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融入生活
球场上,Cindy脱手的一招一式都显示接管过专业培训。她笑着见告,“第一次参加业余比赛,没有履历,实在很紧张,心态不足稳定,以是实力发挥不出来。”
由于两个孩子日常学习打网球,Cindy也利用起陪课的韶光,顺其自然地参加了网球培训,“我比两个孩子演习更勤快。已经练了两三年了,球瘾很大。”有时的契机,圈子里的几个球友自发组建了TDA网球俱乐部,网球和美食是成员的标签。一年多来,俱乐部成员已经有十多人,每周两次约球也让Cindy有了球搭子和新玩伴。

“我们平时练球都是在室内,这次比赛在室外,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对光芒和风的感想熏染都不一样。而且平时跟队友打,理解他们的球路,比赛中的对手球路陌生,以是也不习气,还是履历太少。”对自己的参赛初体验,Cindy总结得非常到位,但出师不利并没有让她气馁,“履历还是要靠多比赛来积累,而且通过对抗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实力。”
五一期间,上海有多场网球赛事举办,Cindy也有所耳闻,“现在上海打网球的氛围越来越好。听资深的球友说,以前打球约人难、园地少、教练水平也参差不齐,现在会打网球的人多了,网球园地也陆续有新建的,资源越来越多。”
由于网球,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运动的外延不断扩大。四年前,金辉跟来自各行各业的网球爱好者组成了夸夸其言网球俱乐部。
“我从大学时期开始打网球,断断续续也打了20年。有了俱乐部之后,团队更紧密,打球更规律,也有了目标。无论是个人或是俱乐部,都发展更快。”金辉坦言,俱乐部的形式让以前闲散的个人有了归属感。
金辉参加过多届市民网球节,他认为跟其他业余比赛不同,市民网球节更看重运动内涵的开拓,“从赛事策划、专业定级、组织安排等各方面,给各层次的参赛者带来的体验堪比职业赛事!
”
运动已经是金辉生活的一部分,网球和自行车是他的两大爱好。约好友打网球,或是在城市郊野骑行,体育社群的形式让他乐在个中。
传播网球文化
近日,一组上海市运动场地数据公布。本市网球园地1632个(1829片),园地面积103.09万平方米,增幅明显。个中:室外网球场1517个,占比92.95%;室内网球馆115个(312片),占比7.05%。
在上海市网球协会副会长李耀看来,上海网球运动的发展正迎来最好的时期。“去年ATP上海大师赛升级回归,金字塔尖的职业网球赛事年复一年,奠定了这座城市网球的基调。时隔29周年,上海选手张之臻在杭州亚运会男单夺冠,多项职业赛事中取得历史性打破,表示了网球运动厚积薄发的规律。金字塔基,上海的网球人口增长迅速,青少年、女性、中老年群体正在发达发展。”
上海市民网球节今年将进入第七个年头,作为市民运动会系列中的市级品牌活动,今年的市民网球节将覆盖社会、高校、青少年三个层面人群,从“赛、学、论、看”四个方面推广网球运动。“赛”,今年的市民网球节将推动全市网球俱乐部分级竞赛,着力打造高校校友俱乐部联赛和青少年网球俱乐部比赛。“学”,将与社会各网球场馆及培训机构携手,在全市分区分点,向市民供应网球传授教化体验课程,让更多的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体验到优雅的网球运动。“论”,将开展网球俱乐部经营者峰会,打造一个履历分享、凝聚共识的互动平台。“看”,将组织学生参与大师赛不雅观赛之旅,供应了不雅观赛互换、与大师近间隔打仗的最佳场景。
随着上海业余网球的水平不断提高,参与网球运动的不再只是一小群人,朋友圈越来越大。上海市民网球节为“40后”到“00后”的七代网球爱好者供应舞台,推动沪上网球运动的遍及发展,为广大网球爱好者带来品质感升级的网球生活体验。
栏目主编:陈华 图片来源:主理方 供图
来源:作者:秦东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