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1月9日最新宣布,中芯国际南方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首条14纳米生产线正在生产。据悉,2019年三季度,该工厂第一代14纳米FinFET工艺已成功量产。按方案达产后,中芯南方厂将建成两条月产能均为3.5万片的集成电路前辈生产线。这意味着,中芯国际提前1年完成了发展目标。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芯国际专利申请总量超1.6万件,授权总量超1万件。而据媒体日前宣布,其余一家中国科技公司——兆易创新表示,该公司最早将于2021年完成其首款动态存取存储芯片(DRAM)芯片的封装测试和客户验证,在测试成功将会大批量产。不仅如此,其他系列的DRAM产品也将在2025年之前陆续完成研发及量产。据悉,为了完成这一操持,该公司拟融资33.2亿元公民币用于DRAM芯片研发和家当化项目。
显然,中国经济的发展,正给予中国企业们足够的信心。据理解,2018年中国芯片入口额超过3000亿美元,因此中国市场对芯片的需求仍旧是巨大的。但在芯片领域上,日企和韩企仍旧是中国芯的"头号劲敌"。据理解,日企和韩企的国际竞争力仍超越中企,但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减。

据悉,韩国巨子三星电子日前发布2019年纪迹预测,该企业2019年年利润"腰斩"约53%至27.7万亿韩元,创下2015年最低以及10年来的最大降幅。有专家认为,2020年对付三星来说是最困难的一年。但对中企而言,或许是趁势发展最好的一年。
【精彩内容不足看,更多猛料等你赞!
点击下方“理解更多”,轻松get最新最快最有趣的追踪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