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堕落不刺激不燃爆不氧化
喷抹安全、利用方便
实验条件下病鸩杀灭率99.99%

细菌杀灭率99.9999%
……
在新冠肺炎期间,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邓旭东副教授战胜困难、争分夺秒、宅家科研,研制出“面向新冠病毒公共场所消杀需求的消毒剂”科研成果。
单双链复配,消杀效果更加
新冠肺炎病毒堪称“史上最狡猾”,传播路子多、体外存活韶光久、潜伏期长,使得消杀产品的研发显得尤为急迫和主要。
据邓旭东先容,目前能有效浸染于新冠病毒的消毒剂中,75%乙醇等醇类消毒剂易燃易爆,不适宜大面积消毒;84消毒液有刺激性和堕落性;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新冠病毒;过氧化物、酚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等也分别存在性子不稳定、易燃易爆、不能大面积消毒等局限性。
“我们为何不利用自己的专业上风来改进一下呢?”2月9日,邓旭东萌生了在疫情期间开展新型复合季铵盐消毒剂研发事情的想法,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这一想法急速得到了生命学院尹大川教授、张连兵教授和许多老师们的支持。
同时,学校党委积极支配安排,科学技能研究院第一韶光启动科研应急攻关,邓旭东的新型复合季铵盐消毒剂项目通过答辩,顺利进入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应急攻关专项”专项首批立项项目。
季铵盐类消毒剂听起来离我们很远,但生活中常见的邦迪创可贴,便是利用了“苯扎氯铵”这一单链季铵盐身分来杀灭伤口细菌。那么为什么我们在市情上鲜少见到季铵盐类消毒剂?
“由于单链季铵盐仅可杀灭细菌,难以杀灭病毒。”不过,邓旭东在家查阅文献后创造了新的思路——双链季铵盐可有效杀灭含包膜病毒,将单链季铵盐与双链季铵盐按一定比例复配形成复合季铵盐,消杀效果又能得到显著提升。
邓旭东理解到,德国、瑞士已有相对成熟的复合季铵盐消毒剂,但价格非常昂贵。他决心研发一款价格低廉、浸染迅速、适宜大面积消杀的新型复合季铵盐消毒剂。
于是,邓旭东迅速形成事情思路,在疫情期间考试测验利用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等多种双链季铵盐,复配苯扎氯铵等单链季铵盐身分,并添加阳离子型聚合物和其他小分子助剂作为赞助身分,不断优化复配方案,终极研发出复合季铵盐消毒剂。
成果具备用量较低、化学性子稳定、无堕落性、对皮肤刺激小、消杀效果可持续3-5天等诸多优点,可广泛运用于物体表面消毒(含地面消毒)、空气消毒(可喷雾),且具备开拓为手部、皮肤清洁消毒剂的潜力。
“四处化缘”,与韶光和病毒赛跑
疫情期间“宅家科研”,把最初设想变为现实,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2月初海内疫环境势严厉,由于无法在学校实验室开展事情,工厂企业也尚未复工,物流不通、原材料奇缺,试验所需配料、工具、器材的获取都成了难题。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邓旭东费尽心机战胜重重困难,竟然奇迹般集齐了所有试验所需——
“家里没有实验用的各种试剂瓶,我就四处化缘,终于拜托朋友,把他们实验室的瓶瓶罐罐供应给我。”除了试剂瓶,实验还须要精准称量,邓旭东又想出办法,“实在找不到特殊准的秤,末了我用了我妈在家做面包时称面粉的厨用天平来称量,还用了一次性筷子搅拌、量筒定容,为了宅家科研真是什么办法都用上了!
”
实验工具和器材有了,调配试剂所需的单双链季铵盐质料让邓旭东又犯了难。所需各种质料一样平常都由工厂按订单生产,但此时工厂尚未复工,根本无从获取。幸运的是,邓旭东辗转多次,终于打听到一家工厂仅剩的库存,办理了试验所需质料的燃眉之急。“刚好是他们去年恰巧剩下的,要没剩下的话,就弄不成这个事了!
”此外,为了帮助配料溶解,试剂中须要添加少量酒精,“当时酒精奇缺,我拜托同学、朋友,才帮我从山东一家企业要来一点点酒精。”
就这样,家中阳台成了居家实验室,邓旭东开始争分夺秒搞科研,与实践和病毒赛跑。2月29日,也便是萌生新型复合季铵盐消毒剂科研想法的20天旁边,邓旭东老师做出了第一个试剂样本,并在当天寄往广东省微生物剖析检测中央。
从99.59%到99.99%的执着
最初,经由疫情期间近一个月的反复调配设计,邓旭东信心满满地将试剂样本寄出,测试其对H1N1流感病毒(与新冠病毒同为含包膜病毒)的灭杀效果。“最开始我以为自己的成果肯定靠谱,以是把试剂的浓度稀释得很低,消毒韶光也设定的比较短。”
但是,第一个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病毒灭杀率只有99.59%,这远远没有达到他的期望值。接到测试结果,邓旭东不禁开始想,99.59%到底算不算行?自己要不要止步于此?
与此同时,脑海里一个声音见告他,欲速则不达,严谨求实是一个科研事情者必须要做到的。为此他反复求证,动手对试剂配方进行优化,重新调度测试策略,第二次测试的病毒灭杀率没有令他失落望,达到了99.99%。
99.59%和99.99%,在普通人眼中只是差了0.4%,差异彷佛微乎其微。但追求从99.59%到99.99%的过程,邓旭东却有一种科研事情者特有的执着。
他这样解读两者的差别:“如果说同样有1万个病毒,99.59%意味着灭杀了9959个,剩下41个;99.99%则意味着灭杀了9999个,只剩下1个,这0.4实在是40倍的差别。残留的细菌或者病毒越多,再次造成传染的可能性就越大。”
邓旭东谈到,相较实验环境,消毒剂运用于实际生活的消杀效果还会再打个折扣,由于实际生产、生活场景中病毒生存的环境更繁芜。“必须要去追求这个小数点。不要鄙视任何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数字,这是一种质的差别。”
从2月9号最初产生做消毒剂的想法,到疫情最严重时困难的包罗来各种样品和仪器在家做实验配出第一瓶样品,再到刚规复快递时将样品寄去广州反复测试,末了优化配方联系有消毒剂资质的企业进行大规模生产,凭着一股迎难而上、严谨求实、做事公民的精神,三个月来碰着的重重困难都被邓旭东逐一化解。
这项成果目前已得到第三方威信机构消毒效果检测报告,测试效果良好,已由互助企业珠海博纳百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有资质的消毒剂生产厂正式投入生产(粤卫消证字[2019]-03-第0005号)。
复合季铵盐消毒液研发老师邓旭东(右3)与科研院及学校后勤事情职员合影
5月7日,在学校第一批学生返校首日,22桶(共440kg)新型复合季铵盐消毒液运抵友情校区。在科研院的组织下,邓旭东老师已将第一批生产下线的消毒液产品捐赠学校,在食堂、宾馆、超市等场所投入利用,为学校师生的安全康健保驾护航。
来源:西北工业大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