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高的驱动电平可能导致更高的振荡频率或更大的R1。如何衡量驾驶水平如果实际负载电容与规格中规定的负载电容不同,实际振荡频率可能与晶体单元的标称频率不同。这个频率差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调度:
电路板上的负载电容彷佛大于6pF。因此,利用8pF作为负载电容会改变指定的30MHz合时晶体振荡器单元。通过这种改变,实际振荡频率由30MHz降落到5ppm,频率差可以调节,这些方面都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晶体单元的实际驱动电平超过其指定的最大值。主要的是,压电合时晶振单元的实际驱动水平在驱动水平规格内。过高的驱动电平可能导致更高的振荡频率或更大的R1。请参考下面如何衡量驾驶水平:如果要降落驱动级别,可以采纳以下方法:

通过改变阻尼电阻,反相放大器的输出幅度衰减,实际驱动电平变低。通过这种变革,振荡幅度会减小。因此,最好检讨振荡裕量是否超过5倍。此外,应把稳不要使振荡幅度过小。
改变外部负载电容:通过改变外部负载电容,由于振荡电路的高阻抗,实际驱动电平变低。在这种情形下,由于负载电容较小,合时晶振的实际振荡频率变高。因此,最好检讨实际振荡频率是否在所需的频率范围内。
晶体单元的振荡频率根据其规格中规定的负载电容进行分类。因此,如果实际负载电容与规格中规定的负载电容不同,实际振荡频率可能与晶体单元的标称频率不同。这个频率差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调度:
调度外部负载电容。为了改变外部负载电容,实际振荡频率变低。如果外部负载电容较大,请把稳振荡裕量会较低。外部负载电容较大时,振荡幅度可能很小。改换不同负载电容的晶振单元。为了运用负载电容大的晶胞,实际振荡频率变高。比如:须要30MHz的频率,用一个指定频率为30MHz的晶振单元作为负载电容,额定频率为6pF。确认实际振荡从30MHz低至30ppm。振荡电路可能无法在晶体单元的标称频率附近事情,这被称为“不规则振荡”,然后根据干系的解释操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