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韶光,国产车企在自研芯片这条路上是前浪后浪一起上,有一种争取把国外车企拍去世在沙滩上的气势。
要想卖得好,自研芯片少不了
5月之后的国产车用芯片市场非常热闹,首先吹响号角的是北汽,其宣告和Imagination集团、翠微股份共同签署协议,合伙成立北京核芯达科技有限公司。

提及Imagination,被称为英国技能王冠上的一颗明珠,在图像处理、半导体IP领域位列环球前三,与高通、Arm三分天下。翠微股份则是中国的百货巨子,2019年想进入半导体领域未果,这次刚好有了与北汽、Imagination一起成立合伙公司进军半导体的机会。
从北汽的对外宣扬来看,合伙公司将专注自动驾驶芯片和措辞交互芯片的研发,如果研发顺利,未来产品将导入北汽和海内其它车企的汽车中。
既然北汽选择了Imagination,吉利汽车自然也不甘人后,其选择Imagination的竞争对手Arm中国来共同出资,共同成立了芯擎科技。
本月,芯擎科技正式在武汉亮相,官方表示未来将环绕自动驾驶、微掌握器、智能座舱等芯片领域制订长远的研发及量产操持。
毫无疑问,如果产品量产将优先供给吉利自家汽车利用,如果有须要,也可以导入友商的汽车之中。值得一提的是,芯擎科技的CEO汪凯博士有着丰富的半导体从业履历,曾担当贵州某中外合伙IC设计公司CEO,其表示首款7nm车规级芯片将于明年流片。
不过,在中外合伙公司研发芯片这方面,北汽和吉利走得并不是最快的。早在2018年,上汽就和英飞凌成立了车用IGBT合伙公司,专注研发IGBT。
当然,要论车企布局半导体,最成功确当属比亚迪,不仅自己设计国产IGBT,还硬生生搞出海内首条产线,在产品上虽然与英飞凌这样的巨子尚有差距,但是实力已经不容小觑。
比亚迪凭借IGBT和电池跻身国产新能源汽车一哥的位置,其成功之路也为其它车企供应了一个模板。
比亚迪IGBT 4.0晶圆,来源:比亚迪官网
本月,比亚迪又开始有了新动作,入股华大北斗,以6.93%股份跻身第三大股东,华大北斗紧张从事导航定位芯片,北斗导航自不必说,国之命脉。
比亚迪入股华大北斗,该当是看重后者的GNSS卫星导航定位芯片设计能力,未来可以协同比亚迪汽车,打造自身车载家当链。总之,比亚迪已经摆出了一副要做海内最牛的自动驾驶汽车的姿态。
造车“芯”势力
站在风口上的自动驾驶,惦记它的可不止是北汽、上汽这些传统车企,作为汽车新贵的蔚来也想来吃口肉。
最近传出蔚来也操持自研自动驾驶芯片,目前正在硅谷挖人,估量该项目大概预算为10亿公民币到10亿美元不等,详细看自研程度。
除了蔚来之外,半导体新贵地平线在去年8月推出了首款车规级AI芯片——征程2惊艳四座,并成功的利用在了长安汽车上;上个月,地平线又推出了新一代高效能车载AI芯片征程3,按照其接下来的操持,还会推出面向高档级自动驾驶场景征程5和征程6,看样子AI新贵要去世磕自动驾驶。
图片来源:地平线官网
有热闹的地方,自然也少不了互联网巨子们,阿里最近两年在芯片上也是大动作频出,其旗下的平头哥半导体在去年7月发布的玄铁910,便是以L4自动驾驶为切入点,将目光瞄准了人工智能以及自动驾驶等领域。
其余,华为“造车”也已得到官方实锤,未来华为将会把自己定位为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其基于昇腾系列AI芯片自研的MDC智能驾驶平台,最高已能支持L4自动驾驶算力需求,并在不久前的北京车展上大秀肌肉。
图片来源:华为官网
自研芯片是条康庄大道
自动驾驶的车轮滚滚向前,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能源新贵,抑或华为这样的科技巨子和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巨子,都想办理车用半导体的“芯病”,这个中有多种缘故原由。
首先海内的比亚迪和国外的特斯拉,它们的成功证明自动驾驶是一条康庄大道。
在车用功率半导体方面,目前IGBT芯片占整车本钱的比例约为7%-10%,以特斯拉Model X为例,其利用了英飞凌供应的132个IGBT管,所花费用大约在650美元,这是一块仅次于电池的大蛋糕,
比亚迪依赖自身的努力,经由多年研发终于在IGBT上有所建树,并且得到成本市场的广泛认可。今年4月,比亚迪分拆半导体业务之后,其融资规模一个月便达到27亿,引入超过30家机构的44名投资主体,市值直线上升到300亿元。另一家IGBT企业斯达半导体,在上市之后,股价最高时涨幅一度达到1424%。
斯达半导体产品
差异于IGBT这样的功率半导体,自动驾驶芯片这样的数字芯片随着自动驾驶技能的发展,也受到了广泛关注。英特尔和英伟达这样的国际巨子都在大力推进,英特尔收购了Mobileye发展自动驾驶,Mobileye还在去年与紫光签订协议成立合伙公司,进军中国市场。
英伟达此前为特斯拉供应芯片,但2017年马斯克决定亲自了局,并于2019年4月推出自研主控芯片FSD并搭载量产。
马斯克的自动驾驶芯片登场之后,更是将这家明星车企推向了又一个顶峰,如今的特斯拉已经是自动驾驶的标杆性企业,一举一动都引发市场关注。
随着自动驾驶的持续推进,车用半导体必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期。根据普华永道数据,到2030年,一辆电动车和L5级别的无人驾驶汽车中,电子元器件本钱约占整车本钱的50%,利润空前,这也是浩瀚企业纷纭布局的主要缘故原由。
是刚需也是软实力
车企们纷纭挤进车用半导体的赛道中,除了提前布局扩大自身版图之外,还能提升自身品牌溢价能力,这可以和手机家当进行类比。
苹果和华为的手机之以是能有如此大影响力,自研芯片在个中起着重要浸染。每年的新机发布会中,消费者除了关心手机的新功能之外,全新芯片的亮相是整场发布会的最大看点之一,由于有A系列芯片和海思芯片的加持,华为手机和iPhone才能有更大的溢价能力。
芯片既是一种硬实力,也是一种软实力,在汽车领域特斯拉和苹果公司也有相似性,国产车企想要拿下更大的话语权,自然自研芯片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