技术在工业、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串口库DLL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工具,发挥着不可替...

科学 2024-12-30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