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 苑基荣 环球时报特约 李百加】“到2030年,环球半导体市场估量将达到1万亿美元,比2021年的6000亿美元增长约70%。”《日本经济新闻》22日援引麦肯锡报告数据称,随着环球半导体家当需求增加,泰国、印度正式加入半导系统编制造投资竞赛。印度正在深化与美国、日本的互助伙伴关系。泰国政府则通过扩大企业税收减免范围,让芯片企业从中受益。此外,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也在发展半导系统编制造家当。毕马威咨询总监横山大辅日前表示,在吸引半导体企业的竞争中,“亚洲正在经历一场混战”。
在美国推出遏制中国芯片发展操持之际,印度一贯在探求机会,从重组供应链中获益。2021年,印度政府批准了一项7600亿卢比(约合670亿元公民币)的操持,以支持海内半导体和显示器制造。
今年7月尾,印度总理莫迪在2023年印度年度半导体论坛上表示,欢迎环球芯片企业到印度落户,并为环球芯片行业供应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半导系统编制造方面,印度拥有浩瀚精良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在软件开拓、IT做事和电子设计方面,也有一定履历。此外,印度弘大的消费市场成为吸引芯片巨子的最大缘故原由之一,但印度芯片行业目前还紧张集中在中低端,缺少高端芯片的消费市场上风。

只管莫迪努力“推销”印度作为半导体基地的“可靠地位”,但印度芯片发展的劣势也非常明显,其糟糕的电力等根本举动步伐让芯片跨国企业感到担忧。此外,印度芯片的补贴进程十分缓慢,而且常常被搁置。7月份,富士康宣辞职出与印度金属石油集团韦丹塔的195亿美元半导体合伙操持。此外,至少还有两家公司的操持已陷入结束。
从技能角度看,印度芯片技能水平相对较低。目前印度没有一家芯片制造公司,其核心技能和专利紧张依赖外部,缺少完全的生态系统支持。芯片制造须要弘大的生态系统支持,包括原材料供应、生产设备、测试设备、设计工具和制造流程等,这些方面印度目前都很薄弱。
作为东南亚紧张的区域汽车制造中央,泰国享有一定的半导体家当链协同上风。由于日系车企主导泰国汽车市场,其配套的上游半导体企业也以日韩半导体企业为主。索尼、三星、村落田、东芝、京瓷等都在泰国建立了晶圆制造工厂。此外,恩智浦、西部数据、微芯科技也在泰国设有厂房。
当下,泰国电动汽车家当迎来飞速发展,对半导体需求巨大。一辆智能化水平较高的纯电动汽车须要800—1000个芯片,需求量是传统油车的2—3倍。泰国政府希望能够吸引更多大型芯片制造商到泰国投资。为此,泰国政府扩大了干系企业税收减免范围。进入泰国的供应链上游公司现在可免缴企业税长达13年,而以前的减免期限只有8年。
泰国媒体bangkokbiznews宣布称,印度具有地缘政治环境、海内政策支持、人才资源丰富等上风,但在例如水、电等根本举动步伐供应上存在不稳定的问题。
不管是印度还是泰国,它们发展芯片家当都面临着来自其他东南亚国家的竞争。《日本经济新闻》宣布称,在芯片制造方面,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远远走在前面。尤其是新加坡的半导体家当自上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发展,包括美国运用材料公司和法国半导体材料商Soitec在内的国际公司都陆续宣告将在新加坡扩大产能。
此外,马来西亚也先后吸引了来自德国英飞凌技能公司以及英特尔等的巨额投资。随着半导体巨子的涌入,马来西亚在半导体行业的地位也越来越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