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又在AI芯片领域做出了新的打破。
他们用银硅铜合金造出了忆阻器,来仿照人脑中的突触。
用这种技能造出来的芯片,每个芯片只有纸屑那么大,而每平方毫米却有数万个忆阻器,能够“影象”图像的高清细节。

真是边缘打算的福音。研发团队还说,这项技能终极能让手机等便携设备拥有超算一样的性能,乃至不怎么费电、不须要联网。
真可谓超算一指尖,满满想象力。
这项研究发在了《自然-纳米技能》上。
忆阻器:扮演突触的晶体管
这项新技能的关键,在于忆阻器。
忆阻器是一种特殊的晶体管,研究职员用它来仿照人神经系统中的突触,也便是两个神经元之间连接的部分,卖力把一个神经元的旗子暗记传导到下一个神经元中去。
传统的晶体管只能在0和1之间变换,但忆阻器可并不但有这两种状态,它供应的值是梯度变革的,因此,收到的旗子暗记越强,忆阻器的值也就越大。
这种设定看起来十分美好,单个晶体管的值不再是仅有二元的状态,能够梯度变革,也便是一个顶过去N个,效率大大提升。
然而,已有的忆阻器并不是一种特殊成熟的技能。
忆阻器本身有正极和负极,中间有介质。如果一极接电,那么就会有离子穿越介质,跑到另一极去。
已有的忆阻器里,如果电压比较大,导电通道也比较大,那么上述离子穿越的过程效果是比较好的。
但是如果电流不足大,导电通道也不足大,那效果就不足好了。
因此,为了让忆阻器这种厉害的晶体管发挥浸染,MIT的研究者们设计了另一种制造忆阻器的方法。
银+硅+铜,忆阻器+1那,要怎么才能造出更好的忆阻器呢?
研究者们想到了用合金的办法。
他们用硅来做忆阻器的负极,用银来做忆阻器的正极,然后加入少量的铜。
铜既可以与银结合,也可以与硅结合,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银和硅两端。
单个的忆阻器就造好了,然后他们在一平方毫米的硅片上放了上万个忆阻器,组成了一个芯片。
图像处理能力
芯片造好之后,他们就用美国队长的图片来做测试。
图片中的一个像素相称于芯片里的一个忆阻器,根据每个像素的颜色调度每个忆阻器的电导。
第三行是这次新忆阻器芯片的结果,芯片可以“记住”图像,使其重复涌现。
此外,还可以运行特定的程序,针对图片做锐化、模糊等各种各种处理办法。
MIT出品
这项研究,来自MIT的Jeehwan Kim教授的实验室。
Kim教授2015年进入MIT机器工程系担当助理教授,此前在IBM做了不少关于太阳能薄膜电池、石墨烯等干系的研究,曾被IBM付与“Master Inventor”头衔,乃至由于石墨烯的研究曾经得到过美国能源部150万美元的奖金。
论文的三位共同一作均是这个实验室的博士后/博士生:
Hanwool Yeon,是这个实验室的博士后,首尔大学材料科学博士,紧张研究半导体和柔性电子器件及可穿着设备。
Peng Lin,也是这个实验室的博士后,马萨诸塞大学电气与打算机工程博士,他在这篇论文的主角忆阻器方面研究了多年。
Chanyeol Choi,MIT EECS的博士生,也曾经在高通担当硬件工程师。
论文传送门Alloying conducting channels for reliable neuromorphic computing
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20-0694-5
参考链接:
https://techcrunch.com/2020/06/08/mits-tiny-artificial-brain-chip-could-bring-supercomputer-smarts-to-mobile-devices/
http://news.mit.edu/2020/thousands-artificial-brain-synapses-single-chip-0608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作者
关注我们,第一韶光获知前沿科技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