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 » 天天写入144G数据入门企业级SSD能扛几年?——海康威视E200P小测_速度_缓存

天天写入144G数据入门企业级SSD能扛几年?——海康威视E200P小测_速度_缓存

雨夜梧桐 2024-12-22 11:33:3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一、关于PLP掉电保护和TBW

天天写入144G数据入门企业级SSD能扛几年?——海康威视E200P小测_速度_缓存 智能

  PLP掉电保护和TBW实在都不是新玩意,一贯以来都是作为固态硬盘的主要指标,只不过普通用户在购买PC家用SSD并没有去留神这两个指标而已。
随着SSD价格的低落,SSD目前已经是非常普通的电脑硬件,容量也越来越大。
以是利用SSD替代传统的HDD用于监控之类的运用越来越多,以是PLP和TBW才逐渐被重视起来。

  (1)PLP掉电保护

  PLP掉电保护的关键浸染紧张表示在意外断电的情形下,其浸染有两个:1.安全地将处理中的数据(驻留在 DRAM 或 SRAM 缓存缓冲区中的数据)写入到永久性或非易失落性闪存中;2. 保持 SSD 映射表的完全性,以便在系统重启后 SSD 能够再次被识别且可用。

  在系统正常关机时,SSD 会从主机得到一条提醒 SSD,奉告系统正在关机的指令,然后SSD 就会为断电做准备,把处理中的数据(驻留在 DRAM 或 SRAM 缓存缓冲区中的数据)写入到永久性或非易失落性闪存中并更新其映射表。
而非正常关机时系统溘然断电,SSD还来不及把处理中的数据写入到NAND中,因此会造成数据丢失,乃至重新开机后SSD无法被系统识别,从而造成丢失。

  以是厂家在设计SSD时一样平常都会加入掉电保护。
早期的一些固态硬盘产品由于掉电保护机制不完善,以是意外断电之后很可能导致产品直接永垂不朽。
而目前的PLP机制相对改进了很多,意外掉电后SSD破坏的几率非常小,但是数据丢失却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目前固态硬盘常用的掉电保护机制紧张由两部分构成:

  1.硬件PLP:利用板载电力电容器为 SSD 保持短韶光内相对足够的电力,以便让驻留在 SSD 缓存中的数据可以写入NAND中并且其映射表得到更新。
其浸染相称于PC利用的不间断电源。
精良的电力电容器可以让SSD撑到把处理中的数据写入NAND中并更新映射表之后才断电。

  2.固件PLP:固件PLP的浸染是确保固件在意外断电后再次加电时能够重修映射表,目的也是降落数据丢失的可能性。

  以是价格昂贵的企业级SSD比拟便宜的家用级SSD,很大的差异就在于硬件PLP的电路设计和固件PLP上。
有不少号称拥有企业级SSD掉电保护PLP的家用产品,实在便是直策应用企业级产品通过改换家用级固件而来的。
也有很多家用SSD是直策应用企业级产品简化掉PLP的那部分电路以及改换家用级固件而来的。

  (2)TBW

  TBW(Total Bytes Written),即总写入字节,是指在 SSD 利用寿命结束之前理论上可以写入 SSD 的总数据量。
SSD每天均匀可以写入的最大数据量 =固态硬盘的 TBW (TB)×1000/365天/保修年限/固态硬盘用户容量(GB)。
以我入手的海康威视E200P 512G为例,每天均匀可以写入的最大数据量=400TB×1000/365天/5/=219GB。
也便是理论上你在五年内可以每天都向E200P 512GB写入219GB的数据。
如果你每天写入的数据量不止219GB,那么保修期就以400TBW为准(达不到五年),如果五年内总的写入量达不到400TB,那么就以五年作为保修期。
以我每个摄像头的监控视频每小时大约1.2GB写入量的话,每天28.8GB,那么这个E200P可以利用大约38年。
共五个摄像头,每天144GB写入量,这个盘理论上也可以用大约7年7个月。

二、开箱和紧张芯片先容

  海康威视E200P的外包装非常普通,不过盘体则比较特殊。
盘体利用的是玄色半透明塑料外壳,没有任何的防拆贴,用户可以看到里面的PCB。
以为不过瘾的话,拧下四颗螺丝就可以把外壳拆开来直接欣赏内部构造和各个芯片。

  海康威视E200P采取了绿色的PCB,PCB正面是一个主控芯片+一个缓存+四个NAND颗粒,PCB背面是其余一个缓存颗粒。
主控芯片采取的是海康威视的HIKVISION HKS10201B-B1C,是基于联芸MAXIO MAS0901的定制版本,SoC基于ARM9构架,支持4通道,每通道支持8CE。
由于海康威视控股联芸,以是也算得上是海康威视自家的主控产品,打上了海康威视自家的HIKVISION标识。
这个主控支持SATA 6Gb/s接口,可搭配2D/3D MLC、TLC、QLC,最大支持2TB容量。
在理论性能上,持续读取与写入性能分别可以达到560MB/s和530MB/s,随机读取和写入性能分别可以达到100K IOPS和90K IOPS。
支持 Agile ECC 2。
采取LDPC ECC技能,为NAND供应了具有弹性的保护机制。
支持AES128/256加密引擎、SHA256、RSA2048密码算法,支持SM2、SM3、SM4国产商用密码算法,支持TCG-OPAL 2.0 标准。

  NAND采取的是来自紫光UNIC的3D-NAND TLC颗粒,单颗容量128G,共四颗组成512G容量。
缓存颗粒是来自三星的K4B2G1646F-BYMA,这是一颗256MB的缓存,频率为DDR3-1866,PCB正反面各一颗,组成512MB容量的缓存。
海康威视E200P实在是高端企业级产品D200Pro的简化版,在PCB、主控、缓存等方面都保持同等,缓存颗粒改换为UNIC的3D-NAND TLC颗粒,PCB上的硬件PLP掉电保护电路从D200Pro的10个钽电容+6个电感,简化为6个钽电容+6个电感。
钽电容来自Panasonic,单颗47uF,6个钽电容并联可以为SSD供应几十毫秒的放电韶光,让SSD把处理中的数据写入NAND中并更新映射表。
这样的硬件PLP电路比拟普通的家用产品要刁悍很多。

(由6个Panasonic 47uF钽电容+6个电感构成的硬件PLP掉电保护电路)

三、性能测试

  首先是SSD的常规五项测试:AS SSD Benchmark、CrystalDisk 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TxBENCH、ATTO DiskBenchmarks。
这五个软件都能够测试SSD的最大持续读写速率,AS SSD Benchmark可以测得SSD在QD64行列步队深度下的随机4K读写速率,CrystalDisk Mark和TxBENCH可以测得SSD在QD32行列步队深度下的随机4K读写速率,Anvil’s Storage Utilities可以测得QD4、QD16行列步队深度下的随机4K读写速率。
一样平常这五个软件测下来就可以让用户对SSD的基本性能参数有一个大致的理解。
不过这五个软件的默认测试数据都只有1GB旁边,由于目前险些所有TLC SSD都采取了SLC Cache技能,1GB旁边的测试数据实在都是在SLC Cache空间就内部进行测试的,以是这五个软件都只能测得SSD在轻负载下的性能表现,无法反响出一个SSD在重负载下的实际综合性能,因此也就须要结合PCMARK8测试结果才能更客不雅观的综合剖析一个SSD的整体性能。
PCMARK8是目前最靠近实际利用环境的仿照测试软件(PCMARK10虽然版本更新,但是没有专门针对存储设备的单项测试)。
PCMARK8的Storage存储设备测试又细分为游戏、办公、图形处理等几个子项目,其测试数据量靠近50G,测试的强度远远高于前面的几个小弟弟测试软件。
以是PCMARK8的测试结果比前面常规五项中的测试结果能够更加真实全面的反响出SSD在家用、游戏以及普通办公情形下的实际性能。

  海康威视E200P 512GB测得的最高持续读写速率分别超过了547MB/s和466MB/s,随机4K读写速率分别超过了45MB/s和102MB/s,64Thrd随机读取速率超过216MB/s、写入速率超过了183MB/s。
在AS SSD Benchmark测试中,E200P 512GB的得分为793分,Anvil’s Storage Utilities的得分为3876.43分。
这样的成绩在目前的主流SATA TLC SSD中处于中等水平。
PCMARK8的Storage得分4936分,在目前的主流SATA TLC SSD中处于中上流水平。
这样的测试结果也解释联芸MAXIO MAS0901主控不适宜AS SSD Benchmark这样的快餐式跑分软件,但是在PCMARK8这样的较为靠近实际运用环境的测试软件中才能表示出应有的水准。

  接着利用HD Turn Pro软件再测一下这个盘的SLC Cache空间大小和UNIC 3D-NAND TLC颗粒的真实写入速率是多少。
结果测得UNIC 3D-NAND TLC颗粒的真实写入速率达到了靠近380MB/s的水平,可以说这款国产NAND的性能还是非常刁悍的。
而全体测试过程中持续写入速率并未涌现断崖式低落。

总结:

  目前固态硬盘市场紧张被高真个PCIE NVMe SSD和中低真个SATA SSD所瓜分。
PCIE NVMe SSD以刁悍性能为卖点,但是价格相对较高。
而SATA SSD则因此容量和容/价比取胜。
可以这么说,PCIE NVMe SSD在短韶光内仍无法取代SATA SSD。
就彷佛SSD无法完备取代HDD一样。
目前的主流主板上一样平常仅有1-2个M.2接口(个中一个还可能只支持SATA主控的M.2 SSD),高端主板上一样平常最多也仅有3个支持PCIE NVMe主控的M.2接口。
以是用完这些M.2接口之后想要再增加SSD容量的话只能利用传统的SATA接口。
我自己的方案是这样的,利用512GB-1TB的PCIE NVMe M.2 SSD用于做系统盘以及安装常用运用软件,利用多少个1TB-2TB的SATA SSD用于存放一些常用的大体积文件,再利用一到两个8TB-10TB的HDD作为仓库盘。
尤其是作为NAS利用的主机,为了知足多个终端设备同时下载的速率哀求,一样平常还是以SATA SSD作为存储盘。
像海康威视E200P这样的入门企业级SATA SSD,性能并不是其主打的亮点,在性能上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但是在TBW上已经靠近乃至达到了MLC SSD的水平。
而且带有硬件PLP电路,比拟普通SSD来说在掉电保护方面肯定是要做得更好,在数据安全方面更有保障。
以是在价格靠近的情形下我会选择这样的入门企业级SSD,尤其是当做监控存储盘来利用的话,我个人以为是非常得当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