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萎缩,同质化竞争加剧
投影仪行业的困境首先源于市场需求的萎缩。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年轻人的消费能力受到抑制,尤其是在租房场景下,投影仪的消费需求明显低落。同时,大屏电视机的遍及和性价比提升,也使得投影仪的吸引力相对低落。
更为严重的是,行业内部的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多家厂商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断推出低价产品,导致行业陷入恶性价格战。2022年中国投影仪的均匀售价为3932元,到2023年已经低落至3119元。极米科技作为行业领头羊,也不得不推出入门级产品Play 3来应对市场变革。这种低端化趋势不仅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也阻碍了行业的技能创新和长远发展。

技能创新乏力,核心技能受制于人
投影仪行业的另一大痛点在于技能创新的滞后。自2011年中国投影仪家当抽芽以来,行业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核心技能仍旧节制在国外厂商手中。主流的LCD、DLP和LCOS三种技能路线,都须要依赖入口芯片。这种技能依赖不仅限定了产品的创新空间,也使得海内厂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极米科技虽然试图通过增值做事和外洋市场开拓来打破困境,但效果有限。2023年,极米的增值做事收入虽然同比增长53.10%,但总额仅为1.48亿元;境外业务收入虽然增长15.60%,但仅占总收入的25.66%。这些数据表明,在核心技能缺失落的情形下,单靠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扩展难以从根本上办理行业困境。
未来出路:回归产品实质,加大技能投入
面对当前的困境,投影仪行业必须重新核阅自身定位,回归产品实质。极米等领军企业该当带头加大技能研发投入,努力打破核心技能瓶颈,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同时,行业该当积极探索新的运用处景,如客厅娱乐、户外投影等,拓展市场空间。
此外,企业还须要优化产品构造,避免过度依赖低端市场。极米科技在境外市场取得的较高毛利率(44.63%)表明,高端市场仍有较大潜力。未来,企业该当在保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更加看重产品的技能含量和用户体验,以高质量发展重塑行业格局。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