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DIGIT
朋友购入了Hugo M Scaler,接上了DAVE后,也是讴歌有加,说接上后就回不去了,BLU MK.2 多了转盘功能,价格也是加了上去,外壳也搭DAVE成一套西装,不过这2个的电源都是用公版交流电源模块,并非原厂自行开拓的,Hugo M Scaler 是插 DC 15V的外接交流电源15V/4A,可以自己改接线姓电源或电池,来提升电源的供应质量。

Hugo TT 2 也是插 DC 15V的外接交流电源,与TTOBY后级,3台叠在桌上成一套西装,不过有听说还要出一台新的TTBOX后级,来搭这套西装,趁者连假, 索性直接跟店家商借了 M scaler回家测试。
系统配置如下:
讯源: Aurender X100 音乐做事器 (抬高的打算机荧幕后面那台, 平常是被荧幕档住的)DDC: Chord M-scaler(BNC利用原厂线)DAC: Chord DAVE扩大机: jeff rowland continuum S2主喇叭: ELAC BS314副低音: sunfire super junior(8吋)电源处理(AC): KECES PT212电源处理(DC): KECES PT116原来想比较原厂变压器, 但店家一时找不到, 以是就纯挚用DC116输出调度至15.0V利用
M-scaler DC in端接头规格是2.5的, 跟DC116 2.1不同, 还好我原来就有备一条2.1-2.5的连接线口哨,拜Aurender X100本体增援之故, 因此在驱动方面没有问题, 随插即用。
双BNC连接至DAVE后播放PCM 44.1kHz音乐, DAVE面版即会自动侦测显示升频后的705.6KHz
但播放DSD档案的话也是705.6KHz
若播放PCM 96khz~192khz的音乐档案, 则一律是显示768khz。
运作温度, 约为26度旁边(室温19),DAVE的运作温度则是从40几度降至约30几度(之前用测温枪测过DAVE运作温度约45度)。
先大致描述一下听感上的优点:
声音绵密度, 细节再生, 声底稳定度 --> 这些都是较明显有感的部分
(但实际改进多少无法量化, 这很主不雅观, 与其说全面提升, 我比较想用锦上添花这形容词)
分离度, 音场, 定位 --> 这些是略为改进的部分
缺陷 --> 有点贵
(这也很主不雅观, 有人要事情几个月才有, 有人省几餐就有)
跟原来DAVE比较最大的差异还是在乐音变得比较绵密(类比感?)。绵密流畅却不失落解析, 这是第一耳感想。线性听感加上声底变厚, 让音乐听起来相称的稳定收敛,实际比较各种歌曲音乐后创造, 若原来是CD音质的44.1khz, 改进幅度最大,若原来是192khz / DSD, 则改进幅度不大, 乃至可以说无感。像董运昌的吉他CD档, 加上M-scaler后吉他音变得更明确, 尾音拉的更稳,弹弦音更为立体有力, 听起来比较舒畅悦耳。不过像是原来录音就较差的日系ACG歌曲, 改进幅度就不太明显。
以是如果原来就只听高音质192k or DSD的话, 加M scaler的效益就没那么大了
本日听了M-scaler几个小时后, 把USB线接回去DAVE转头听,基本上没有像楼主描述的神奇, 也没有J大分享的谈论区上所写\公众回不去\"大众的觉得。会以为声音比较平淡点, 但并不是差的那么多, 听几分钟就有点遗忘了。整体来说, M-scaler对声音的帮助的确是正面的, 但改进幅度来说...如果以订价来说, 个人以为值得思考划不划算,由于相较DAVE直通来说, 只算是锦上添花, 毕竟DAVE原来的整体音色已经够好了。只是如果以一个效果也不知道如何的地盒就几万十几万, 提升模凌两可的垫材线材调音玩具也几万来说,M-scaler对发热友来说算是相对稳固有效的投资了口哨。
其余比较介意的是...Chord M scaler晚了BLU MK.2 CD转盘约一年推出, 却是用相同升频技能跟原件, 没进步?
升频元件可以塞进MK.2 CD转盘还不到一半, M scaler却为了搭配TT2做了过大的机体, 电源却还是外接?有点觉得chord已经有准备更成熟的产品了, M scaler不愿定算不算过渡品?
1/3更新耳机听感
讯源一样, 利用Dave内建耳扩比较有无M scaler的差异
耳机为1964v6s客制内耳耳机
先讲结论:
如果我目前还是重度耳机利用者的话...M scaler必买
虽然不是天差地远的差异, 一样跟喇叭系统一样初听就有感,虽然解析, 音场, 细节, 定位差异都不大,但声音的厚实度,密度的差异在耳机系统上相称明显,一时想不到如何形容...大概有点象是墨西哥面包vs波萝面包
加上M scaler后, 音乐全体\"大众长肌肉\公众了, 踏实度加分很多,拿掉M scaler后, 就有种痛惜若失落的觉得,ACG, 管弦乐, 盛行歌曲, 乃至电玩音乐MP3都试了,紧张还是差在音乐的踏实度跟密度。
搭上M scaler去试听辛辛那提演奏的Superman: Theme
全体热血了起来, 每个旋律都变得强健有型,而拔掉M scaler, 就以为...纯挚便是在演奏音乐罢了...我试者在无M Scaler时刻意将音量调大也无法将那种\"大众有肉\公众的觉得补出来,这在喇叭系统上显然影响较小, 但用耳机听却很明显,低频音的边缘形体会更为明确, 低音量清唱时的背景更为稳定有感情, 大体例弦乐拉节奏时的移动感十足.
不过与楼主形容BLU MK.2升频器是将单线图着上颜色不同,我以为比较象是素描,在形体构造,特色,构图,比例,形状都已经完成边线勾勒后,加上M scaler, 等同于用较为清晰的线条加强边线, 加深明暗交界线, 画出明暗, 并描述出阴影,一拿掉m scaler, 瞬间变虚...虽然音场, 解析, 定位还是差不多, 但便是虚虚的,这种觉得是比较出来的, 由于未加M scaler前, 你不会特殊以为Dave唱出的声音哪里虚
总之...苦恼阿。
MAXDIGIT
朋友购入了Hugo M Scaler,接上了DAVE后,也是讴歌有加,说接上后就回不去了,BLU MK.2 多了转盘功能,价格也是加了上去,外壳也搭DAVE成一套西装,不过这2个的电源都是用公版交流电源模块,并非原厂自行开拓的,Hugo M Scaler 是插 DC 15V的外接交流电源15V/4A,可以自己改接线姓电源或电池,来提升电源的供应质量。
Hugo TT 2 也是插 DC 15V的外接交流电源,与TTOBY后级,3台叠在桌上成一套西装,不过有听说还要出一台新的TTBOX后级,来搭这套西装,趁者连假, 索性直接跟店家商借了 M scaler回家测试。
系统配置如下:
讯源: Aurender X100 音乐做事器 (抬高的打算机荧幕后面那台, 平常是被荧幕档住的)DDC: Chord M-scaler(BNC利用原厂线)DAC: Chord DAVE扩大机: jeff rowland continuum S2主喇叭: ELAC BS314副低音: sunfire super junior(8吋)电源处理(AC): KECES PT212电源处理(DC): KECES PT116原来想比较原厂变压器, 但店家一时找不到, 以是就纯挚用DC116输出调度至15.0V利用
M-scaler DC in端接头规格是2.5的, 跟DC116 2.1不同, 还好我原来就有备一条2.1-2.5的连接线口哨,拜Aurender X100本体增援之故, 因此在驱动方面没有问题, 随插即用。
双BNC连接至DAVE后播放PCM 44.1kHz音乐, DAVE面版即会自动侦测显示升频后的705.6KHz
但播放DSD档案的话也是705.6KHz
若播放PCM 96khz~192khz的音乐档案, 则一律是显示768khz。
运作温度, 约为26度旁边(室温19),DAVE的运作温度则是从40几度降至约30几度(之前用测温枪测过DAVE运作温度约45度)。
先大致描述一下听感上的优点:
声音绵密度, 细节再生, 声底稳定度 --> 这些都是较明显有感的部分
(但实际改进多少无法量化, 这很主不雅观, 与其说全面提升, 我比较想用锦上添花这形容词)
分离度, 音场, 定位 --> 这些是略为改进的部分
缺陷 --> 有点贵
(这也很主不雅观, 有人要事情几个月才有, 有人省几餐就有)
跟原来DAVE比较最大的差异还是在乐音变得比较绵密(类比感?)。绵密流畅却不失落解析, 这是第一耳感想。线性听感加上声底变厚, 让音乐听起来相称的稳定收敛,实际比较各种歌曲音乐后创造, 若原来是CD音质的44.1khz, 改进幅度最大,若原来是192khz / DSD, 则改进幅度不大, 乃至可以说无感。像董运昌的吉他CD档, 加上M-scaler后吉他音变得更明确, 尾音拉的更稳,弹弦音更为立体有力, 听起来比较舒畅悦耳。不过像是原来录音就较差的日系ACG歌曲, 改进幅度就不太明显。
以是如果原来就只听高音质192k or DSD的话, 加M scaler的效益就没那么大了
本日听了M-scaler几个小时后, 把USB线接回去DAVE转头听,基本上没有像楼主描述的神奇, 也没有J大分享的谈论区上所写\"大众回不去\"大众的觉得。会以为声音比较平淡点, 但并不是差的那么多, 听几分钟就有点遗忘了。整体来说, M-scaler对声音的帮助的确是正面的, 但改进幅度来说...如果以订价来说, 个人以为值得思考划不划算,由于相较DAVE直通来说, 只算是锦上添花, 毕竟DAVE原来的整体音色已经够好了。只是如果以一个效果也不知道如何的地盒就几万十几万, 提升模凌两可的垫材线材调音玩具也几万来说,M-scaler对发热友来说算是相对稳固有效的投资了口哨。
其余比较介意的是...Chord M scaler晚了BLU MK.2 CD转盘约一年推出, 却是用相同升频技能跟原件, 没进步?
升频元件可以塞进MK.2 CD转盘还不到一半, M scaler却为了搭配TT2做了过大的机体, 电源却还是外接?有点觉得chord已经有准备更成熟的产品了, M scaler不愿定算不算过渡品?
1/3更新耳机听感
讯源一样, 利用Dave内建耳扩比较有无M scaler的差异
耳机为1964v6s客制内耳耳机
先讲结论:
如果我目前还是重度耳机利用者的话...M scaler必买
虽然不是天差地远的差异, 一样跟喇叭系统一样初听就有感,虽然解析, 音场, 细节, 定位差异都不大,但声音的厚实度,密度的差异在耳机系统上相称明显,一时想不到如何形容...大概有点象是墨西哥面包vs波萝面包
加上M scaler后, 音乐全体\公众长肌肉\公众了, 踏实度加分很多,拿掉M scaler后, 就有种痛惜若失落的觉得,ACG, 管弦乐, 盛行歌曲, 乃至电玩音乐MP3都试了,紧张还是差在音乐的踏实度跟密度。
搭上M scaler去试听辛辛那提演奏的Superman: Theme
全体热血了起来, 每个旋律都变得强健有型,而拔掉M scaler, 就以为...纯挚便是在演奏音乐罢了...我试者在无M Scaler时刻意将音量调大也无法将那种\"大众有肉\公众的觉得补出来,这在喇叭系统上显然影响较小, 但用耳机听却很明显,低频音的边缘形体会更为明确, 低音量清唱时的背景更为稳定有感情, 大体例弦乐拉节奏时的移动感十足.
不过与楼主形容BLU MK.2升频器是将单线图着上颜色不同,我以为比较象是素描,在形体构造,特色,构图,比例,形状都已经完成边线勾勒后,加上M scaler, 等同于用较为清晰的线条加强边线, 加深明暗交界线, 画出明暗, 并描述出阴影,一拿掉m scaler, 瞬间变虚...虽然音场, 解析, 定位还是差不多, 但便是虚虚的,这种觉得是比较出来的, 由于未加M scaler前, 你不会特殊以为Dave唱出的声音哪里虚
总之...苦恼阿。
文章转载自: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8&t=5671739&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