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引入一个观点:热阻标准定义:是导热体阻挡热量散失落程度的描述,以 1W 发热源在导热路径两端形成的温度差表示,单位为℃/W。θJA,是指芯片热源结(Junction)与芯片周围环境(Ambient)(一样平常为空气)的热阻。
个中ΔT 是芯片事情时,自身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如果此时环境温度为 TA,则芯片结温 TJ 为:
J = A + ∆

比如一个热阻 θJA=150℃/W 的芯片,解释其如果存在 1W 的热功率开释(为电源供应给芯片的功率-芯片输出的功率),则会在芯片内核和环境空气中形成一个 150℃的温差。当确定热功率开释为 P,则
很显然,同样功耗情形下,具有不同热阻的芯片,热阻越大的,结温会越高。当结温超过了最高容许结温(一样平常便是芯片中声明的存储温度,比如 150℃),芯片就可能发热破坏。运用热阻指标可以帮助设计者估算芯片可否安全事情。如下图查到 ADA4000-1 关于热阻的描述,可知 SOIC8 封装热阻为 112.38℃/W,结温不得超过 150℃。
假设设计者利用SOIC8 封装,则在-10~50℃环境下(一样平常气温范围),为担保结温不超过 150℃,ΔT 需小于 100℃。因此,设计电路时,须要把稳ADA4000-1 的发热功耗不得超过
而发热功耗与输出功率干系,一样平常情形下,输出功率越大,会带来芯片本身发热功耗的增加。当然,对 ADA4000-1 来说,产生如此大的发热功耗是不可能的,对付高频运放则很正常。可以看出,选择热阻更小的 14 脚封装的 SOIC(也便是 SO-14),具有 88.2℃/W 的热阻,则可以有效改进。
反过来说,根据芯片功耗,环境温度,热阻 θJA,就能够推算芯片核心温度是否知足设计哀求!
干系推算引用《你好,放大器》